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加持:董家少主貂蝉缘

第155章(1/1)

天才一秒记住【印尼小说网】地址:https://m.ynxdj.com

首发:~第155章

叶县

万余大军升起篝火,露天而息。

大冷天露天驻扎,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

想要保证速度,就要丢掉一些携带不便且较为沉重的辎重。

因此,此番行军董裕只带了五日的干粮以及一些清水。

其余的全是打仗用的兵器。

就连刚需的箭矢,也不过保证了每人十支箭。

“主公,此战你有什么谋划?”

黄忠看向董裕,严肃地问道。

“根据我们已知的情况,敌军有六万之众,会多但不会少。”

“而六万大军每日的消耗都是天文数字,只要截断粮道,便可让其军心溃散。”

“届时再与对方交战,必能一战胜之。”

董裕目光看向众将,开口说出了自己的目的。

粮道!

行军打仗最重要的就是粮道。

“主公莫要忘了,我军的钱粮被敌军所劫超过七成。”

“这么多的粮草,袁术未必会从后方向前线调粮。”

闻言,荀攸立即补充了一句。

这句话让众将原本还有些放松下来的心,立刻又悬了起来。

搞毛,这么吓唬人有意思吗?

刚刚给了点战胜的信心,有一泡尿把信心之火浇灭。

“我知道。”

“但如果我们能够将这批粮草烧了呢?”

董裕看向荀攸,反问道。

“原来主公是作此打算,若是如此的话,袁术必定暴怒,从而不断地从后方调集粮草运往前线,势必要将我军全部歼灭。”

荀攸点了点头,分析补充道。

虽然荀攸表面上没有丝毫情绪波动,但实则内心已经掀起波澜。

作为一个政治、军略都算是顶尖的人才,他能够感受到董裕在军事方面的进步有多快。

从兵讨河东,再到与鲜卑人一战,董裕在军事上愈发的得心应手。

打仗这种事,一靠经验、二靠天赋。

相比于前者,天赋有时候更加重要。

因为天赋往往可以弥补经验上的不足,让人以极快的速度赶超前人。

当年的霍骠骑首战之前从未打过仗,而是被武帝带在身边,经常讨论军略上的事情。

随着年岁增长,十几岁的霍去病在军略上便让好战的武帝刮目相看。

如果仅仅是这样还无法证明什么,毕竟前面还有个军略无敌的赵括。

但是首战过后,霍去病便打破了这种怀疑。

“子龙、公明、汉升,等明天到了颍川之后,你三人各率十骑,在颖阳、颍阴、襄城附近打探。”

“若是发现敌军的运粮队,不要轻举妄动。”

董裕摊开舆图,对着三人吩咐道。

“末将领命!”

三人同时抱拳领命。

“公达,你觉得我安排的怎么样?”

董裕看向荀攸,征求着对方的意见。

毕竟是曹操的谋主,看看对方的意见与自己是否一致也是好的,查漏补缺嘛。

“主公安排的很好。”

“如此庞大数目的钱粮,袁军必定无法运往更远的地方。”

“这三座城池距离阳翟最近,也是最有可能囤积钱粮之地。”

“不过主公无须如此麻烦,在下在颍川有些声名,或可帮主公打听到城内的情况。”

荀攸捋着胡须,点头说道。

“哦?”

“当真?”

董裕神色一喜。

若是荀攸能够有人脉那就更好了。

“呵呵,主公莫不是忘了,我也是荀家人。”

“虽然族长带着族人前往冀州投奔了袁绍,但也没人敢在颍川不给荀家颜面。”

荀攸轻笑一声,明明说话的语气很温和,却难掩霸气。

荀家在威望上虽然不如袁、杨两家,但也没有相差太远。

佚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m.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顶罪三年:归来弃子登基为帝
顶罪三年:归来弃子登基为帝
三年前,他是将军府弃子,被逼顶罪出家,众叛亲离,妻儿唾弃。三年后,他携佛门之静,归来破局翻盘。众人笑他废僧无用,却不知天下兵策,皆出其手;敌国使臣低头称敌,满朝文武噤若寒蝉。“你是何人?”他轻抚战棋:
炽君
官道:主政一方
官道:主政一方
关于官道:主政一方:临危受命,许剑锋赶赴红土县担任县委书记。红土县民生凋敝,政治生态混乱,县城里灯红酒绿,到处充斥着黄赌等丑恶现象。许剑锋凭着过硬的政治素养,满腔的热血,一心为民走正道,势如破竹,节节
星河浪心
准儿媳成了小媳妇儿,厂长捧着哄
准儿媳成了小媳妇儿,厂长捧着哄
关于准儿媳成了小媳妇儿,厂长捧着哄:十几年前沈庭下乡,在乡下认识一个小女娃,喜欢的不得了。非拉着人家父母,戏说自己以后结婚生儿子了,就跟他们家定娃娃亲。让他们家小女娃给自己当儿媳妇儿!可没想到十几年后
咸鱼小十三
重生假少爷,从打猎带妻女发家开始
重生假少爷,从打猎带妻女发家开始
关于重生假少爷,从打猎带妻女发家开始:1981年,他重生到被“父母”赶回乡下的那一天,只因出生那年,发生了乌龙事件,护士把两个孩子抱错了。当真相大白时,两人从此调换人生!本该衣食无忧的他成了假少爷,转
黎先生
疯批天子夺人妻
疯批天子夺人妻
关于疯批天子夺人妻:上一世,相府小姐许相思放弃竹马萧逢选择了落魄皇子的他。她陪着萧浮争颠沛流离,也陪着他步步高升。最后他登基为皇,许她为后。可也亲眼看着他广纳后宫,而自己夜夜独守空房,就连唯一的孩子也
絮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