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泊两世,我朱雄英回来啦

第261章 开航线!(2/2)

天才一秒记住【印尼小说网】地址:https://m.ynxdj.com

首发:~第261章 开航线!

但朱元璋提醒道:\"新东西固然好,但要注意安全。让太医院好好检查,确保无害才能推广。\"

朱雄英点头:\"孙儿明白。不过有一点倒是可以借鉴。\"

\"什么点?\"

\"这些作物都是从海外来的,说明海路很重要。我们要加强海上贸易,说不定还能发现更多好东西。\"

这个提议立即得到了朱元璋的支持。于是一场新的变革,又悄悄拉开了序幕。

朱雄英正在农学堂查看新作物的生长情况,突然收到一个意外的消息。

\"殿下,大事不好!\"黄珀匆忙赶来,\"江南发现有人在私下贩卖假种子!\"

\"假种子?\"

\"是的。有些奸商趁着我们推广新品种的机会,把普通种子冒充良种高价卖给农民。而且\"黄珀压低声音,\"有些地方官员似乎也参与其中。\"

朱雄英眉头紧锁。这不仅是欺诈问题,更可能影响整个农业改革的推进。

\"传我命令,\"他沉声道,\"立即派人彻查此事。从种子来源查起,一直查到销售环节。任何参与造假的人,都要严惩不贷!\"

正说着,蓝玉也带来了新消息:\"殿下,太医院对那个红薯的检验结果出来了。\"

\"如何?\"

\"确实是好东西。不仅产量高,营养价值也不错。而且最重要的是,这作物特别好种,就算在贫瘠的山地也能生长。\"

朱雄英眼前一亮:\"这可是个救命的东西。让农学堂立即着手培育,明年就要在山区试种。\"

但新的问题又来了。东瀛传来消息,说是他们那边种植玉米时发现了一个问题。玉米虽然产量高,但消耗土地肥力也特别大。如果不注意轮作和施肥,土地很快就会贫瘠。

\"这倒是个教训。\"朱雄英说,\"看来推广新作物也要讲究科学。来人,把这个经验写入《农政全书》,要专门加一章讲轮作和养地的方法。\"

就在这时,朱元璋派人来传话,说是要商议重要事情。

朱雄英赶到奉天殿,发现老爷子正在看一份奏折。

\"雄英,你看看这个。\"朱元璋递过奏折。

原来是西域那边的报告。朱棡朱慡在推广棉花种植时,发现了一个意想不到的情况。当地不少农民宁愿放弃种粮食,改种棉花,因为棉花的收益更高。

\"这可不是好事。\"朱元璋说,\"粮食才是根本啊。\"

朱雄英却看到了其中的机遇:\"皇爷,我倒觉得这未尝不是件好事。\"

\"哦?说说看。\"

\"您想啊,西域气候干燥,本来就不适合种粮食。与其勉强种粮,不如因地制宜,发展棉花这样的经济作物。他们用卖棉花的钱去买粮食,岂不是两全其美?\"

朱元璋捋着胡须思考:\"有道理。不过要注意把握分寸,不能全都改种经济作物。\"

\"是。\"朱雄英说,\"我已经让农学堂研究了各地的土壤和气候,准备制定一个种植指导图。哪里适合种粮食,哪里适合种棉花,哪里适合种茶叶,都要有明确的规划。\"

正说着,外面又传来急报。原来南京那边的粮仓建好了,但马上就发现了一个问题:仓储技术跟不上。

\"怎么回事?\"朱元璋问。

\"回皇爷的话,就是粮食容易受潮发霉。\"来人解释道,\"尤其是江南地区,空气湿度大,普通的仓库根本存不住粮食。\"

朱雄英沉思片刻:\"这事倒是要请教朱允熥了。东瀛那边也是多雨潮湿,他们怎么储存粮食的?\"

立即派人去东瀛询问。很快,朱允熥就送来了详细的仓储方案。原来东瀛人在建粮仓时,特别注意通风和防潮,还发明了一种特殊的地板,能让空气在粮食下面流通。

\"好东西!\"朱元璋看完图纸,大为赞赏,\"立即在江南试用。要是效果好,全国的粮仓都要这么改。\"

朱雄英趁机说道:\"皇爷,既然说到仓储,孙儿还有个想法。\"

\"说来听听。\"

\"现在各地都在建粮仓,为什么不趁机建立一个完整的粮食调运体系呢?比如北方丰收的时候,可以把多余的粮食运到南方;南方收成好的时候,也可以运到北方。这样就能平抑物价,保证粮食供应。\"

朱元璋眼前一亮:\"好主意!不过要注意两点:一是运输路线要畅通,二是要有统一的调度。\"

\"孙儿已经想过了。\"朱雄英说,\"可以把全国分成几个区,每个区设立一个总仓,负责调配本区的粮食。各区之间再建立联系,互通有无。\"

就在这时,黄珀匆匆赶来:\"殿下,新消息!东海的渔民又发现了一种奇怪的作物!\"

\"什么作物?\"

\"好像是一种豆子,但结的果实特别大,而且可以榨油。\"

朱雄英和朱元璋对视一眼,都看出了对方眼中的惊喜。这种新作物如果真像说的那样好,那就太重要了。

\"立即派人去查证!\"朱元璋下令,\"如果属实,就要立刻收集种子。\"

朱雄英补充道:\"还要派农学堂的人去登记渔民发现的具体位置。看来真要好好发展海上贸易了,说不定还有更多好东西等着我们发现。\"

但新的问题又来了。各地农学堂送来报告,说是新作物的推广遇到了阻力。有些地方的农民不愿意尝试新东西,宁愿种传统的粮食。

\"这也难怪。\"蓝玉说,\"农民种了一辈子水稻麦子,突然让他们改种新东西,心里肯定没底。\"

朱雄英点头:\"所以要因势利导。先在每个村子找几户试种,让其他人看到效果。另外,官府要给一些补贴,减轻农民的风险。\"

正说着,又一个重要情报传来。有商人报告说,西洋那边似乎也有不少新奇的作物,而且他们的农具和耕作方法也很特别。

\"这倒是个机会。\"朱雄英说,\"不如派人去西洋看看。正好可以开辟新的贸易航线。\"

朱元璋却提醒道:\"此事要慎重。海路危险,而且西洋那边情况不明。不如先从东瀛和琉球开始,慢慢往外拓展。\"

就在这时,南京传来了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有人在地里挖出了一种奇怪的农具,看样式似乎是宋朝时期的。最特别的是,这农具的设计非常巧妙,比现在用的还要先进。

\"有意思。\"朱雄英说,\"看来我们老祖宗的智慧也不能忽视啊。让工部的人好好研究研究,说不定能从中得到启发。\"

朱元璋若有所思:\"是啊,新的不一定就是好的,老的也不一定就是落后的。关键是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这番话让朱雄英陷入了沉思。是啊,农业改革不能一味追求新奇,而是要把传统和创新结合起来,这样才能走得更远。

想到这里,他提笔给朱允熥写了封信,详细询问东瀛的农业传统。毕竟东瀛深受中国文化影响,他们是如何把传统和创新结合的,值得借鉴。

\"对了,\"朱元璋突然说,\"土地改革的事要开始准备了。\"

朱雄英一愣:\"现在就开始?\"

\"对。\"朱元璋说,\"农业改革进展这么顺利,正是开展土地改革的好时机。不过要循序渐进,先从藩王封地开始。\"

四月的枇杷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m.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人在民国,从巡警到最强军阀
人在民国,从巡警到最强军阀
关于人在民国,从巡警到最强军阀:穿越成申城巡捕房的小巡警,竟然觉醒硬骨头系统!只要强硬行事就能获得奖励!开局就因为暴打东洋武士,召唤出三百宪兵和德械警卫排!从此,这个被革职的小巡警摇身一变,成为第四行
逸辰公子
天灾降临:囤货千亿我在末世杀穿了
天灾降临:囤货千亿我在末世杀穿了
沐九月重生了。前世的她,摸爬滚打十五年,终于熬到了最后一关,却不料全员团灭。一睁眼,末世重启,前世的金手指也跟着回来了。高温干旱、暴雨、严寒、酸雨、沙尘暴、地震海啸……各种极端天气轮番上演,大陆板块下
温粥粥
军婚:冷漠丈夫怎么成宠妻狂魔了
军婚:冷漠丈夫怎么成宠妻狂魔了
上辈子,为了报恩我嫁给了他,一生都为他们这个家操劳。为公公捐肝,培养八个侄子侄女成才,把日子过得红红火火。可没想到他们一家对我极其苛待,公婆害我操劳过度终身不孕,八个侄子侄女在病床边拔我氧气管。再一睁
佚名
隐婚后,穷上司的身份曝光了
隐婚后,穷上司的身份曝光了
笙闪婚了一个带着孩子,头婚的神秘富豪。从此时笙的人生就和开了挂一样。老公疼,婆家宠,就连无法无天的继子看见时笙都乖巧的像只小猫咪。时笙只是要一个包,老公就买了整个品牌。时笙不过轻轻掉了一滴泪,对方就彻
苏打小甜心
人到晚年系统激活,我能证道全靠徒儿们内卷
人到晚年系统激活,我能证道全靠徒儿们内卷
【系统】+【俏徒】+【爽文】+【搞笑】+【修仙】冲师逆徒俏娇娘,苍苍白发对红妆。龙凤阁里成双夜,一树梨花压海棠。杨欢当了一千年舔狗,本以为自己杀青了,却没想到真正的剧本才刚刚开始。青梅妻子风华正茂,闷
门前扫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