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后,从一张彩票开始称霸商圈

第2051章(1/1)

天才一秒记住【印尼小说网】地址:https://m.ynxdj.com

首发:~第2051章

陈默跟卢锡安先是相互寒暄了一番后,按照陈默写好的剧本,卢锡安开始询问陈默经济啊,股票方面的问题。

“其实我投资的公司和项目有很多,但是利润率最高的,是默讯。”陈默笑着道。

“哦?我记得陈先生手里有最为先进的芯片公司,还有目前蒸蒸日上的房地产公司,以及金融投资公司,这些难道都比不上默讯公司利润率高吗?”卢锡安疑惑道。

“当然了!霸国的很多金融人士可能不太了解大夏的游戏市场,我们的《传奇》、《征途》这两款游戏,总研发费用一共仅仅用了不到5000万,您知道这两款游戏的月收入是多少吗?”

“是多少呢?”

陈默微微一笑,说出了一个石破天惊的数字:“15亿!”

“去年一年,这两款游戏的营业总收入是52亿,运营成本仅仅2亿,利率高达9615!”

"而这,仅仅只是默讯业务中的一小部分,还有更赚钱的tt游戏大厅,tt币,tt会员,tt空间,t吧等等……"

随着陈默的讲述,观看直播的网友也好,金融人士也罢,全都被默讯的利润率给震惊了!

96的利润?

就这利润率堪比抢银行啊!!!

而抢银行是违法的,默讯的业务却是合法买卖!!!

“原来来自大夏的默讯公司这么牛逼啊!”

“以前我就知道默讯是个做游戏的,原来默讯还有聊天业务,社交业务啊!”

“看来以前太低估默讯了!”

“我刚去网上查了一下,陈默说的是真的,利润率的确很高。”

“等这次慈善晚宴结束之后,默讯的股价一定会暴涨!”

“没错!这么优质的利润率,即便是短暂的股价下跌,长线一定会涨!”

“赶紧去买啊,现在是低谷期,晚了进场肯定会亏!”

“……”

不少玩股票的人,已经意识到这一点了,纷纷准备在明早股市开场的时候,购入默讯的股票。

而此时,就连只是照本宣科,配合陈默演戏的卢锡安都被默讯的利润率和业务量给震撼到了!

“默讯公司的利润率这么高,应该是大夏排名第一的互联网公司了吧?”卢锡安问道。

“是的,目前我们默讯排名大夏第一。”陈默微笑着点头:“为了感谢您对慈善的帮助,我特意给您送了一份礼物。”

陈默说着,从怀中取出一份文件,递给卢锡安。

“这是什么?”卢锡安疑惑的翻看着文件。

陈默笑着道:“这是默讯公司股票百分之三的优先认购权。您可以凭借这份认购协议,在任何时间,优先购买默讯百分之三的流通股市的股票。”

卢锡安故作惊喜:“太棒了!来人,我现在就要认购!!!”

陈默笑道;“帝主大人没必要这么猴急吧?”

卢锡安则答复道:“我敢保证,这么优质的公司,明天股价一定会暴涨!提前认购,我能赚不少钱呢!”

卢锡安的这句话,被在场所有的摄像头清晰的记录了进去。

古歌的直播视频、图文,360度,各种方位,各种角度,各种分析的将这句话传播了出去。

一时间,所有观看直播的金融人士,全都知道了卢锡安认购了默讯3的股票,而且对这家公司十分的看好!

基金会和巨软对默讯公司的打压,就这样轻松被破解了!

确切的说,不仅仅是破解,而是逆流而上,引发了新一轮的股价暴涨!!!

「霸国帝主都说好的股票!」

「霸国帝主亲自认购的绩优股!」

「卢锡安亲口承认的互联网公司!」

佚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m.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都离婚了,必须浪起来
都离婚了,必须浪起来
关于都离婚了,必须浪起来:出差归来,杨浩发现家里的天塌了!老婆把房子和车子全卖了,说好的为了买学区房办的假离婚变成了真离婚!!一夜之间,一无所有!然而,就在杨浩绝望之际,“挂爹”从天而降,从此飞黄腾达
柚子要起飞
给员工画饼就能暴富
给员工画饼就能暴富
关于给员工画饼就能暴富:陈老板获得了财富系统,但是和员工绑定,员工幸福感越高,陈老板的财富也就越高。为了让自己的财富越来越多,陈老板的企业越办越大,回头一看,他已经成为了打工人心中的神仙老板。
芝士丸子汤
夫人她要对暗号,世子他在躲猫猫
夫人她要对暗号,世子他在躲猫猫
舒妗月醒来发现自己穿书了,成了丞相府二小姐,明日就要嫁人,而她想要活着回去就必须完成系统的奇葩任务:对暗号。勇威侯世子洛知珩一朝重生,决定扭转乾坤。本是去参加好友的婚宴,谁知新娘竟逼迫他带她私奔!私奔
你要花花不咯
怪谈游戏设计师
怪谈游戏设计师
“医生,我做的游戏好像变成了现实。”“这不挺好吗?现在人们工作压力那么大,你却能够摆脱这些,游戏人间,过上自己梦想的生活。”“可我是一名怪谈游戏设计师,我构思过一百二十六个凶案,塑造过几十个性格各异的
我会修空调
混沌大魔头
混沌大魔头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这样的美景却被一声啼哭打破,只见一蓝衣女子暗自伤神,将襁褓婴儿放在庙门前。他乃混沌圣体,可刚刚出生就遭到了贼人惦记,夺了他的心,他的眼,他的灵骨,以及……奄奄一息之际,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