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寡妇收集者,曹操直呼内行

第286章 布局已成,封江出兵(1/2)

天才一秒记住【印尼小说网】地址:https://m.ynxdj.com

首发:~第286章 布局已成,封江出兵

陈矫和傅彤落座,但是却没有第一时间答应。

陆绩又上前劝道:

“季弼先生,傅彤将军,我知你二人是怕别人说你们背主求荣。”

“可是,如今唐太守已亡,你们再找下家,并不算背主。”

“而是,这江东三郡,本来就是我主治下之地,是唐太守兴兵来夺,如今我主只不过是收复失地罢了。”

“非但如此,我主还不计较尔等过失,愿纳诸位于麾下,共襄大业,二位既然是名士,将才,自然也该知些进退,辅佐我主才是,为何还如此食古不化、不近人情呢?”

一旁的吕蒙却抽刀劝孙权道:“主公,我观这二人,顽固不化,不如杀之。”

魏延听后连忙站了起来,向孙权道:“吴侯,我魏延愿以性命保他二人,希望吴侯网开一面。”

陈矫也见戏演的差不多了,随后跟傅彤使了一个眼色,然后二人这才起身表示愿意投效。

孙权听后非常高兴,连忙下来敬酒。

当夜,众人喝到酒酣才散。

孙权回去后,陈矫问魏延道:

“文长,为何不在酒宴上埋伏刀斧手,引孙权来杀之?”

魏延笑道:“这种鸿门宴,是孙权的看家本事了,他历来就喜欢用这样的拙计去害人,他自己怎么会不做提防呢?”

“而且,他手下将官众多,即便是埋伏刀斧手,也难以有效,我等不妨进一步骗取他的信任,将他引诱至南徐。”

“届时,主公与陆子陵也会过江,等孙权见到主公,必定惊慌失措,那时候我们三路人马俱反,与主公里应外合,孙权必定大败授首,如此江东可得也!”

陈矫听后,笑道:“还是文长的的计策毒辣。”

魏延也笑着回答:“对付孙权这种小人,就应该以毒计破之。”

傅彤也道:“还是你们会算计,俺老傅听你们的就是。”

三人各自大笑,返回营中。

次日,孙权收编魏延、傅彤、陈矫麾下人马共计两万余,合兵五万,然后升帐商议该如何进取建业。

魏延提议孙权将五万大军屯往南徐,切断傅婴的退路,使傅婴镇守的建业变成一座孤城。

孙权欣然应之,随后便举大军屯往南徐。

…………

广陵。

江上飘着一层薄薄的雾,预示着天气已经入冬。

许多商人听说孙权反攻三郡,还要攻打广陵,于是都将货物搬了出来,准备运往别处。

码头上,几名来自江东的大商正在指挥工人把一箱箱的货物搬到船上。

江边前来购买水产的商人见了,不免问道:

“唉?这不是朱员外么?我早晨去你们家的铺子订购一批布匹,就见铺子已经人去楼空,没想到在这遇见您了,怎么说?您这铺子开的好好的,怎么又突然搬走啊?”

那个被称为朱员外的商人回答道:“原来是马老弟,哎呀,你我都不是外人,我就跟你直说了吧,孙权已经反攻三郡了。”

那马老弟听后,问道:“这孙权反攻三郡,跟您这铺子搬不搬,有何关系?”

朱员外咂嘴道:“啧!你怎么不明白呢?”

躺平菜狗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m.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青史谜踪:华夏千古奇案集
青史谜踪:华夏千古奇案集
《青史谜踪:华夏千古奇案集》仿若一幅历史拼图,拼出华夏千古的离奇疑案。宫廷至荒村,各角落的故事独立成谜,抛开时间束缚,尽显古代社会复杂。 宫廷妃嫔莫名失踪,神秘脚印、异常行迹牵出后宫争权或宫外暗谋;侯门财富失窃,内贼、江洋大盗谁在布局?古镇少女遇害,神秘符号、陌生身影引向情杀、仇杀还是无妄之灾? 千年跨度下,帝王将相、百姓侠客等各类人物登场。他们困于权力、财富、情感、理想的漩涡,欲望纠葛编
清风逸影
怪侠我来也1
怪侠我来也1
关于怪侠我来也1:江湖风云再现,江湖不是打打杀杀。是人情世故,是江湖儿女情长。是相融于沫,不如隔望于江湖。劫富济贫,我来也
恋夜雨
综影视:姑娘你别跑
综影视:姑娘你别跑
无心×张妍念 已签约 禁抄袭 禁转载 50金币加更一章 点亮会员加更三章 谢谢小可爱们支持呀 日更小说不断更 已完结: 重启之极海听雷×刘丧 1-60 你是我的城池营垒×邢克垒 61-1
你的铁铁哟
无敌邪尊
无敌邪尊
飞云天尊林飞,在渡劫时遭遇宿敌王龙等三位大乘强者偷袭,意外重生至地球。 成为林家弃少,可怕的是,他现如今仅有练气一层的修为,卧病在床,还要面对想置他于死地的王侯贵胄。 唯一值得庆幸的,只有白捡来的漂亮媳妇。 这一世,他要笑傲都市,踏破虚空!
狼主
重生成前夫的白月光后,他后悔了!
重生成前夫的白月光后,他后悔了!
因为父亲救下了晏家老爷子,姜家得到了一桩富贵泼天的娃娃亲。 姜栖为了嫁进晏家,讨好晏家晏家小妹,伺候晏家父母,对晏承望更是百般顺从千般爱慕,为了给晏承望过生日,连母亲的最后一面都没有见上。 可所有人都厌弃她、憎恶她,对继姐赞不绝口,宠爱有加,姜栖成了继姐的对照组、毒亲戚,最后死在继姐与晏承望的新婚之夜。 重活一世,姜栖不争不抢,只想安心搞好事业、孝顺母亲,谁知道上辈子憎恶她的人都改了态度,纷纷往
檐外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