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大明之秉国太后

第164章 官店都到哪儿去了(1/1)

天才一秒记住【印尼小说网】地址:https://m.ynxdj.com

首发:~第164章 官店都到哪儿去了

再说张蔷,送走刘鸣谦后,低头沉思许久,对着法容苦笑道:“法安大师何时回来?本宫实在是缺人手。”

法安大师,带着三十万两银子,去辽东协助毛文龙募兵,走了大半年,也该回来了。

法容正看着宫女收走刚才的茶具,闻言道:“回太后,师兄的信上说,最迟在这个月中,就能回来。”

张蔷点点头,望着庭院里青灰色的假山,喃喃自语:“原以为,到了今时今日,满堂的朝臣尽可为我所用,现在看看,能放心用的,真没几个啊。”

她现在有点理解,朱由校为何那样信任魏忠贤了。

法容转身劝道:“娘娘也别担心,六部中,至少袁大人、郭大人是谋国之臣,还有孙师傅,上皇召他回来教授天子,不也是抱着咨询国事的心思么?”

“是啊,”张蔷呼出嘴里的浊气,振作精神道,“郭大人,袁大人,一个管钱,一个管枪,有他们在,本宫还怕个毛线。”

法容不解地问:“太后,何为毛线?”

张蔷:……

“毛线啊,就是用羊毛纺成的线,比棉线粗多了,可以织毛衣。”张蔷只好为她解释字面上的意思。

然后转了话题:“传旨,请户部郭尚书来见。”

张泉负责清理皇店,这是皇家的私企,赚的钱归入天子的内帑。

户部,就要负责清理朝廷的官店,这是大明的国企,从朱元璋时期发展到现在,已经糜烂得一塌糊涂。

办什么事都要有钱,千头万绪,先搞钱,什么国之大事,在祀与戎,打仗要钱吧?给祖宗买供品也需要钱吧?手里有钱,心里才不慌。

世家豪门,兼并了大量的土地后,还要办作坊、开铺子、买海船远走南洋做生意?赚得盆满钵满,过醉生梦死的奢华日子。

凭什么皇帝和皇家,就要被他们以“祖制”、“与民争利”的绳索,捆死在紫禁城,到最后,皇帝没钱了,大明朝完了,他们转身就跪舔新朝,皇家的隐忍和自我约束,到需要向臣子们募捐的时候,又能得到什么回报?

张蔷正胡思乱想的时候,户部尚书郭允厚到了,三月粮食危机之时,张蔷曾建议他将旧太仓的陈粮高价卖出去,等粮价回落后,再低价买进粮食补仓,户部可以从中赚一笔。

郭尚书老成持重,认为只有到了今年七八月,收新粮的时候,粮价才有可能回落,旧太仓的存粮,关系到京官和驻军的俸禄,就没听她的建议。

哪知这位太后(当时还是裕妃娘娘),转头就怂恿天子发布了一道“绿色通道”的圣旨,使得北直隶的粮商蜂拥而至,不到一个月,京城粮价就跌破了涨价前的价位……

损失十几万的收入,当时的天子,如今的太上皇,还称赞他老成持重,把他羞愧得都想辞职不干了。

从那以后,他就下定决心,对张蔷这位年轻太后的话,他还是要听一些的,不能因为她年轻,就认为她的想法不成熟。

“臣户部尚书郭允厚,参见太后。”郭允厚进到侧殿,恭恭敬敬地行拱手礼。

“郭大人请坐,今儿的话题有点大,三五句聊不完,坐下说话。”张蔷道。

郭允厚在下首的椅子上坐下,见南窗边端坐着两位书吏,正准备记录今日的谈话内容。

张蔷的谈话,一向是直奔主题:“郭大人,户部对京城的宣课司和分布在全国各地的通课司,有没有档案记录?”

户部的十三省清吏司,向来将各省每年的钱粮赋税,计算得清清楚楚,对于洪武年间,由官店转变而来的宣课司和通课司,都是笼统地算进当地的赋税里,还真没有单独拎出来计算过。

“臣惭愧,”郭允厚连法容送来的茶也顾不得喝了,忙着在心里组织语言,“太祖当初创业时,在南京开设官店,用于筹集资金、刺探情报、转运钱粮,建国后,将开设在京城的官店,改为宣课司,各地方的官店,改为通课司。”

不愧是大明的户部尚书,对通课司的来历,门儿清。

“通课司的职能,也渐渐转变为经商赚钱了……”郭尚书越说,声音越低,在户部的收入统计中,根本没有通课司收入这一项。

不知从何时起,通课司竟然从户部的账目上消失了!以大明官员的尿性,这部分收入去了哪里,还用说么?

果然,太后敲着御案问:“所以,通课司历年来赚的钱呢,户部可有记录?”

“臣惭愧,”郭尚书认为,自己履职以来,一直认认真真,左右调配,从不乱花一文钱,他对得起这个职位,对得起陛下的信任。

但现在,他一直引以为傲的信心,有点动摇了。

“这也怪不得郭大人,”张蔷道,“分布在十三省的通课司,早就在历任地方官的交接中,或落入私人口袋,或收归地方政府,散落无存。

本宫知道,郭大人想说,朝廷经商,与民争利不好,但郭大人想想,当初太初能靠着官店筹集来的钱粮,打败张士诚,驱逐北元,建立大明。

如今的大明,天灾人祸不断,国库越来越入不敷出,单单是辽饷一项,就让多少底层百姓担上沉重的负担。

而这些流入私人口袋或地方政府的官店,就没有与民争利了么?可能他们仗着官店这个保护伞,争的利更多吧。

朝臣们动不动就讲祖制,本宫就想问问,官店这个太祖爷亲自开创的‘祖制’,他们给丢到哪里去了?”

大冷天的,郭允厚的额头上,冒出细细的冷汗,太后说的好有道理,他无言以对。

“臣……”他又想说声惭愧,但惭愧有何用呢,太后要的是他接下来的行动。

于是他道:“臣下来,立即清理各地的通课司,追回朝廷的官店,胆敢侵吞朝廷财产的,通通严惩。”

“很好,”张蔷道,“只是,清理官店,需要地方官府的配合,要知道,这是从私人口袋里和地方政府的收入里抢钱,如何让地方官员,心甘情愿地参与到这项工作中来,郭大人要先做好利益分配方案哦。”

是啊,那些被私人占去的官店,收回来容易,毕竟他们非法占有,个人的实力,如何敢与官府抗衡?

但被地方官府收入囊中的,官店的收入或进了官员的私库,或抵了当地的税收,要清理这部分官店,阻力可就大多了。

这真是一位二十来岁的后宫女子?郭允厚越听越心惊,他怎么觉得,太后看得,比他这个积年老臣更远,讲得更透彻。

抱着“三人行必有我师”的态度,郭尚书诚恳地问道:“太后有何高见?”

张蔷清亮的声音传来:“世上有两件事最难,一是把思想装进别人的脑袋,二是把钱从别人的口袋里掏出来,本宫也不是万能的。

但本宫念书的时候,教员曾教过本宫: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所以,咱们先定个小目标:先把各地的官员清理出来,后续怎么经营,本宫看着,盐铁这些专营商品,就可以在官店里销售嘛。

至于利润如何分配,户部先收集各地官员的意见,再来讨论处理意见。”

这位太后念过书?太后的教员是谁?思想不是装在“心”里的吗?怎么是装进“脑袋”?

郭允厚觉得,自己跟太后的谈话,不在一个频道上,只得带着满头的疑问告辞:“臣遵旨,回去就着手清理通课司。”

张蔷又嘱咐道:“收集意见的时候,直接说事,不要整花团锦簇的文章,浪费时间。”

“臣尊旨……”

种菊南山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m.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综影视之我是反派他她儿子
综影视之我是反派他她儿子
挽救失足少女/妇女给她们一个好一点的结局,各位催更的话,要么给我评论留言,一天要是能超过20个人催更的话,作者会考虑加更,还有另外两个途径,一个是打赏金币超过三十则加更一张,一个是开通会员加更一章,鲜花超过200加更一张。
歆玥之烟
逍遥小县令,开局皇帝微服私访
逍遥小县令,开局皇帝微服私访
穿越到大夏,开局兵荒马乱,百姓易子而食,而齐牧却稀里糊涂地成了极乐县的县令!为了带领大家致富,他先是研究水稻技术,解决饥荒。后大力发展工业,以工代赈,走向富裕生活!而他也只是想做一个逍遥土县令,可没想到宁静的一天,却迎来了微服私巡的夏皇!“小兄弟,这路为何这么宽敞?”“这个季节,为何能种植出西瓜这种夏季水果?”“小兄弟,枪是何物?”
秋冬季风
和渣男前夫双重生后,我当了他大嫂
和渣男前夫双重生后,我当了他大嫂
【渣男女主双重生+姐妹嫁兄弟】前世,宋熹之嫁给了软弱的窝囊废弟弟,继妹宋若安嫁给了大将军哥哥。谁知大将军贺景砚战场受伤,成了性命垂危的活死人;而她嫁的窝囊废贺云策,在她殚精竭虑的铺路下,挑起侯府大梁,位极人臣。可她怯懦的夫君却与不甘寂寞的继妹暗通款曲,让她守了三十年活寡,含恨而终。新婚夜,宋熹之重生了,这一回,她将计就计,嫁给了活死人贺景砚。可谁知,这活死人竟英武健朗,她连活寡都不用守了!……贺
秋仪
重生1978:从北大荒深山挖药开始
重生1978:从北大荒深山挖药开始
21世纪百亿医药老总,遭遇妻子背刺而亡,竟重生到了1978年北大荒,给其当舔狗的那段岁月。这一世李毅发誓不再当舔狗。他要扛起猎枪,揣上刀,牵上猎狗带着嫂子一起闯北大荒。
想飞的鸟儿
海岛求生:从强化垂钓开始
海岛求生:从强化垂钓开始
开局一海岛,垂钓把命保! 陈浪和蓝星所有人一起,穿越到陌生的未知世界,被迫开始全民海岛求生,要面对物资紧缺、怪物袭击等等威胁,开局却只有一座小木屋和一根钓竿! 好在,陈浪觉醒强化天赋,每天都能免费强化任何一件事物! “任何事物都能强化?” “我要强化我的强化天赋!” 陈浪脑洞大开,咧嘴一笑。 于是乎,强化天赋升级成为超级强化,陈浪从此人如其名,浪的飞起! 超级强化钓鱼竿!垂钓爆率和物资等级双双提
爱吃辣豆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