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大明:全皇宫只有我得了天花

第68章(1/1)

天才一秒记住【印尼小说网】地址:https://m.ynxdj.com

首发:~第68章

夕阳西下,朱雄英拿着一份冰镇好的银耳莲子羹进了宫,去了坤宁宫。

并顺利见到了马皇后。

“乖孙,怎么这么快就又进宫了?是不是又遇到了什么问题啊?”马皇后将朱雄英揽入怀中,一脸宠溺的说道。

朱雄英嘻嘻一笑,“皇奶奶,你这意思难道是不喜欢孙儿经常来看你吗?那孙儿以后半年进一次宫好不好?”

“那你不得让皇奶奶想死啊,半年见不到我大孙,皇奶奶巴不得你天天来陪呢。”马皇后笑着说道。

朱雄英嘿嘿一笑,“皇奶奶,天气炎热,这是银耳莲子羹,你尝尝甜不甜。”

“好,皇奶奶尝尝。”马皇后看向一旁桌上朱雄英拿的食盒,马玉儿当即打开,取出了里面的银耳莲子羹。

里面用来冰镇的冰块已经化了。

并递给了马皇后,“娘娘,奴婢找银针来吧?”

马皇后直接就接过了,“找什么银针,本宫的大孙儿还会下毒害本宫不成?”

马皇后说完,便浅浅的尝了一口,入口冰凉,正解酷暑。

“皇奶奶,好不好吃?”朱雄英询问道。

马皇后微微颔首,“好吃,说吧,是不是又有什么事情要皇奶奶帮忙?”

朱雄英有些尴尬的询问道,“皇奶奶,你是怎么知道的?”

“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马皇后放下了玉碗,用手指戳了戳朱雄英的额头。

朱雄英见此也坦白了,“我想要制盐和制酒。”

听到这话,马皇后收拢了脸上的笑意,摸着朱雄英的小脸儿,“制盐倒是没什么,这个没有明令禁止不许制盐,你想去尝试,皇奶奶也不阻止你,不过酿酒的话,太费粮食了,陛下早已下旨,民间造酒糜费,故行禁酒令,颁布诏书令国民无得种糯,以塞造酒之源,连酿酒的糯米都不许种植,大明执行禁酒令非常严苛,当初他手下大将之子触犯禁酒令,他都不顾大将正带军出征在外,亲自手刃犯人,自此以后,无人敢再犯,你酿酒的话,可是在以身试法啊。”

朱雄英抓着马皇后的手摇晃了起来,撒着娇道,“皇奶奶,我一个人酿酒,用不了多少粮食的,你帮我想想办法嘛。”

朱雄英虽然可以在那道空白圣旨上允许破例酿酒,但是那不是浪费嘛。

马皇后没有立即答应,“雄英啊,你为什么想要搞这个呢?民以食为天,眼下大明依旧不能做到家家户户吃得饱,你怎么能拿粮食来酿酒呢?这样做是不对的,知道吗?”

“大明已经开国十五年了,各地的粮食生产也几乎恢复了,孙儿以为可以取消禁止酿酒的禁令,但为了防止有人借此酿酒浪费粮食,可以对此收取高额税收,如此一来,不就可以了吗?”

朱雄英给马皇后想了个办法。

马皇后被都笑了,“雄英啊,你这不是作茧自缚吗?若是交重税,你也得交啊,那你这又何苦来哉?”

朱雄英嘿嘿一笑,“孙儿自有妙计,皇奶奶,你就答应孙儿嘛,好不好嘛。”

那道空白圣旨又不是摆设。

到时候只要写一条凡朱雄英名下所有产业,均可免税。

这样一来,不仅可以不交税,酒的重税还能阻止其他人有样学样的争利。

岂不是一举两得?

马皇后被朱雄英晃得手酸,“好好好,皇奶奶答应你,答应你就是了,你快别摇了。”

如朱雄英所说,只要对酿酒收取重税,让之入不敷出,就不会有什么人去酿酒,哪怕有些人宁愿亏本也要酿酒,但毕竟只在少数。

佚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m.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道界天下
道界天下
夜行月
和离当天,她认祖归宗做回长公主
和离当天,她认祖归宗做回长公主
花甲之年的王妃,意外发现老公竟藏着多年的外室,更震惊的是,外室过世后,他还把人娶进家门,记入了族谱,尊享王府供奉! 王妃气不打一处来,决定和离走人,却遭到儿子们的集体反对,他们竟为那外室求情,说她身世凄惨,要亲妈大度点。 王妃一不做二不休,直接进宫认祖归宗,摇身一变成了大乾最牛的大长公主。 这下,王爷和儿子们懵了,府里其他媳妇见状,也纷纷效仿,王府瞬间炸了锅,一场家庭大战正式拉开序幕!
佚名
我来自上界帝族,成婚当天媳妇跟人跑
我来自上界帝族,成婚当天媳妇跟人跑
林渊穿越了,宗门大师兄,天赋惊人,但这也只是表面的身份。其真实身份,却是来自上界无上帝族,在此下界历练。就在成婚当日,女主却只是主角当做舔狗,目的是为了逼迫自己的白月光现身……
社恐啊社恐
龙尘叶知秋
龙尘叶知秋
是丹帝重生?是融合灵魂?被盗走灵根、灵血、灵骨的三无少年——龙尘,凭借着记忆中的炼丹神术,修行神秘功法九星霸体诀,拨开重重迷雾,解开惊天之局。 手掌天地乾坤,脚踏日月星辰,勾搭各色美女,镇压恶鬼邪神。 江湖传闻:龙尘一到,地吼天啸。龙尘一出,鬼泣神哭。
平凡魔术师
抗战之关山重重
抗战之关山重重
老哲写实风格抗战新书 “我们一定会回来的!”有军官对手下数千名官兵说。 可是自打他们出关以后,侵略者强大,国尚危急,家又何安?战线一路向南,战关山无数,却又丢关山无数,直至苍山之巅洱海之畔! 回望来向,狼烟无尽,关山重重,多少官兵埋骨他乡?一场抗战打了十四年,几人又能返回故乡?
老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