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大明之秉国太后

第32章 功在当代(1/1)

天才一秒记住【印尼小说网】地址:https://m.ynxdj.com

首发:~第32章 功在当代

种玉蜀黍的地块比较远,还是郑里正在头前带路。

张蔷一边走,一边与徐光启闲聊。

“徐大人在南方种番薯,亩产多少?”她问。

“回……”徐光启不知道如何称呼她才好,便拱拱手说道,“也要看土地肥瘦,好的地块,有一千五六百斤的,差的地块,能收上千斤。”

跟后世的产量没法比,后世亩产四五千斤,经过培育的良种,亩产八九千斤,上万斤。

考虑到这时代没有化肥,能达到这个产量,已经很不错了。

“土豆的产量,与番薯差不多,”徐光启说,“只是土豆没有番薯清甜,人们不爱吃。所以,大多数农民选择种番薯,不愿意种土豆。”

想到后世那么多土豆食品,张蔷忍不住笑了:“那是人们没发现土豆的好处。

土豆是一种可菜可粮的食物,煎、炸、煮、炖、烧,样样可为,等本……本人试过后,出一本土豆食谱,推广土豆的吃法。”

徐光启本来低眉顺眼地,跟在她侧边往前走,闻言忍不住稍稍抬头,只看到她帽沿下,口罩上方,那飞扬的眉眼里,满是笑意。

他连忙低下头,也不敢问她是从哪儿知道的这些吃法,只好附和道:“那敢情好,下官拭目以待。”

就听张蔷又说:“番薯、土豆、玉蜀黍,都是佛朗机人,从新大陆带回来的新作物,这几种作物,比大明传统的水稻、小麦、菽类的产量要高得多。

而且,这三种作物,在大明南北地区,都能种植,特别值得在北方干旱地区推广……

近年来,西北地区旱灾越来越严重,正该早日推广番薯和土豆这两种作物,早一年推广,就多救活一批人,徐大人以为如何?”

徐光启没想到,这位后宫里的贵人,对这三种新作物的评价,如此之高,眼光比他这个士大夫还看得长远。

听见问他,忙拱手道:“……说得是,下官惭愧,能力有限……”

张蔷叹了口气:“凭徐大人一人之力,是做不成这件事的,听说南方的福建广南地区,种植新作物的农民越来越多。

要想在北方推广这三种作物,就需要从南方引种,到北方试种、选育,等新作物适应北方的气候和水土后,再推广到各地。

这项工程,没有三五年的时间,是看不到成绩来的,但是,这是关系到大明未来的大事,总得有人着手去做啊。”

徐光启想不通,三种新作物,怎么就关系到大明的未来了?但他不敢问啊,他研究番薯种植,更多的是出于兴趣,根本没考虑那么长远。

他只好惭愧地说:“下官……”

“不怪你,”张蔷温言道,“这些本该是户部的工作,不该你一个礼部右侍郎来管。

只是,实在是这些新作物,能救如今的大明,徐大人如能促成此事,那是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子孙的伟大功绩啊。”

几句话,说得徐光启心头火热,士大夫哪个不想青史留名?如果这件事。真的如这位裕妃娘娘讲的那样伟大,他徐光启为什么要将这首倡之功,让给别人呢?

“……教训得是”说话不带称呼,让他十分别扭,又不得不说,“下官回去,理一个章程出来,再呈送陛下。”

说话间,一行人已经走到种玉蜀黍的地块,张蔷抓起一把种子,对徐光启说:“这个玉蜀黍,本人称它为玉米,它全身是宝啊。

收的粮食就不说了,单说它的秸秆,带着甜味,可作牛羊的草料。”

“玉米?倒是恰当。”徐光启说着,便亲自下到地里,用手去比划那窝矩和行矩。

张蔷介绍道:“这玉米,试了两种种植方式,一种是单种玉米,行矩窄一些;另一种,是玉米和番薯套种,行矩宽一些。”

“套种?”徐光启感觉,他今日不是来指导生产的,是来学习的,他还没研究过将这两种作物套种呢。

“是的,玉米是高杆作物,番薯的藤蔓在地上生长,本人想试一试,把它们套种在一起,提高土地的利用率,也能多收点粮食不是?”

徐光启测量了单种和套种的两种行矩,心想要回去做个记录,他更想看看它们种起来的样子,只是这是皇庄,他不便经常出入。

张蔷看出了他的心思,主动邀请道:“欢迎徐大人随时来指导生产,徐大人还可以带着学生来,把此地当做研究基地。

总结出一套番薯、土豆、玉米在北方地区的种植方法,为新作物的推广,积累经验。”

徐光启哪里敢带学生来,万一冲撞了贵人,那是死罪!他很感动:“谢谢皇庄给下官这个机会,等种番薯的时候,下官再来看看,这套种是怎样的章程……

下官回去找片地,也试种三样新作物。”

“好啊,徐大人,咱们比一比,看谁的产量高?”张蔷终于找到人,吐出了胸中埋藏已久的计划,心情格外地好,她在大明,总算做了一件利国利民的事。

至于徐光启有没有被她的言论吓到,她管不了那么多,反正他不敢问,哈哈哈。

徐光启连大地是个球的理论,都愉快地接受了,哪里会被她的言论给吓到?他只惊叹于这位裕妃娘娘的见识和眼光,高出他徐光启多矣。

几日后,徐光启果然上了一份奏折,要在京畿地区选一个县,试种三种新作物。

朱由校只顾着做木匠活,魏忠贤正与东林党酣战不休,徐光启这份奏折递上去,如石沉大海。

眼看过了四月,奏折还未批复下来,徐光启只好自己出钱,在通州租了一百亩地,试种新作物。

西郊皇庄这边,由于种子有限,玉米只种了两百亩,土豆只种了五十亩。

番薯藤长得很快,到五月底,种了五百多亩地,其中一百亩,是与玉米套种。

其余的土地,种了高粱和各种豆类,特别是黄豆和黑豆,在肉类食品缺乏的年代,豆类能提供优质的蛋白质,张蔷一口气种了三百多亩。

佃户村三百多男女青壮,从三月初,忙到五月底,总算把两千多亩地种上了庄稼。

五月初,景阳宫的任贵妃产下一子,魏忠贤和客氏在睡梦中笑醒,连夜入宫道贺,并怂恿朱由校封新生儿为太子。

朱由校被哄得找不着北,正要答应,突然想起来,自己还有一个儿子住在西郊皇庄呢。

两个儿子都不是皇后所出,要封太子,按礼也该封大儿子朱慈煌啊,要是封了这个小儿子,一是于礼不合,二是,朝臣们能答应吗?

种菊南山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m.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仙尊归来,再不上学就迟到了!
仙尊归来,再不上学就迟到了!
【有系统】【主角修仙】【有异能者】【有国与国的对抗】【有吊打其他国家异能者的场面】【有去隔壁几个国家捣乱】【故事很长,要慢慢写】【不是纯恋爱文,只是穿插】 《万年仙尊倒追十八岁小女友》 九霄仙界。 焚天仙尊欲渡劫突破至道祖,谁料在最后一道雷劫消散之际,仙界其余九大仙尊同时出手偷袭。 濒死之际,焚天仙尊凝聚自身最后仙力自爆。 九大仙尊陨落,而焚天仙尊也自此成为了仙界传说。 ......
狐先生与猫小姐
开局穿越六零,他靠双手发家致富
开局穿越六零,他靠双手发家致富
为了救一个小女孩,他被车祸送走了。 再次醒来,他穿越了!穿到了1960年,成了15岁的少年。 可他看着自己碗里黑乎乎的玉米糊糊,发起了愁。 照这样吃下去,早晚得饿死吧? 算了,既来之则安之,贫穷年代,人心淳朴,靠自己双手,何尝不能发家致富呢?
佚名
修仙:我的努力必有所成
修仙:我的努力必有所成
凡人流、稳健、冷静、天道酬勤、杀伐果断陈易穿越修仙世界,自带紫金命格:【命贵紫金:天道酬勤,凡所坚持,必有所成。】有此命格在,哪怕身为宫家最低等的卖身奴,陈易也并未气馁,他稳健低调、勤奋刻苦、广结善缘、居安思危、步步为营、直达仙阙。于是,修仙界出了一位天道酬勤的稳健少年,风云绞动间,处处都有他成长的轨迹。
灰头土脸向前跑
从虐杀原形开始不死不灭
从虐杀原形开始不死不灭
“欢迎来到食物链的顶端……”虐杀原形之中融合黑光病毒,生化危机里面融合T病毒、G病毒、A病毒……尸兄世界融合尸兄病毒……
纯银羽翼
老子和你一战到底
老子和你一战到底
关于老子和你一战到底:『无后宫,不无敌,无系统』在我们重生下凡的那一刻,我们失去了所有记忆与法力,一切只能重头再来。在我们以为能平淡的过完这一生,世界的灵力却突然复苏。在我们本以为可以好好生存下去,困难一个接一个的奔涌而来。在我们看见凡间的各个家庭逃离战火,流离失所的时候,我们才知道。这……才是我们的使命,这一切的一切并非天道,因为我们,是天!亦是道!
阿渔g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