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花村医

第122章 开会汇总(2/2)

天才一秒记住【印尼小说网】地址:https://m.ynxdj.com

首发:~第122章 开会汇总

一边故意提及当年的娃娃亲,可能被沈天破坏,必须出手,收拾这小子。

一边,则是恭敬递茶。

听得这话,本就对自己唯一孙子十分宠溺的南宫无极,顿时也是怒了不小。

眼里一阵杀意。

手上轻拍案桌!

“他沈天敢?”

“不就是跟什么沈老,况老之类的有点交情嘛,也敢跟我们南宫家争夺孙媳妇?”

“离儿,你别担心,爷爷明天就找郝先声谈谈。”

“我们家族虽然不如从前,但是,郝先声这个老家伙还是很爱面子,不会轻易反悔。只要他点头,郝家其他人反对也没用。”

“至于那个沈天……哼哼,一个无名小子,也敢跟我们叫板?”

随着南宫无极这话一说,本就自负的南宫离,顿时满脸得意,各种舒服。

他甚至提前想到将来迎娶郝静桃之后的场面。

对外夫妻和谐。

对内,这厮则是变态到采取各种玩法,也难怪被郝静桃当做人渣了!

……

百花村。

和郝静桃暧昧几下之后的沈天,并没有真的走出那一步,对她还是比较尊重,当天晚上返回宿舍。

当夜无话。

次日一早。

随着合作社这边第二批药材再次发芽,而百花药厂那边的进度也有了重大突破,第一批中成药出炉,沈天马上集合众人开会。

开会的地方自然还是村委会这个多功能的会议室。

位于主位的,当然就是如今功劳最大,名声最大的沈天。

然后左边分别是三叔陈老实,三婶毛慧芳,还有会计房子善,文书林大智等四个村委会成员。

而右边,则是新增了百花药厂副厂长钱三千,以及前不久提升上来的百花药厂人事部经理,张月梅!

可以说,在场的所有人都是沈天眼下最强的团队成员,因而,彼此没有太多啰嗦。

很快进入正题。

“大家轮流汇报一下最近的情况吧,不必客气,随便谈谈,有功就奖励,就过就改正嘛。”

做惯了村长,沈天身上多少带了几分上位者气息,这话刚一说出,众人马上依次发言。

首先就是会计房子善这边。

根据他的统计,第二批药材发芽状况良好,整体发芽率达到90,算是一个比较正常的水平。

而且,由于第一批药材,也就是1170吨的春姜还有大半没有消化,所以,这次改为种了另外白芷,防风,苍耳等三大基础药材。

也算是一种避免库存太多的策略。

预计半年到一年就能成熟收获。

到时候,无论是拿去当食物或者交给百花药厂制药,都是没有问题的。

然后。

轮到钱三千说话,他也没有任何隐瞒,直接就将最近一段时间百花药厂那边的好事,坏事,都给说出来。

“好事就是,我们请来的老工人,老师傅们都到位,第一批村民100人也就位。然后,其他后续工人也跟上。”

“生产方面没有大问题。”

“但坏事则是,第一批出厂的冲剂数量太大了,到目前为止,一共有1千万包冲剂,不想办法打开销路,恐怕不好说……”

佚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m.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长生:我真的只想睡觉
长生:我真的只想睡觉
沉睡十年,再睁眼已经物是人非。 看着熟悉又陌生的村子,他不由得叹气。 穿越到这个世界的第一天,他就获得了一个长生系统,从此见证了历史变迁,最美山河。 看着一个个故人死去,他早已麻木,处理后事,换个新地方生活,行云流水…… 你要问他活下去的意义是什么? 他:“没办法,死不了啊,不信你试试!”
佚名
青云之驭娇红人
青云之驭娇红人
陈阳是区政府的小车司机,却因为堂哥的荒唐要求,卷入官场漩涡,从此在没有硝烟的权力游戏里一路花香,平步青云。
香烟燃尽
诸天:从斗罗开始落墨
诸天:从斗罗开始落墨
“看!一个瞎子还有一群瘸腿狗!”这是十年前,所有见过林朝辞的人对林朝辞的评价。 而在十年后…… “林朝辞,你欲与我为敌?”手握海神三叉戟的唐三冷声喝问。在他对面的青年,却抬起了手中的毛笔。 “不!” “唐三,是你与这个世界为敌!” “是众神,要与这个世界为敌!”毛笔落下。四枚大字熠熠生辉:“诸神黄昏!”
大丘丘病了二丘丘
闺蜜齐穿书,嫁权臣,她离我也离
闺蜜齐穿书,嫁权臣,她离我也离
和闺蜜一起穿古代,我是暴戾首辅的大舔狗,她是偏执世子的世子妃。首辅嫌弃我,世子厌恶她,两人一心只惦念那早死的白月光,却不知我俩心里乐开了花。争吧争吧!争得顾不上我俩才好!白天,我和她互不对付,从街头吵到巷尾。晚上,我搬空库房,她掳走金银。“够了吗?”“够了吧!”“按剧情白月光快回来了?那咱们?”“跑!我连夜扛着你跑!”本应半年后才回来的白月光突然出现,两男人瞬间被迷得晕头转向,对着我和闺蜜刀剑相
糖小豆
关家儿女
关家儿女
本书为本人长篇历史小说《关家大院》的续集,讲述了从1939年到21世纪一百多年间,关家几代儿女们在时代背景下的悲欢离合。 如果您是《关家大院》的老书粉,请从第一章开始阅读,如果您从未看过《关家大院》,推荐您先读读这本书,然后再来看这本《关家儿女》,那样故事更具连贯性。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