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慈子孝

第三百三十九章:贞观二十五年,房玄龄告老(2/3)

天才一秒记住【印尼小说网】地址:https://m.ynxdj.com

首发:~第三百三十九章:贞观二十五年,房玄龄告老

这场年末大朝议,才总算是结束。

大臣们在太极殿内,坐了近乎一天的时间。

起早之时,天都没亮,下朝之时,天色已经开始暗了起来。

除了如厕离开之外,就只有吃饭的时候,有短暂的休息。

不过,群臣神色是有点疲惫,但精神都还不错。

坐在权力中心,代表着整个大唐最高权威的太极殿,参与重大的决策与规划。

权力带来的滋润,有再大的疲惫都一扫而空。

撑不住这样的长时间朝议,是没有资格,也没有那个天赋坐上高位的。

……

“阿耶!”

李厥站在一边,眼巴巴的看着。

李承乾双手大张,太子妃亲自为他宽衣解带。

“怎么了?”

“大哥怎么还不回来?”

李厥说道:“这大朝议开过,马上就过年了。”

“大哥再不回来,都赶不上宫里的除夕夜了。”

李象这小子被丢到广州去了。

眼下应该是回来的路上。

太子妃瞪了他一眼,道:“你阿耶才下朝,还没喝口热粥,你拿这些事情来烦他?”

“没点轻重缓急的。”

“去找你姑父。”

房遗爱就站在一边,恭手听着,闻言,道:“殿下,太子妃,皇孙。”

“刚接到的消息,象皇孙明日上午就到了。”

李厥欣喜道:“那就好,明日我亲自去接大哥。”

李承乾摇头失笑,李厥能念着他大哥,他是很高兴的。

自己这一辈的关系,是贞观十四年后,拿出大哥的姿态,才逐渐处理好的。

他是绝对不想看到,李厥与其他同辈出现不和的现象。

……

大朝议的影响很是深远,决定未来几年大唐的风向。

事关全体大唐百姓的,几乎没有人能不受到影响。

只不过,普通百姓该干嘛干嘛,主动不了一点。

但有点能量的,却在思考未来了。

大唐帝国报刊登了大朝议内容。

长安就很是热闹,自己能不能抓到机遇不知道,但听说了解后,自己就算是有谈资不是。

作为一个地道的长安人,连这点谈资都没有,走出长安还有什么好炫耀,拿出高人一等的姿态来呢?

李厥带着狄仁杰,李元婴等人,坐在亭子里。

便衣锦衣卫站在附近。

“大哥不给我写信,一点都不关心我。”

“等会儿见到他,不要客气。”

“叔公抓他双手,狄仁杰勒住他脖子,我来……。”

李厥跃跃而试。

狄仁杰听得脑门直跳,你认真看书学习的我揪出来,就是来给你当打手的吗?

李元婴很是兴奋,他可一直对李象这个大侄子不给他面子,耿耿于怀。

“乖孙子,你放心,叔肯定帮你。”

“那就好。”

李厥点头,道:“不过叔公,你能不能别这么喊我啊。”

“好的孙子。”

“叫我二郎。”

“没问题的孙子!”

李厥:“……”

他抓狂的,先对李元婴动手了。

说不听,那就别怪他动武。

在打闹中,狄仁杰看到李象的队伍。

“殿下,到了。”

“好,准备好,按计划行事。”

李厥暂时放过李元婴,兴奋的喊道。

很快,两兄弟见面。

只不过与预期的有点出入。

李象身边出现了意料之外的人。

“王小姐!”

李厥怒喝大喊一声,“计划有变,目标王小姐!”

“王小姐是谁?”李元婴有点懵逼。

请你吃大面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m.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开局制作淞沪会战,全网玩家泪崩了
开局制作淞沪会战,全网玩家泪崩了
2099年,华夏网友早已忘记抗战血泪史。游戏制作人赵奇穿越而来,激活游戏开发者系统,于华夏国际游戏展上用虚拟现实技术重现淞沪战场,引爆全网。淞沪会战:30万将士血染黄浦江,玩家亲历‘东方绞肉机’,才知
三鹿天下
人在大唐当纨绔,开局接了帝皇榜!
人在大唐当纨绔,开局接了帝皇榜!
逛窑子惹到了程咬金的公子,强抢民女抢到了高阳公主。好不容易被禁足了半年,安分守己,没成想却暗地里憋了个超级必杀。被小人激怒,明显是个棒槌的陈迎新热血上头,一手掀开了李二亲笔写下的皇榜。这一下倒好,整个
梦幻诗人
侯府想吃绝户,女将铿锵打烂他狗头
侯府想吃绝户,女将铿锵打烂他狗头
她,大将军之女,江南第一富商之外孙女,一生富贵荣华。可一朝父母战死沙场,她却要被皇帝胡乱指给了日薄西山的国公府。“能许你平妻之位,已是极大的恩惠了,就不要妄想和我的菁儿争什么高低。”这指婚本就是委屈求
金水
求生:从破草屋开始抵御天灾
求生:从破草屋开始抵御天灾
【全民求生】【天灾】【建造避难所】【囤物资】【种田发育】全民穿越到求生之界,林一凡一觉醒来,便叫自己在四面漏风且脆弱不堪的破草屋里,而各种天灾即将到来。暴雨水灾、严寒雪灾、高温干旱、野兽袭击还有血月临
水漾胭脂
八岁小娃,开局渔村赶海把全家宠上天
八岁小娃,开局渔村赶海把全家宠上天
【年代感+拼搏岁月+伟大母爱+渔村赶海+发家致富+温馨家常+可爱青梅】上一世,生活的苦难接连不断,一座又一座大山,压断了宋海建家里的一根根脊骨:父亲早逝,母亲在风雨飘零的六零年代撑起这个家;一场台风的
婉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