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印尼小说网】地址:https://m.ynxdj.com
首发:~第966章 汇丰银行持股董事
回到港城后,何晏又从何雨柱这里得到了个消息,娄氏集团从包船王手里收购到725℅股份。
“怎么好好地收购汇丰银行股份,我们不是也有其他银行金融业务吗?”何晏好奇道。
“你是不在内地不知道,现在改革开放可以说是浩浩荡荡,上面需要各种招商引资,光是招那些外资,投资还不够,也得把这些银行引进到内地,更大幅度放宽他们在内地经营。”
“给更多发展和创业中的人提供资金帮助,发展龙国的经济,所以,以汇丰和渣打这些银行,未来肯定是会进入到内地市场,而且他们的资金雄厚,对内地市场有很大冲击力。”
“有内地这么个市场在,未来汇丰银行发展是很不错,上面官方也找我们谈,希望汇丰能够有强有力的华资进入,这对双方业务都有利。”何雨柱说道。
725℅股份其实也不少了,这是港城第一大银行,而且股权架构向来复杂,在创办之初的时候,就有不列颠和汉斯国多家银行在内。
后来银行不断有更多股东加入,原始股东股份被稀释,就这725℅股份可能都是前5大股东了,何雨柱如果想要像收购其他公司那样,收购股份达到70℅—80℅是不可能。
就算是港城官方,不管是龙国,或者是不列颠,都不会允许一家私立公司掌握港城这个地方经济命脉。
但是有这些股份在手,楼市集团不管是对华资还是英资都有很大的优势。
以前,娄氏集团只是旁观者,现在有了这些股份,他就可以成为裁判。
在跟对手商业谈判的时候,他也可以转化为裁判,尽可能给自己增加有利规则。
合同已经拟定好了,以后娄氏集团将成为不管是在英资还是华资中第一大股东,在港城商业活动里面会占尽优势地位。
包钰钢是汇丰银行董事,但是手里面现在也没有这么多股份,具体有多少股份也没有公开过,按照港交所规定,持股超过5℅股东必须要公示,所以,包钰钢持股应该是没有5℅。
但是他获得了汇丰董事席位,又有控股汇丰关联公司和合资公司持股,而且在1956年以后,首次获得汇丰贷款,包钰钢凭借长期合作(船舶长期租赁合同)获得汇丰支持。
汇丰为其提供“无限额贷款”支持,让船队能够快速扩张,这也是董健桦父亲为什么不服气包钰钢是世界船王,说自己才是华人船王。
包钰钢的航运业务为汇丰带来稳定收入,汇丰也通过包氏公司分享利润,这样的互惠利润模式让包钰钢在1973年是有危机和1980年代航运萧条时期成功“弃舟登陆”转型房地产。
通过合资公司控股和董事会席位,以及独家信贷特权,包钰钢实现对汇丰资本资源深度利用,关系本质是“以股权纽带换取资本支持”,汇丰融资是包钰钢成为世界船王核心。
像是李超人,也同样是进入了汇丰董事局,成为董事会成员,却没有汇丰的股份。
股东不一定是董事,董事也不一定就是股东。
现在,娄氏集团是汇丰银行里面大股东,还是个华资大股东,他手里的权力,可比董事会成员更大。
“在大清朝还没亡的时候,汇丰就在龙国有不少业务,现在随着内地不断放宽各种发展经济条件,这个是现在汇丰银行董事会资料,董事会里面有十一位。”
“我找了沈弼帮忙,现在,我们可以进入汇丰,成为董事会的一员了,现在沈弼已经退休了,能帮到的只有这些,之后,汇丰现在的董事长浦韦士会联系你。”何雨柱又说道。
何晏点点头,“爸,我知道了,公司的这些事情,就交给我吧,我会处理好。”
………
回到自己办公室以后,何晏就接到了沈弼打来的电话。
“小何先生,你有个好父亲,为你收购汇丰银行股份,以后你有了汇丰背景,在亚洲和欧洲商业谈判中,都能获得更好的优势,不会有人拒绝你这个实力雄厚的商业合作伙伴。”
沈弼的笑声在另外一边传来。
何晏有些不好意思道:“不过都是为了公司在做事而已。”
沈弼感叹一声道:“小何先生今晚是否能够拨冗相见一下,浦韦士请我做个中间人,想让你们双方都谈谈,看看大家未来对汇丰业务发展看法。”
沈弼虽然已经退休了,但是他依旧是港城总商会理事,现在长时间在伦敦,但依旧会回到港城、
………
夜晚,维多利亚港口这边的半岛酒店。
何晏来到了预定好的包厢内,沈弼起身迎接,“小何先生,好久不见。”
“沈爵士,好久不见,今天这一场,是不是特地为何某准备的鸿门宴?”何晏笑着道。
沈弼听到了这话,笑道:“小何先生开玩笑了,这怎么会是鸿门宴,这是我们对你的欢迎,欢迎你加入汇丰。”
“你也是知道的,在我当大班期间,我对华资还是英资都是一视同仁,都是以汇丰利益为重。”
“浦韦士跟我也是一样的,他之前是汇丰副主席,老熟人,你们也应该很熟悉。”
另一边的浦韦士冲着何晏打了个招呼,“小何先生,以后请多多关照,今天冒昧请沈爵士出面,你能来,实在是我的荣幸。”
“那里话,浦大班开口了,我自然是要来,刚才我那句玩笑话,还清两位不要跟我计较,来,我自罚一杯,敬二位,给你们赔个不是。”何晏笑着道。
说着,何晏给自己倒了些酒,沈弼和浦韦士也都喝了下。
“以后,我们是更深刻合作的商业伙伴,小何先生无需客气。”沈弼道。
三个人在一边吃饭,一边聊着的都是港城未来发展的事情,现在港城要在1997年回归,已经是既定事实了,上面对这里的管理方针也不会有所改变,基本稳定了英资信心。
但是他们已经错过了最好的时机,不止是楼市集团成为港城第一财团,就连李超人,郑玉同等华商也在快速崛起。
咸鱼小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m.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