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印尼小说网】地址:https://m.ynxdj.com
首发:~第51章 头痛紧急治疗与注意事项
(二)风池穴
1 位置
风池穴在枕骨之下,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处。
2 按摩方法
按摩时,可采用坐姿或仰卧姿势。用双手拇指分别按压在双侧风池穴上,其余手指抱住头部两侧。按压时力度适中,可稍向上方用力,以有酸胀感为宜,每次按压 1 - 2分钟,然后松开,重复多次。也可以用食指和中指在风池穴处做小幅度的揉动。
3 作用机制和效果
风池穴是足少阳胆经上的重要穴位。按摩风池穴可以疏风清热、醒脑开窍、通利官窍。对于因外感风邪引起的头痛,如感冒后头痛,通过按摩此穴能驱散风邪,缓解头痛。同时,风池穴对于颈部肌肉紧张导致的头痛也有很好的效果。它可以放松颈部肌肉,改善颈部到头部的气血供应,减轻因颈椎问题或长时间低头等引起的头痛。此外,对于偏头痛和紧张性头痛,按摩风池穴能调节脑部气血,缓解疼痛。
(三)百会穴
1 位置
百会穴位于头顶正中线与两耳尖连线的交点处。
2 按摩方法
按摩百会穴可以用食指或中指轻轻按压,也可以用手掌心轻轻覆盖在百会穴上,做顺时针或逆时针的轻柔旋转按摩。按压时力度要适中,避免过度用力,每次按摩 3 - 5分钟。
3 作用机制和效果
百会穴为督脉上的重要穴位,有升阳举陷、醒脑开窍、宁心安神之效。按摩百会穴可以调节头部阳气的分布,对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头痛都有一定的缓解作用。在颅内压变化引起的头痛,如高血压性头痛或脑供血不足引起的头痛中,按摩百会穴有助于调节气血,改善颅内的压力平衡。对于因精神紧张、疲劳等引起的头痛,百会穴能起到醒脑安神的作用,缓解头痛和伴随的头晕、乏力等症状。
(四)合谷穴
1 位置
合谷穴位于手背,第 2掌骨桡侧的中点处。简便取穴法:以一手的拇指指骨关节横纹,放在另一手拇、食指之间的指蹼缘上,当拇指尖下是穴。
2 按摩方法
用拇指按压对侧合谷穴,力度以产生酸胀感为度,可做持续按压或一按一松的点按,每次按摩 2 - 3分钟,然后换另一侧手。也可以用拇指和食指捏住合谷穴部位,做轻微的揉动。
3 作用机制和效果
合谷穴是手阳明大肠经的原穴,有疏风解表、行气活血、通络止痛之功效。按摩合谷穴可以调节头面部的气血运行,对于头痛伴有鼻塞、流涕等外感症状的情况,能起到解表止痛的作用。同时,合谷穴对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头痛都有辅助缓解效果,尤其是对于偏头痛和紧张性头痛。它可以通过调节经络气血,减轻头部的疼痛症状,并且能缓解因头痛引起的恶心、呕吐等伴随症状。
(五)太冲穴
1 位置
太冲穴位于足背侧,当第 1跖骨间隙的后方凹陷处。
2 按摩方法
用拇指指腹按压太冲穴,力度适中,以有酸胀感为宜。可先从太冲穴向足趾方向推按,然后再做按压和揉动,每次按摩 2 - 3分钟。
3 作用机制和效果
太冲穴是足厥阴肝经的原穴,有疏肝理气、平肝潜阳之效。在头痛的治疗中,对于因情绪因素引起的头痛,如紧张、焦虑、生气等导致的头痛,按摩太冲穴可以调节肝脏的气血,舒畅情志,缓解因肝郁气滞引起的头痛。对于高血压患者因血压波动引起的头痛,太冲穴能起到平肝降压、缓解头痛的作用,尤其适用于头痛伴有头晕、面红目赤等肝阳上亢症状的情况。
三、艾灸穴位及效果
(一)大椎穴
1 位置
大椎穴位于第 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
2 艾灸方法
可以使用艾条悬灸,将点燃的艾条对准大椎穴,距离皮肤 2 - 3厘米左右,使局部有温热感但无灼痛,每次艾灸 10 - 15分钟。也可以使用艾灸盒进行艾灸,将艾灸盒放置在大椎穴处,调节好温度和时间。
3 作用机制和效果
大椎穴是督脉上的重要穴位,总督一身之阳气。艾灸大椎穴有温阳散寒、通督行气之效。对于因外感寒邪引起的头痛,如在受寒后出现的头痛、颈项强痛,艾灸大椎穴可以驱散寒邪,促进阳气运行,缓解头痛症状。同时,大椎穴对于因阳气不足引起的慢性头痛也有一定的改善作用,能增强人体阳气,改善头部气血供应,减轻头痛。
(二)命门穴
1 位置
命门穴位于后正中线上,第 2腰椎棘突下凹陷中。
2 艾灸方法
可采用艾炷直接灸、隔姜灸或艾条悬灸等方法。艾条悬灸时,操作方法与大椎穴相似,每次艾灸 10 - 15分钟,以局部皮肤温热发红为度。隔姜灸则是将姜片放在命门穴上,放上艾炷点燃,一般灸 3 - 5壮。
3 作用机制和效果
命门穴为生命之门,内藏真火,是人体阳气的根本所在。艾灸命门穴能补肾壮阳、温煦督脉。对于因肾阳虚引起的头痛有较好的疗效,这种头痛常伴有腰膝酸软、畏寒怕冷、神疲乏力等症状。艾灸命门穴可以补充肾阳,使阳气上达头部,改善头部的虚寒状态,缓解头痛。
(三)足三里穴
1 位置
足三里穴位于小腿外侧,犊鼻下 3寸,胫骨前嵴外 1横指处。
2 艾灸方法
可以用艾条悬灸,将艾条点燃后,在足三里穴上方 2 - 3厘米处进行艾灸,使穴位有温热感,每次艾灸 10 - 15分钟。也可以使用麦粒灸等方法,在穴位上放置小艾炷进行艾灸。
3 作用机制和效果
足三里穴是足阳明胃经的合穴,有调理脾胃、补中益气、通经活络之效。艾灸足三里穴可以增强脾胃功能,促进气血生化。对于因气血不足引起的头痛,如长期体弱、营养不良等导致的头痛,艾灸足三里穴能补充气血,使头部得到充足的气血滋养,缓解头痛。同时,足三里穴对于因脾胃虚弱、运化失常引起的痰湿内阻型头痛也有一定的改善作用,通过健脾化痰,改善头部的痰湿阻滞状态,减轻头痛。
(四)阿是穴
1 位置
阿是穴是指在病痛局部或与病痛有关的压痛点、敏感点等部位,没有固定的位置,以患者自觉疼痛或按压有特殊感觉的部位为准。
2 艾灸方法
对于头痛患者,如果在头部、颈部等部位发现有明显的压痛点或疼痛敏感区域,可以将艾条对准这些阿是穴进行悬灸,每次艾灸时间根据疼痛缓解情况而定,一般为 5 - 10分钟。
3 作用机制和效果
蓉儿健康小故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m.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