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后侯府夫人鲨疯了

第130章 门没锁(1/2)

天才一秒记住【印尼小说网】地址:https://m.ynxdj.com

首发:~第130章 门没锁

“夫人说在里面放了金银花,还有其他的药材。”

当时姜夕榆做的时候,只说了金银花,其他都没有说。

“原来是金银花。”古云苓呐呐道,“怪不得这般的甘香。不过,金银花不是还有点苦味,为什么这豆腐会没有任何的苦味。”

“夫人说,其他的药材中和掉了的。”

古云苓了然的点了点头。

难怪没有任何一点苦味,入口迅速的回甘,给人想吃还想吃的感觉。

“她可有没有说,这药膳的功效?”

于嬷嬷把姜夕榆说给徐睿说的话,原封不动的说给于嬷嬷听。

云苓郡主双眸发亮,“没想到这药膳,还有这样的功效。”

眸光大亮,“这两道菜竟然有如此多的功效。”

这药膳不仅精致好看,又美味其他,还有这么多的功效,要是一经推出,岂不是爆火,想着,古云苓的嘴角忍不住流泻出微笑。

“郡主,夫人说郡主只要把关味道,药用功效方面她会把关。只要郡主觉得味道没问题,药膳方子便可留用。”

于嬷嬷把姜夕榆让她传的话,说给古云苓听。

“回去告诉小夕,这两道药膳特别好吃,我都很是喜欢,相信以后也定能大卖。”古云苓看着于嬷嬷道,“以后你就跟着她好好研制药膳,有什么困难的地方及时找我。”

“是。”于嬷嬷想起姜夕榆和徐睿说的话,“夫人她好像需要个地方种植药材。”

“这个简单。”这样的要求对古云苓来说,简直是小菜一碟。

于嬷嬷回来时,不仅带回了古云苓的赞扬,还带回了一个大礼。

“郡主说两道药膳味道极好,又这般有药用功效,将来必定大卖。”

听到于嬷嬷的话,姜夕榆松了一口气,她还紧张着不合古云苓的心意。

毕竟对于药理来说,她是知道的比较多,但是对于酒楼药膳,她是比不上古云苓,所以才会让于嬷嬷对古云苓说那样的话。,

于嬷嬷拿出一张纸,递到姜夕榆的面前,“夫人,这是郡主让我交给你的。”

姜夕榆狐疑地接过,却在看清之后惊了一跳,“这是?”

于嬷嬷笑着解释,“这是郡主送您的山庄。”

姜夕榆很是惊讶,她本以为是张房契而已,没想到却是一个山庄。

“郡主可说,为什么要送我山庄。”姜夕榆把纸折叠起来,抬眸看向于嬷嬷。

说到这个,于嬷嬷便有些心虚,“是老奴和郡主说,夫人需要一个培育药材的地方,郡主便让老奴将这个拿来给夫人,说是送给夫人培育药材用的。”

姜夕榆没想到是因为这个原因,知道于嬷嬷是听到了她和徐睿说的话,于嬷嬷是记在心中了,心中有点感动。

但知道这是于嬷嬷的好意,但是培育药材,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山庄是在城外,她多有不便。

姜夕榆把纸递到于嬷嬷面前。

“嬷嬷,你为我筹谋,我很是感动,但是这山庄我不能要,你找个时间把房契还给郡主吧。”

于嬷嬷没想到姜夕榆不要,一时之间有点惊呆,可她也没有接,把古云苓让她说的话,一脸严肃道,“夫人,郡主说这是给您培育药材用的,不许您还回去。”

姜夕榆蹙眉,没想到古云苓预料到她的举动。

于嬷嬷想了想,劝道,“这山庄既然是郡主送给夫人您培育药材,不如夫人暂且先留着,以后就用作药材的培育,等以后郡主这药膳生意不做了,或者不再需要培育药材的时候,您再把庄子还给郡主,既不辜负郡主的好意,也能完成郡主交待的任务,岂不是两全其美。”

齐齐赤赤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m.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替嫁后,玄学真千金她不装了
替嫁后,玄学真千金她不装了
在乡下待了二十年,温霜意被接回了温家。她以为等待她的会是兄友弟恭,父母宠爱。结果,奶奶厌恶她,妹妹设计她,父母觉得她多余。他们之所以会接她回来,只是为了替嫁。于是,她干脆利落的抛弃了温家!传闻,温霜意
余音袅袅
换亲后和糙汉大佬结婚了[八零]
换亲后和糙汉大佬结婚了[八零]
■预收:《娇软美人嫁给冷峻屠户以后[八零]》■美人与杀猪匠,先婚后爱,球球收藏~﹎﹎﹎﹎段评已开,一起来玩叭~文案:虞棠穿进八零年代富贵人家,还没等过几天安生日子,就被从乡下杀来的女孩揭穿了自己假千金
鹿灯灯
盲人神医
盲人神医
我是一名盲人按摩师,随着吴阿姨和王欣茹来到大城市打工,可她们总以为我是瞎子,经常在我面前,做一些羞羞的事情,甚至还对我提出一些过分的要求……一个妩媚熟妇,一个高冷御姐,每天晚上我都被她们折腾的睡不着觉
醉奶先生
禁止离婚,夫人你休想独美
禁止离婚,夫人你休想独美
【落魄千金舞蹈家+矜贵腹黑霸总+人间清醒+先婚后爱+追妻火葬场】和祁时风结婚三年,他一如既往地讨厌她。明明她是天赋型舞蹈家,出身名门,大方得体,明媚耀眼。可在别人嘲她不过是个替身,是祁时风的退而求其次
青岑可浪
离婚后,总裁前妻求原谅
离婚后,总裁前妻求原谅
结婚三年后,老婆平步青云,成为了杰出女总裁,最终抛弃了我,当我反手娶了小姨子后,我的身份曝光了。这时,他们全家才幡然醒悟,原来,前妻的一切都是我给的。
杨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