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爷爷别哭,你大孙回来了!

第250章 皇长孙当先锋?!我不同意!(1/3)

天才一秒记住【印尼小说网】地址:https://m.ynxdj.com

首发:~第250章 皇长孙当先锋?!我不同意!

幽若兰离开,回到岛上。

而朱雄英这边简单的吃过饭之后,也开始清点战斗结果。

一夜的大战。

朱雄英他们几乎没有什么伤亡。

被击中的那艘中型宝船,虽然船身受损严重。

但上面的水师官兵,并没有受到太大的伤害。

原因无他,朱雄英他们的救援速度足够快。

这一夜,大明舰队的弹药消耗不少。

粗略算下来,炮弹的存量,至少已经没了三分之一。

不过剩下的这些,目前来看也是足够用了。

毕竟接下来,主要是登陆作战。

大规模的海战,应该是不会再爆发了。

天色渐亮,朱雄英回到自己的房间,短暂的休息。

马上要进行登岛作战了。

所以朱雄英他们,还有很多事情要做。

当天下午,水师官兵的主要将领。

全部号都聚集在了朱雄英的豪华宝船上。

“兄弟们!

明天清晨!

我们即将对小鬼子大内氏发动总攻!

他们就是袭扰我大明沿海的倭寇主力!

明日,就是我们为沿海百姓报仇雪恨的日子!

兄弟们!

请记住这一天!

历史会记住你们的!

史书上,将会刻写你们的名字!”

朱雄英的开场白,依旧是那样的振奋人心。

对于这些水师将领来说。

没有什么事情,是比青史留名更大的荣誉了。

所以,听完朱雄英的话。

整个甲板上,所有水师将领都是激动的脸红脖子粗。

征讨倭寇!

还是大明立国以来的第一次。

没有人不激动,没有人不亢奋。

若是能在此战中取得战果,他们的名字必然会被写进史书。

“杀!杀!杀!”

水师将领们一个个大吼。

声震长空。

其他船上的水师官兵听到这声音。

也是跟着大吼。

一时间,整个大明舰队,爆发出震天的喊杀声。

如果此时,有胆子小的人就在附近。

仅仅是这种气势,就足以把人吓的神情恍惚。

“兄弟们!

老子还是那句话!

凡是杀鬼子!必有重赏!

宰杀一只小鬼子,老子赏银十两!

宰杀三只小鬼子,直接官升一级!

宰杀五只小鬼子,老子让他连升三级!

谁他娘的要是能消灭一百只小鬼子。

直接封侯拜相!”

黑色季节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m.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穿越六零:每天万倍奖励太爽了
穿越六零:每天万倍奖励太爽了
唐宁魂穿六零年代,开局获得特惠抽奖系统,每天充值,就可以抽奖千万倍物资。 叮,今日抽到一千只烤全羊! 叮,今日抽到一万台太阳能风扇! 叮,今日抽到一万盒无毒蚊香! 叮,今日抽到一万只韩式炸鸡! 叮,今日抽到一千支九五式突击步枪! 叮,今日抽到国产运动鞋一万双! 在这个别人吃不饱穿不暖的年代,唐宁过上了吃喝不愁,洋房小楼,漂亮媳妇应有尽有的快活日子。
爱吃西蓝花
投资天骄万倍返利,推翻女帝我称王
投资天骄万倍返利,推翻女帝我称王
江川穿越异界,成了权势滔天的威远侯。可他不光夺去了前丞相之子的至尊骨!还将刑部尚书亲儿子的道侣挖走墙角,当众退婚!而且,他还放走了一名嘴里喊着你已有取死之道的天之骄子。……妥妥的反派剧本,招惹的全都是一眼主角的家伙!难怪那个心思深沉的女帝不敢自己动手,而是让他出手呢?不管他到底做的有没有符合女帝的心意。最后的结局,要不就是被天之骄子复仇,要不就是被女帝诛杀!横竖都是一个死!!!幸好他觉醒了万倍返
心痕
三国:从打猛虎,救皇后开始
三国:从打猛虎,救皇后开始
三国系统文现代青年稀里糊涂魂穿到东汉末年,成为了西汉丞相、北平侯张苍的后人。从今以后,东汉末年这个时代便多了一个人:姓张,名禟,字匡胤。曹操:棋差一招输给张禟,我不甘心!张禟:你确定只差一招?刘备:为什么有那么多英雄豪杰跟随张禟,我不明白!张禟:你也整个系统,你就明白了。孙权:我要是早出生十年,这一切都会不一样的,我不服气!张禟:让你早出生七十一年。张禟的出现,东汉末年还会分三国吗?
顺心平淡
李明的异能冒险篇章
李明的异能冒险篇章
关于李明的异能冒险篇章:讲述了普通青年李明在一次意外中觉醒异能,从而踏上充满挑战与未知的冒险之旅。他结识了苏瑶等人,共同对抗邪恶的异能家族和神秘组织。在这过程中,他们经历了无数次激烈战斗,不断提升自身异能,从力量控制、速度训练到实战格斗,逐渐成长为强大的异能者。他们不仅要应对敌人的追杀,还要揭示隐藏在背后的巨大阴谋。在冒险中,他们发现神秘物质,摧毁阴谋,阻止异能家族对城市的攻击。随后,面对新浮出
晨曦墨客A
我在古墓摸金那些年
我在古墓摸金那些年
【盗墓+悬疑+鉴宝】我是一个东北山村的穷小子,二十世纪初,为了出人头地,我加入了一个北方派盗墓团伙。从南到北,江湖百态,三教九流,这么多年从少年混到了中年,酒量见长,岁月蹉跎,我曾接触过许许多多的奇人异事,各位如有兴趣,不妨搬来小板凳,听一听,一位盗墓贼的江湖见闻。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