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印尼小说网】地址:https://m.ynxdj.com
首发:~第五百一十八章 最有效的誓言?老朱揭穿老底!
老朱笑道:“这也是对你们同意让大明军队借道,并在境内建立大明军事基地的回报。”
“军事基地只是租借二十年,会付给你们租金。”
“从图兰帝国境内通过军事运输通道也一样。”
“虽然由大明来管理,但同样能够方便你们自己的商贸,并且,大明也会给予租金。”
“大明对待朋友,向来是非常慷慨大方的。”
“但对待敌人,便从来都毫不留情。”
“究竟是选择做大明的朋友,还是成为大明的敌人,这就由你们自己来选了!”
老汉听完老朱一番话,紧蹙眉头,陷入沉思。
良久,他才再次开口,质疑道:“为什么呢?”
“大明为何会如此慷慨地帮助我们?”
“特别是连铁器这种能够武装士兵的战略物资,你们都同意大量供应,这背后的真正理由是什么?”
他直视老朱的眼睛,道:“不要说什么仅仅是为了报答朋友,这样的话,也只能骗骗三岁稚童。”
“你们和我们的信仰截然不同,我们信仰至高无上的主,而你们却只信奉你们的圣人,信奉你们的皇帝陛下。”
“我迫切想知道你们这样做的真实意图究竟为何?”
老汉的脸上带着一丝洞悉人心的精明:“要不然,套用你们中原人戏曲中的一句老话,‘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
“同样,你们无缘无故给我们这么大的好处,我绝不相信你们会没有任何所求。”
“不将真实的原因说清楚,我只会怀疑你们居心卜测,不会与你们合作。”
老朱心中暗自思忖:其实让你们普遍接受并使用大明宝钞,对我们而言,才是最大的利益所在。
至于弓箭,大刀……对掌握了工业化生产能力的大明来说,其生产成本之低,生产速度之快,是这些蛮夷无法想象的。
按蛮夷购买弓箭,大刀的价格,这些是妥妥的暴利产品。
更重要是,对现在广泛使用火枪火炮的明军来说,并不认为给蛮夷出口弓箭,大刀,就会对自身的安全造成任何威胁。
那为什么不出口赚钱呢?
让他们有充足的弓箭和长矛大刀,还能减缓他们对火器的渴望!
这反而进一步强化了大明对他们的军事优势。
然而,这话此刻却万万不能说出口。
否则,就无法将借贷大明宝钞这一举动,当作一个重要的“条件”,更不能将其包装成给予对方的“恩惠”了。
略一思索,老朱脑海中浮现出朱允熥曾对他说过的话。
他在脑海中重新组织了一下语言,然后道:“商人做生意,讲究的便是合作共赢。只有你我都能从中获利,这才是最稳固长久的合作模式。”
“若是咱赚钱,你却亏本,那么咱们就无法成为真正的生意伙伴。”
“你甚至还会因此心生怨恨,反目成仇,最终刀兵相向,那样一来,咱们的生意也就彻底做不成了。”
他停顿了一下,很快进一步阐述道:“大明要持续发展,要让每一个黎民百姓都过上更加富裕安康的生活,就必须与周边的国家广开商道,互通有无。”
老朱的声音变得富有感染力:“咱希望你们能够富裕起来,只有你们手中拥有更多的财富,才能购买咱大明源源不断生产的各类商品。”
“只有你们养殖的牛羊马匹日益增多,你们开采的矿藏日渐丰富,咱大明才能用琳琅满目的商品,换取你们的牛羊马匹,换取你们珍贵的矿产资源。”
“如此一来,你们的富裕,也会反过来促进大明的繁荣昌盛。”
“相反,若是你们持续贫穷,便会滋生对富裕大明的仇恨,进而不断挑起纷争与战事,这对咱大明而言,是极为不利且得不偿失的。”
老朱最后总结道:“这就是咱大明商人独有的思维模式,咱这样一番解释,你可能理解了?”
老汉微微一笑,慢条斯理地抚摸着颔下的长须。
旋即,目光锐利地盯着老朱,语气中带着几分洞察秋毫的自信:“你方才所言,确实颇具道理,但恕我直言,其中还有一个更为深层的原因,你尚未提及。”
老朱闻言,不由得一怔,他正疑惑间,便听得老汉接着说道:“你们中原人,素来以受过圣人教化而自居,认为周边所有未经圣人教诲的国家,皆是未开化的蛮夷之辈。”
老汉的语气变得有些犀利,直指核心:“甚至你们的皇帝,在公开发布的昭告天下圣旨中也明确宣称,大明肩负着教化四方蛮夷的重责。”
“在此之前,便已有不少大明的读书人,长途跋涉来到我们图兰帝国,孜孜不倦地宣扬你们的圣人之道。”
他直截了当地指出:“你们对外扩张,应该就是为了传播所谓的圣人教化吧?”
“让我们都与你们一样,俯首供奉你们的圣人?”
“你们帮助我们,是否便是为了用这些微不足道的小恩小惠来拉拢我们,企图让我们改变对主的虔诚信仰,转而遵从你们的圣人教诲?”
老朱闻听此言,顿时愣住了。
他万万没有料到对方竟然这样去想。
他旋即回想起,情报人员此前上报的信息中曾提及,这些西言国家都将他们对“主”的信仰看得无比神圣和重要,甚至为此爆发过血腥的“宗教战争”。
不仅如此,即便信奉同一个“主”,但由于内部教义的细微差异,彼此之间也会互相指责对方是“叛逆”,是对“主”不忠诚,甚至认为必须将其彻底清除净化。
朱允熥颁布的鼓励大明百姓出海的圣旨里面,也确实提到了要去海外宣扬圣人教化。
如此看来,他们会产生这般理解,也便不足为奇了。
他们以为大明和他们一样,是为了向宣传“宗教的教义”。
这是典型的“以己度人”了。
不过,他们恐怕并不清楚,即便在中原,对于圣人之道,也存在着不同的学派和流派,彼此之间也在激烈地争夺着话语权。
谁有资格“释”圣人的经典,谁就能在无形中拥有巨大的权力。
然而,圣人之道中,有一条极其重要的核心思想,便是“和而不同”。
这正是他们所不曾理解的。
姜阿山小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m.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