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灵根咋了,我有纯阳灵体!

第573章(1/1)

天才一秒记住【印尼小说网】地址:https://m.ynxdj.com

首发:~第573章

听到兽潮二字,三人一愣,有些意外。

不是,妖兽一方到底有完没完?

泰尔山脉短时间内已经连续死了两个三阶中期的妖王了,如今还来兽潮?

“这次不是泰尔山脉本地的兽潮,兽潮主力是来自于天妖山脉之中的兽群,具体的实力未知,但那钢鬃王的实力应该介于黄风鼠王和云蝠王之间。”

秦国和妖族皇廷和平太久,双方对对方的了解都不太深,但青莲宗对居于妖族皇廷南方的几个妖王还是有一定了解的。

“那还行,我等可以联手守住仙城,抵御兽潮,甚至可以轻易将之驱逐。”

只要来的不是云蝠王那种特殊的变态就行,普通的金丹初期修士就可以借助仙城阵法抵御普通的三阶中期妖王,只要能苟住,不主动出去和对方一对一拼命,安全无虞。

“驱逐他一次可不行,青莲宗要的是泰尔仙城的长治久安,你们谁有信心做到?”

仙城的移交一事可不能马虎,青莲宗需要找一个有能力、有决心、并且还能平衡住各方利益的势力来接手仙城。

谁要来执掌泰尔仙城,谁就要和这个钢鬃王做邻居,但是谁也不知道这个钢鬃王是个什么秉性,所以必须是一个龟的住的人。

从这一点来看,石家、李家、凌家都龟得住,否则他们也不能蛰伏多年趁乱崛起。

至于决心,三个人都信誓旦旦的表示自己家族能够胜任,并表示绝不愿意退让。

“槐叔,我们两家…”

李昌平主动给凌一槐传音,希望和凌一槐联手先将石家挤出去,至于两家如何分配等接下来再说,实在不行,双方共治一城。

凌一槐自然是欣然应允,两家尝试将石家挤出去。

但令两家意外的是,石家居然抛出了一个惊人的消息。

五千年前,当青莲宗刚刚执掌秦国的时候,西北四郡和东北三郡都是战后之地,唯有南方五郡免于了那场战火。

青莲宗选择将山门建立在西北四郡,这样既可以抵挡住天妖山脉/天妖河,也可以提防不怀好意的陈国。

有青莲宗的直管和大力投入,西北四郡之地复苏得极快,早已看不到战争的痕迹。

与之相反,东北三郡之地则极度贫乏,甚至连二三阶灵脉都很缺乏,人迹罕至。

如今经过了五千年的休养生息,不断有其他郡县的散修/小家族来东北三郡开拓,东北三郡的人口、产业规模、修仙文明等各方面条件都已经逐步完善。

尤其是临海郡和天山郡毗邻妖兽地界,其机遇/产出能够养活大量的修士,所以一郡之地出现新型金丹势力本就是大势所趋。

比如天山郡就在多年前由原本的一个金丹势力和平演变成了两个金丹势力:丑门家族和天境山庄。

如今两个金丹势力之间虽有竞争摩擦,却并没有演变成战争。

而离开底层修士太远的顾家却并没有意识到这种肉眼看不见的大趋势,没有及时对下面的筑基势力进行合理的引导。

反而是试图通过暴力掐尖的方式来防止新竞争对手的出现,以至于在关键时刻顾家身后居然空无一人。

青莲宗并不是瞎子。

青莲宗自然是注意到了东北三郡日益发达的趋势和实际上缴上来的税收之间不成比例,尤其是临海郡之地。

佚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m.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离婚后,我的绝世战神大老婆后悔了
离婚后,我的绝世战神大老婆后悔了
医道武道,风水相术无一不通,踏临四海八荒,镇压一众绝世凶徒的帝风,在出狱的前一刻,收到了妻子的离婚协议书。三年的感情,终究敌不过身份的差距,然而,殊不知,她拥有的一切,全都是他给的,他们仰望的星辰,不过是他脚下的沙砾而已!本书又名《离婚后,反手娶了青梅竹马做老婆!》
浪里小白龙本尊
武魂觉醒林白叶宿心
武魂觉醒林白叶宿心
一代少年英豪,逆天崛起,踩天骄,战群雄,诛群魔,灭众神,一路逆战,成就绝世剑帝!“这个世界,注定要在我的脚下瑟瑟抖!”
帝剑一
我在天牢,长生不死
我在天牢,长生不死
关于我在天牢,长生不死:陈观楼获得长生后,就在天牢谋了一个狱卒铁饭碗,开始了每天上班摸鱼的日子。在漫长的岁月中,看他起高楼,看他楼塌了。看他今朝荣登天子堂,明日做那阶下囚。看他家族富贵,看他夷三族。看他王权富贵,看他国破家亡。变化的是岁月人生,不变的是长生岁月。陈观楼熬死了宗师,熬死了大宗师,熬死了一个个大佬,终究成为无敌的存在。
戒界
官场巅峰:从基层公务员开始
官场巅峰:从基层公务员开始
赵成良和女友林雪茹相恋四年,却被女友父亲因门不当户不对而拆散,赵成良一怒入仕途,从底层小人物做起,步步高升!
佚名
神医救世:从官场开始
神医救世:从官场开始
“让一个医生横行官场,有没有搞错,是官场没人了吗?” 大学毕业,他遵从爷爷的遗愿,回乡为爷爷守孝三年,并且继承了爷爷的小医所。 有爷爷的名声,他在村中的日子没有大富大贵,却也衣食无忧,直到,一些大官突然出现,让他的生活发生了重大变化。 自此,他也明白了什么叫医民先医国,为了救更多的人,他义无反顾进入官场,游走在政,军,商三界。 他:“我的理想,不过是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