首发:~第一千五百章 递进协议
上一世,那铺天盖地的电视广告仿佛还在肖峰的眼前不断闪现,每一次广告播放上面无一例外都是沈新来那带着山里人质朴又充满自信笑容的头像。
他在给山里的农产品做广告,尤其他代理的熏腊肉和灌肠。
他就像一颗突然崛起的新星,在商业的天空中绽放出耀眼的光芒。
肖峰清楚地记得,上一世沈新来是在九十年代末才声名远扬,成为远近闻名的商业人物。
可谁能想到,眼前这个看似普通的沈新来,这么早就已经懂得了推销的技巧,这商业头脑着实让人惊叹。
今晚上,自打肖峰和沈新来见面起,沈新来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推销员,推销的话说得那叫一个顺畅自然。
从介绍腊肉的品质、制作工艺,到讲述山里人的诚信和实在,每一个环节都衔接得恰到好处,没有丝毫的生硬和做作。
肖峰心里不禁暗暗佩服,同时也对与沈新来的合作充满了期待。
肖峰微微坐直身子,脸上保持着不动声色的平静,眼神中却透露出一丝期待和试探,缓缓开口问道:
“沈师傅,我有个问题想请教一下。这肉要是放在冷库里,能不能保存得比较好呢?
“毕竟我这次要的量不小,要是保存不好,坏了可就可惜了。还有啊,我特别希望咱们能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我瞅着你们这儿交通还算便利,应该是通火车的吧?火车运输量大,而且相对安全,用来运肉应该挺合适的。”
说着,肖峰端起面前的茶杯,轻轻抿了一口茶,润了润嗓子,接着说道:
“我回去后,打算先试用一下这二百斤腊肉。看看二百斤在我那边能用多久,等我摸清楚了这个期限,你就可以按照这个时间给我供货。
“火车带货的事儿,你就不用操心了,我来负责沟通协调。你觉得这个合作方式怎么样?咱们可以好好商量商量。”
肖峰放下茶杯,身体微微前倾,目光紧紧地盯着沈新来,语气中带着一丝诚恳和讨价还价的意味,继续说道:
“另外啊,沈师傅,你也看在我和你要长期合作的份上,给我把价格降一降呗。
“你也知道,我这边做买卖也不容易,成本高了,利润就薄了。
“要是价格能再优惠点,我这生意也好做,咱们的合作也能更长久,你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再说了,京城就是走的客流量,这饭菜的价格实在太高的话,也不是很多人能吃得起,咱们做生意的,不就做个薄利多销么。”
说完,肖峰静静地等待着沈新来的回应,心里也在盘算着各种可能的结果。
肖峰在脑海中迅速过了一遍上一世关于腊肠王沈新来的种种信息,那些商业传奇、辉煌成就如同电影片段般在眼前闪现。
当他确切地认出眼前这个质朴憨厚、带着山里人独特气质的人就是上一世声名远扬的腊肠王沈新来后,心中便打起了小算盘。
他深知沈新来骨子里就是个精明的商人,对于谈价这种商业往来中再常见不过的事,肯定有着自己的一套理解和应对方式。
而且,这可不是一锤子买卖,而是一笔有着长远发展潜力、能带来持续收益的长久生意。而且应该是他第一笔大生意。
再瞧瞧眼下的沈新来,虽说身上透着一股山里人的实在劲儿,但此刻的他明显还未发家致富,还处于事业的起步阶段。
肖峰心里琢磨着,处于这个阶段的沈新来,肯定迫切地需要拓展业务、积累客户,对于自己这样主动送上门来、还带着诚意谈合作的客户,他必然会顺着自己的心意,小心翼翼地维护好这来之不易的买卖机会。
果然,不出肖峰所料,沈新来听闻肖峰的谈价后,脸上立刻绽放出热情而真诚的笑容,那笑容就像冬日里的暖阳,让人倍感亲切。
他毫不犹豫地满口答应道:“好的,肖师傅,您一看就是个爽快人,做事干脆利落,我特别欣赏您这样的性格。
“既然您都这么坦诚了,我也不能小气。这样吧,我就给您四块钱一斤,让您能多赚点,我呢,就赚个辛苦费,跑跑腿、张罗张罗事儿。当然这也要感谢肖师傅你这样帮我,也是我们的缘分。”
说着,沈新来微微叹了口气,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无奈,又带着几分真诚地向肖峰解释道:
“说实话,乡亲们平时把肉拿到集市上去卖,一斤能卖到六七块钱呢。
“可那也是很久才能卖出去一些,大部分时间,那些肉就那么挂在廊檐下,风里来雨里去的。
“不过好在咱们这腊肉制作工艺独特,保存时间长,反正也不坏。但一直挂着卖不出去,乡亲们心里也着急啊。
“要是能以四块钱一斤的价格很快地卖掉,然后大家再抓紧时间做新的腊肉,这样资金能快速回笼,大家也都有钱赚,肯定都是愿意的。肖师傅,您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说到这里,沈新来突然话锋一转,脸上露出一丝腼腆的神情,搓了搓双手,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
“肖师傅,我还有个不情之请,想求您个事呗。您看您能不能……”话到嘴边,他又微微顿了顿,似乎在斟酌着用词,眼神中满是期待。
肖峰静静聆听着沈新来的回应,心中暗自赞叹,果不其然,眼前这位沈新来就是个有着与生俱来商业天赋的优秀商人。
他那敏锐的商业嗅觉、对市场需求的精准把握,以及为了拓展业务而展现出的诚恳态度,都让肖峰愈发觉得此次合作前景可期。
想到这儿,肖峰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友善而自信的笑容,温和地说道:
“你说,但说无妨,只要是我能帮上忙的,肯定不会推辞。”
沈新来见肖峰如此爽快,眼中闪过一丝惊喜与感激,他赶忙向前凑了凑,身体微微前倾,双手不自觉地搓了搓,脸上带着几分急切又带着几分期待,说道:
“肖师傅,您也知道,咱们这花溪县别的没啥,就这熏腊肉是一绝。
“可就是销路一直打不开,只能在这周边小打小闹地卖一卖。
“要是,您能凭借您在京城的人脉和资源,帮我们出掉更多的腊肉的话,那可真是帮了我们大忙了,我们整个花溪县的乡亲们都会对您感恩戴德的。”
肖峰微微低下头,陷入了短暂的沉思。他的手指轻轻敲打着桌面,发出有节奏的“哒哒”声,脑海中飞速思索着各种可能性。
京城是个大市场,对各类特色美食的需求量极大,这花溪县的熏腊肉若真有独特之处,说不定还真能在京城打开一片天地。
片刻之后,肖峰抬起头,目光坚定地看着沈新来,说道:
“我回到京城就给你联系一下。京城人多口杂,需求多样,要是有人对这熏腊肉感兴趣,想要尝尝鲜,我一定第一时间给你打电话。
“你放心,只要我店里把这腊肉卖火了,按照我的经验,肯定就会有人跟风想要。到时候,你这边的订单说不定就会像雪花一样飞来。”
说到这儿,肖峰的神情突然变得严肃起来,他紧紧盯着沈新来的眼睛,语气郑重地说道:
“但是,你可一定要给我保证质量。做生意讲究的就是个诚信,质量是生命线。可不能为了走量,就给我以次充好。
“你要知道,一旦我在京城的市场因为质量问题砸了招牌,那可就再也无法挽回了,咱们之间的合作也就到此为止了。”
其实,肖峰心里也有着自己的担忧。他并不清楚花溪县的具体人口数量,更不知道每家每户是不是都有熏腊肉的习惯,以及熏腊肉的品质是否都能达到统一标准。
他生怕沈新来为了完成大量订单,着急忙慌地把那些没有熏到位的、口感不佳的腊肉混在其中给自己送来。
这不仅会影响自己在京城的生意,更会损害自己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商业信誉。所以,他必须把质量问题提前说清楚,给沈新来敲响警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