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印尼小说网】地址:https://m.ynxdj.com
首发:~第472章 品种出错
第472章品种出错
猎户惨然,“我妻儿的死,我亲眼所见,他对我下死手,也是奔着让我死的,要不是我命大回过来一口气,也已经被山上的狼吃掉。现在我亲口供词,反而定不了凶手的罪,只因他是官家公子,我是草民老百姓吗?要是反过来,他来告我,是不是一告一个准,连调查都不用,我已经被下狱了?”
几个人都张着嘴无言以对。
容棠皱眉,高大人虽然反驳了所有有利证据,但以谢家行事,也是必然结果,要将谢家告倒,现有证据确实不足。
“等一下。”
他忽然想到一个破绽,“郑大人,去年你去探查,有没有去到谢秉之说的,他发现野麦子的山坳?”
没等郑久安说话,猎户激动不已,“不可能,我在那边生活了几十年,方圆数十里山地跑遍了,就没见过什么能长作物的山坳。”
崔中丞道:“这就好办了,让谢秉之带人去到他说的那个山坳看一看。没可能所有的麦种都被收干净了,总有缝隙里落下的。他要找不到这个山坳,则证明他说了谎。”
容棠补充,“那是七八亩麦田,虽然稀疏,也不是他一个人能收割的,他必然有帮手,只需问他当日收麦子的都是谁。”
高大人道:“那必然也是他自己心腹,恐怕一力维护他。”
郑久安缓声道:“只要不止一个人,那就好办了,让他们分别指出山坳所在。”
看他们能指到哪里去。崔中丞又道:“这几天你没有上朝,谢家在朝中的余党正蠢蠢欲动。年前谢秉之四处演讲,鼓吹早熟麦的好处,许多农人受他影响,谢家最近在民间的呼声很高,恐怕不宜强硬动作。”
容棠嘴角勾起弧度,“谢家不就是想靠这个重新立足吗?也要看他站不站得起来。”
这一场没有嫌犯的审判,在太学院结束了上半堂。
临走前,高大人拱了拱手,“小女三日后出嫁,敬请光临喝杯水酒。”
他不说,容棠几乎要忘了高娴与六皇子的婚事,原来已经到了吉日。
“一定。”
高大人的眼神里看不出情绪,也没有对婚事的担忧,颇让容棠感到心大。
送走几人,容棠安慰猎户,“你放心,你的仇我会帮你报,如果律法制裁不了他,会有别的办法。眼下你只需要好好治疗。”
猎户也察觉刚才的几位大人都是不小的官,这建安伯也不是好欺负的,他已经说了处了自己的冤屈,眼下这个模样,他也没有了活下去的动力。
“伯爷,我都已经是个废人,该说的都说完了,活着也没意思了……”
“你别这么说,还有很多事是你能帮上忙的。我也种了很多麦子,都没有经验,正要找你去看看。”
驱车赶往富新庄,走入高高的围墙,一下马车,由子推过来一辆崭新的轮椅,“伯爷,照你吩咐,已经给猎户兄弟腾好了一间屋子,这是前几天给他定的轮椅,昨天送过来了。”
猎户被扶坐到轮椅上,举目看四周,大片的农田,中间有十几排崭新的茅草屋子,整齐划一,看着就牢固。
由子给他介绍,“你的屋子在第三排最东边,和你做伴的是老谭,不过他一般在军营里。”
这一路,不断遇到拄拐的,坐轮椅的,大家似乎都很忙碌,匆匆与他们打招呼,“伯爷。”
“伯爷。”
就各自走了。
由子解释,“要翻地了,下个月就种甜菜。听伯爷说你照看过麦子,正好咱的麦田出状况了,你去看看。兄弟,你是先去认个门,还是先跟咱下地?”
猎户看一路所见,十有八九是残废,有轻有重,但就一点,但凡还能动弹,就没有闲着的。
大家伙虽是穿着旧衣服,却是打着端正的补丁,人人脸上也没有显着菜色,看着竟比别处村庄过得好些,难道自己以后就在这里生活了?
他心里有再多疑问也不好马上问出来,很显然,麦田更重要,或许这就是自己还存在的价值。
“先去麦田。”
五百亩麦田,去年刚播种还是很好的,出苗率也高,也很整齐。
等过冬就发生了变化,有一些冻死了,等过了年,一个正月里,不少地块出现大面积白地,有些地方成亩的没有苗。
当然,也有些地块整体挺好,如今全部返青,茁壮成长,总体成活率一半。
这些,容棠并不能解释原因,只以为是地域问题,当地从没种过麦子的原因。
走到田边,大体情况也已经听差不多了,几人来回趟了几块地,猎户说出了自己的经验,“和我那边不一样,我那边虽然稀,但一直很均匀,没有出现大面积死亡缺苗现象。”
“你那边稀,是因为播种播的少。也就是说,按照这边的播种量,麦子也很稠密。”
猎户指着另一处浓密所在,“那边就刚好。”
几人走到那一处长势好的田,都陷入沉思。
“一样的麦种,一样的播种,如果是地域问题,也该是差不多的情况,怎么这一大片,足有上百亩都很好,其他的要么大片斑秃,要么绝产,到底怎么回事呢?”
由子也蹲在一旁抱头想原因,过了一会拍大腿,“伯爷,也可能是种子不一样。咱种高粱,还有白高粱,红高粱,黄高粱,糖高粱的分别,甜菜也一样,有的长势好,甜度高,有的就不行,也不够甜,估计这麦子也是一样的毛病。他们收粮食的,哪家的粮不收?这本来也不是专门留种的麦子,有差异是正常的。”
容棠脑子里划过一道闪电,他怎么糊涂了,后世光是麦种子就有几十种,高矮产量成熟期都不同,这春麦和冬麦同属麦子,却还隔着生殖壁垒,根本不是一码事。
他把春麦冬麦混为一谈,本质上就想当然了,太离谱。
那么问题来了,猎户照看的那几亩麦子虽然稀疏,至少按时成熟了,中间没有大面积死亡绝产。
自己种的这一批,也有很大存活率,如果是品种出错,春麦根本过不了冬。
唯一的解释,这世界早就存在冬麦,只不过没有人重视过,导致种植冬麦的农户把冬麦卖给粮铺,粮铺与别的春麦掺杂在一起出售。
前年他从崔家粮铺“借”的那一袋子本就是冬麦,播种之后,照常出苗过冬收获。
而去年他让人采买的一万五千斤麦子,是从好几个北地粮铺搜罗的,混杂在一起,其中刚好有一半是冬麦子,于是富新庄出现了这种情况。
“我好像知道原因了。”
然而这也只是他的猜测,具体如何,还得经过调查。
有一样能够明确的是,冬麦种植并没有普及,甚至少人知晓,那么出售冬麦的人,很可能是同一个地主。
“由子,你去查。”
隔壁王嫂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m.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