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道之祖

第857章(2/2)

天才一秒记住【印尼小说网】地址:https://m.ynxdj.com

首发:~第857章

“一百万。”

“什么!”

玄阳老登差点瞪裂了双眼。

“小子,你杀了老夫算了,谁家结婴能用一百万,有一百万我能培养一群元婴,简直是吞金兽,你自动脱离宗门吧,我养不起你。”

“别急,您听我说。”

徐长寿连忙说道:“总共需要一百万,我自己能凑三四十万,你只要借我六十万就行。”

玄阳哭了:“你走吧,我真养不起你,我这点家产不够你霍霍的。”

徐长寿无奈:“玄阳师叔,我不要你的钱,我想先借点宗门底蕴。”

“你要借宗门底蕴……”

玄阳沉默了,似乎在考虑,要不要借给徐长寿?

徐长寿拿起茶壶,给玄阳倒茶,并小心翼翼道:“玄阳师叔放心,等我结婴,一定会还上。”

“这样啊……不行!”

玄阳似乎想到了什么,不满道:“徐小子,等你结婴了,岂不是需要的资源更多。恐怕到时候,宗门的资源,不够你一个人吃的,老夫才不上当,我警告你,宗门底蕴谁也不许动,除非到生死存亡之际,这是老祖宗临死定下的规定。”

“哼,这也不行,那也不行,你还让不让我结婴了?”徐长寿怒道。

玄阳淡定道:“少拿结婴绑架老夫,天郎,灵儿,修凡他们三个都有结婴之姿,老夫不差你一个,你一个人用的资源,比他们三个加起来还多,你以为老夫傻吗?”

“额……”

徐长寿脸黑,浪费资源是原罪啊。

见徐长寿不说话,玄阳语气缓和了几分,正色道:“在你结婴之前,老夫向你保证,绝不动你的资源,但是,你也休想从老夫这里抠走一块碎子儿。想要资源,哼,自己去挣,你可以去修仙工会接任务。”

徐长寿闻言脸色更苦:“玄阳师叔,我就是把修仙工会的任务全接了也不够啊!”

“那是你的事情,与老夫何干?没事的话你可以滚了。”玄阳大袖一挥,送客道。

“是!弟子告辞!”

“等等。”

“又怎么了?”

“以后没事少来烦老夫!”

“额……”

徐长寿黑着脸被骂了出来,心里,说不出的郁闷。

玄阳既不愿意对合欢门出手,又不愿意给自己资源,路全被堵死了。

他的资源缺口实在太大了,要不然,徐长寿也不会想着灭合欢门。

怎么办……

不行,必须灭了合欢门,不然,去哪儿凑那么多资源。

可是,灭合欢,玄阳必须下场,玄阳不下场,他自己搞不定。

玄阳老登,下不下场,可不是你说了算?哼,咱们走着瞧,看老子不把你拉下水。

徐长寿决定,想办法让玄阳入局。

当初,霸占青龙峰的时候,玄阳算计他,让他不得不入局。

这个仇,徐长寿可一直都记着呢。

你做初一,我做十五。

该怎么拉老登下水呢?

徐长寿思考了起来……

佚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m.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全球进入数据化
全球进入数据化
光哥超帅的
我是好蛋,打坏蛋就能变强
我是好蛋,打坏蛋就能变强
【灵气复苏+热血升级+轻松搞笑】 乡村孤儿,身世成谜。 在一次与邪门歪道的搏杀中,激活“做好事系统”。 打坏蛋就能逆转正道,获得点数,给自己的六维进行加点。 无论武力还是灵魂,甚至可加点魅力让校花女神对你一见钟情。 同时点数达到一定阶段,星级晋升,可直接顿悟功法,星级越高,功法越强! 他说“人间无正道,吾以血正道”。
爱耍剑的高手
四儿一女无人送终,老娘六亲不认
四儿一女无人送终,老娘六亲不认
四儿一女的宋春雪,死前没有一个孩子在身边,死后却成了最穷的孤魂野鬼。 曾经最疼爱的长子形同陌路, 次子成了上门女婿, 为她养老的老三在外讨生活,回来后没有多余的钱给她买纸钱, 四子姗姗来迟,怪她死的不是时候,还惦记她的私房钱。 重生后,老大正哄骗着她分家,老二老四只想要银子,原来她亏欠老三这么多。 这一次,她只为自己活,银子田地自己攥着才是要紧。
佚名
美恐:我邪恶主教,开局驯服魔女
美恐:我邪恶主教,开局驯服魔女
关于美恐:我邪恶主教,开局驯服魔女:前世,薛兰迪在南韩散播福音广收信徒,为求长生不老。结果因西瓜、泡菜没给够,信徒反叛,中道崩殂。这次重生到恐怖电影融合的美利坚,薛兰迪决定走精品路线,只要精英,不收乐色。“什么女巫、狼人、吸血鬼,你入不入教?入教就是一家人,什么,不愿入教?道友请留步……”(非无敌文,不走极端,稳扎稳打发展领地、豢养居民、招揽小弟、蚕食周边)(目前已有:魔女嘉莉、小丑回魂、坏种、
李茶德
重生成前夫的白月光后,他后悔了!
重生成前夫的白月光后,他后悔了!
因为父亲救下了晏家老爷子,姜家得到了一桩富贵泼天的娃娃亲。 姜栖为了嫁进晏家,讨好晏家晏家小妹,伺候晏家父母,对晏承望更是百般顺从千般爱慕,为了给晏承望过生日,连母亲的最后一面都没有见上。 可所有人都厌弃她、憎恶她,对继姐赞不绝口,宠爱有加,姜栖成了继姐的对照组、毒亲戚,最后死在继姐与晏承望的新婚之夜。 重活一世,姜栖不争不抢,只想安心搞好事业、孝顺母亲,谁知道上辈子憎恶她的人都改了态度,纷纷往
檐外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