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双崇祯对比,朱元璋看哭了

第17章 他就是天生的帝王,朱元璋认可朱由检!(2/2)

天才一秒记住【印尼小说网】地址:https://m.ynxdj.com

首发:~第17章 他就是天生的帝王,朱元璋认可朱由检!

这孩子有吗?

朱标默默的看着天幕。

这孩子六七岁的时候,就把他爹气得半死。

后来长大一点,又搞出各种稀奇古怪的名堂。

最后还在御书房里跟他爹大吵一架。

你管这叫孝顺?

群臣百官也都觉得莫名其妙。

天幕里的光武帝朱由检,什么能力都很完美,如果硬说有一个缺点,那可能就是不孝了。

可朱元璋竟然夸他有孝心。

有点离谱啊。

那么多优点你不夸,却夸一个缺点。

“你懂什么?”

朱元璋嫌弃的看了一眼朱标,说道:“那朱常洛数次冷落他们母子二人,可那孩子却没有丝毫怨言。”

“那孩子为何要学习医术?归根结底还不是因为他爹不让他去学堂?”

“堂堂一个皇子,竟然被自己亲爹逼的念不了书,在别人眼里,这个皇子还有尊严可言吗?”

“但凡心性不坚定的皇子,恐怕早就已经自甘堕落了。”

“这孩子没有,非但没有,还另辟蹊径,通过学医积攒了大量的学识。”

“最后在他父亲生病的时候,他还能不计前嫌,努力为父亲治病,在治不好的时候,满脸都是自责。”

“当时那个大殿里面,只有他们父子两个,他完全没必要演戏给别人看,那是他的真情流露。”

“还有,那孩子明知道他爹不喜欢他,他还要去直言进谏,不惧触怒已经当上皇帝的父亲,这需要非常了不起的孝心,还有勇气。”

“只是因为这孩子的光芒太盛,遮住了他最难能可贵的情感。”

朱元璋的这番言论,让奉天殿里的大臣,以及太子全都陷入了沉思。

他们还真没从这个角度考虑过。

正如朱元璋所说。

那孩子的光芒太盛,太过优秀,很容易遮住一些微不足道的闪光点。

仔细想想看。

确实是这么一回事。

朱标忍不住将自己代入天幕里朱由检的视角。

单单是不让他读书这一样,估计他就原谅不了朱常洛。

可再看看人家朱由检。

云淡风轻,宠辱不惊,还另辟蹊径选择其他的出路。

还有在朱常洛初登大宝,准备大刀阔斧的树立威严之时,朱由检能不畏父亲的皇权,毅然决然的选择说出肺腑之言。

这一点也非常难得。

朱标虽然也经常和朱元璋打擂台,但那一切都是基于朱元璋最爱他这个儿子的缘故。

如果没有这个至关重要的原因,他绝对不会像朱由检那样,去触怒龙颜。

因为这一切都是要付出代价的。

假如朱常洛没有那么快驾崩,那么朱由检可能就会因为之前的种种行为,被朱常洛厌恶,最后发配到一个穷乡僻壤当王爷,可能连基本的生活保障都没有,永远被遗忘在那里。

朱由检难道没有想到过这些吗?

肯定有!

但他还是毅然决然的为了自己的父亲,做出了自己该做的努力。

这个时候,他才十岁啊!

如此孝心,就连朱标都感到自愧不如。

小小西下士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m.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你典当功德,我来帮你完成心愿
你典当功德,我来帮你完成心愿
在某个不为人知的街角,有这么一家神秘的店铺,它交易的不是金银珠宝,而是那些未了的心愿与累积的功德。只要你愿意典当一部分自己的善行积累,那位神秘的继承者便会出手,替你圆上心中那份难以割舍的梦想或遗憾。 无论是想要弥补错过的爱情,还是渴望完成亲人的未竟之志,甚至是想要看到世界因自己而有那么一点点不同,这里都能成为你的秘密花园。
佚名
女人太惹火,大佬追妻有点甜
女人太惹火,大佬追妻有点甜
她曾默默为夫家倾尽所有,从名医养颜到高奢购物,连集团危机都靠她五亿投资力挽狂澜。 但两年后,渣男带着新欢归来,一句离婚就否定了她的所有。她潇洒转身,却引发连锁反应:员工离职、合作商罢签、集团内乱…… 前夫急了:“给你5%股份,回来管公司!”她轻蔑一笑:“5%?我稀罕?” 众人以为她离婚后必落魄,却不知她是星洲大股东、国际教授、画家关门弟子,还是顶级杀手暗凰! 前夫雨夜求复合,却遭神秘男宣示主权:
佚名
我家米缸通古今,我来暴富你颠覆江山
我家米缸通古今,我来暴富你颠覆江山
黄小桃怎么也想不明白,自家大米缸怎么和古代王府世子的浴桶搭起了时光桥梁。 “长发裸男速速退开!这里不是你家澡堂子!” “走是可以走,可是姑娘能不能将整间屋子里的米面全部卖给本世子?” 黄小桃眼睛一睁一闭,缸里的米消失了,装满了一整缸的金元宝,看着看着,她的嘴角流下了不争气的泪水。 打仗、救灾、谋朝篡位?很好,姐这里物资应有尽有,统统拿元宝来换! 姐一心搞钱,渣男前男友,花心富二代,普信凤凰男,贪
安沐风
上门女婿叶辰
上门女婿叶辰
叶辰是所有人都瞧不起的上门女婿,但没有人知道他的真实身份却是顶尖家族的大少爷,那些瞧不起他的人,终究要跪在他的面前,诚惶诚恐的叫他一声爷!
叶公子
完蛋,我被鞑子包围了
完蛋,我被鞑子包围了
《完蛋,我被鞑子包围了》现代人凭借一己之力,将大明资本化
挑灯看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