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发:~戚继光
“援军来了,这回倭寇可走不了了。”
【头天晚上,得知新河危险,戚继光立刻派出手下战将胡守仁,火速支援新河,正在攻城的倭寇被他们掏了后路,被打得一战而溃,而这时的戚继光正带着戚家军顶着风雨奔袭百里,救援台州。很快,戚家军和倭寇在台州城数里外的花街相遇,戚家军“以一当百”的成名之战,三比三百零八的离谱阵亡率——花街之战,开打。
倭寇这时摆出“一字长蛇阵”迎战戚家军,而戚继光没有跟畜生讲武德的习惯,他立刻下令让前方的火铳兵开枪,一时间,火焰、弹丸齐飞,倭寇阵型瞬间被打乱。这时,倭寇为了稳定军心,阵中杀出一个手持刀枪的倭寇头目,上前叫号。戚继光一看,立刻脱下身上价值二百金的银甲,对众将说道,谁能削了这个倭寇的脑袋,我这铠甲就归谁。
霎时间,一个叫朱珏的猛男应声杀出阵,他拎着火铳就抡了过去,一铳断其长矛,两铳断其武士刀,然后直接剁下这个倭寇首领的脑袋,而得胜后的朱珏并没有撤回,居然一个人又冲入倭镇,又连斩七人。
倭寇前队顿时乱作一团,这时的戚家军也开始冲阵,把总吴惟忠身材高大,手持长刀连斩倭首五颗,把总陈大成,王如龙等人也是悍不畏死,冲杀在前。倭寇看到戚家军这种变态般的战斗力,惊愕地说道:这是什么神仙?纷纷溃逃。】
“没有跟畜生讲武德的习惯,说得好!可不就是一帮畜牲吗?”
“可不能这么说,畜牲好歹还能种庄稼呢,这倭寇当猪食猪都嫌弃。”
“这个朱珏不错啊,连斩七人,确实称的上猛男。”
“这戚家军个个都挺厉害,戚将军真是慧眼识珠。”
【戚继光立刻率军追杀倭寇到瓜陵江边,将倭寇赶下江水,淹死无数。花街之战,戚家军以伤亡三人的代价,歼敌308人,生擒两名倭寇首领,解救被掳民众5000多人。5月初,戚家军在台州上峰岭以鸳鸯阵冲锋,大败倭寇,还是以伤亡三人的代价斩首300多级,活捉五名寇首,救出上千被掳百姓。
最后台州之战历时一个多月,戚家军九战九捷,以伤亡十几人的代价,歼敌5500多人,浙江的倭寇基本被肃清,戚家军的威名也响彻东海,倭寇们“谈戚色变”,给戚继光送了个绰号戚老虎。台州百姓更是对戚继光敬若神人,称其为戚爷。
胡宗宪也上报为戚继光请功,称戚继光是“台民共倚为长城”。九月,戚继光被升任为都指挥使,不久后,戚继光又去了义乌募兵2000,戚家军的总数达到6000人,而因为骑老虎的威名,倭寇们不敢再犯浙江,于是他们将目标转向了福建。】
“什么?伤亡三人的代价,歼敌三百零八人!我没听错吧?”
“亲娘嘞,伤亡十几人,歼敌五千五百多人,这真的是人能做到的吗?”
“乖乖,这是真的以一敌百啊。”
浙江的百姓纷纷祈祷“求求戚将军快来这里吧!”
“救救我们吧。”深陷倭患之中的百姓不肯放弃这唯一的希望,这是真正带他们逃离苦难的人啊!
【嘉靖三十九年,俞大猷被调回南方,升为福建副总兵,之后江西爆发了农民起义,俞大猷受命前去平叛,而他这一走,让倭寇们找到了机会,纷纷登陆福建沿海开始劫掠。福建巡抚赶忙向朝廷告急,请求派戚继光前来支援,于是嘉靖四十一年七月,戚继光奉命率戚家军支援福建。
入闽之后,戚继光决定先将福建横屿岛上的倭巢剿灭,恒屿岛是块极其难啃的骨头,它离海岸只有十里,中间是一片浅滩,涨潮时汪洋一片,退潮时淤泥塞路,很容易陷进去,根本无法行军。岛上的倭寇就靠这一点,经常驾小船出来抢掠杀人。随后,戚继光率军来到横屿岛对岸的张湾,当时张湾的渔民百姓,大都被迫屈服于倭寇的刀枪下,充当着倭寇的仆从军或者引路者。
戚继光不想让戚家刀沾上百姓的血,于是他对张湾百姓当众发誓,我知道你们都是无人救援才被迫行恶,我以我寿命起誓,保你们平安,绝不滥杀。这时,有两个被倭寇派来打探消息的百姓,被戚继光的誓言所动,主动找到戚继光担任向导。
8月8日,戚继光也找到了如何率领大部队登岛的秘诀,他让每个戚家军都背上大量稻草,然后以草填泥快速前进,终于登上了横屿岛。这时,戚家军亮刀开始杀倭,以阵亡十三人的代价斩首三百四十八级,生擒二十九名倭寇,解救被掳百姓800多。】
“好!又是一战成功!”
“可恶的倭寇,要不是还有一家老小,我死也不帮这帮畜牲引路。”男人一脸愤恨。
旁边的人安慰他“好了,如今有了希望,咱们好好护着自己这条命,我就等着戚将军来的时候,让他把这些倭寇一网打尽!”
“呵,你们两个等着吧。嘴上说着不愿意,实际上领路比谁都积极,有本事杀几个倭寇看看啊?”
“你什么意思?”
“我什么意思?我是不会把自己这条命交给别人的,等着别人救?等死吧你。”说完就冲出去用一根削尖的木棍杀死了一个倭寇。
【横屿岛被拿下后,各个县城也很快被收复,这一仗堪称《武经总要》之典范,以正合、以奇胜、以仁心化民怨。之后的两个月,戚家军转战千里,以零伤亡的代价在牛田连克数十座倭巢,斩首上千,然后又血战林敦,以伤亡九十多人的代价全歼倭寇四千,救出两千多被掳百姓。
闽广一带的倭寇几乎被他扫清,然后在戚继光带兵返回浙江休整时,大明朝堂上也爆发了一件大事,严嵩垮台了。那么跟严党混的胡宗宪也难逃波及,先是被逮捕进京,然后靠着抗倭的功劳被赶回了老家。但戚继光没有时间为提携过他的伯乐悲伤,因为倭寇又来了,得知戚老虎回到浙江后,倭寇们争相庆祝道“戚老虎去,吾又何惧?”
立刻杀回了福建,并且还设伏杀掉了福建都指挥欧阳深,占据了平海卫,搅得“四野一空,八闽俱震”朝堂一看形势危急,指派谭纶为福建巡抚,协调各部行动,然后又调派戚继光二度率师援闽。嘉靖四十二年三月,谭纶会集戚继光、俞大猷、刘显三将,进攻被倭寇占据的平海卫,戚继光率军先登,直接从中路打崩了倭寇,俞大猷和刘显两部也紧随其后,杀入平海卫,斩获两千两百余,救出被掳男女三千,并且乘胜追击,收复了兴化。】
嘉靖
朝堂之上一如往常,可暗地的汹涌每个人都感受到了。
严党一行人更是脚底冒汗,严嵩垮台了他们也要被清算,这可怎么办,他们中的有些人可不像胡宗宪有个像样的功劳。
胡宗宪先是一惊然后放下心来,只是被赶回老家,没什么大不了的。既然知道了就要做些准备,再怎么着他还有个抗倭的功呢。
【虽然老胡下马了,但戚继光很快又找到了新的大腿,福建巡抚谭纶,谭纶非常欣赏戚继光的办事风格,认为其既懂事又能打,于是平海卫大捷后,谭纶上书举荐戚继光担任福建总兵,直接给原总兵俞大猷顶了,将其调任为南赣总兵。
嘉靖四十二年冬,戚继光用大将军炮,轰散了围攻仙游城的万余倭寇,又在第二年,戚家军与王仓坪一战歼敌倭寇两千,然后咬死不放,追到韶安,又歼敌两千,并焚毁了二十多艘倭船。
之后,福建倭患也被戚继光彻底平定,公元1565年,戚继光终于实现了“海波平”的梦想,这时,东南沿海的倭寇已经被戚家军彻底打服,只剩下广东潮州一带,一个叫吴平的大海盗带着一伙倭寇搞事,于是这年开春,戚继光率军和俞大猷会师,共同讨伐吴平。
这是俞龙戚虎最后一回并肩作战,在闽广交界的南澳岛上,戚俞联军全歼六千多贼寇,打得大海盗吴平败逃远海。按理说这是大胜,但俞大猷好像每回跟戚继公并肩战斗后,都会倒点霉,战后,俞大猷突然遭到御史弹劾,说他是故意放跑的吴平,然后俞大猷的官就又被撸了,戚继光被迫兼管了他的兵士。】
年少的戚继光听见自己实现了“海波平”的梦想之后,感觉浑身轻松,他做到了!大明终于不会有倭寇的隐患了。
俞大猷无奈,怎么又撸他的官?最后一次并肩作战了,哎……他这是跟什么犯冲了吗?
还故意放跑的,这御史是脑子被踢了吧,他还说是御史让吴平这么干的呢,当今皇上也是怎么谁谁信谁的,糟糕透了。
【这一年发生了很多事,戚继光的老领导胡宗宪被查出假拟圣旨后,写下“宝剑埋冤狱,忠魂绕白云”自杀身亡。小阁老严世蕃也被迫上菜市口,做了个头身分离手术,但最重要的是,经过戚继光、俞大猷、谭纶、胡宗宪、唐顺之、阮腭,还有众多将士的拼命搏杀,持续了三十七年,波及万里海疆的倭患终告平息。
那年冬天特别冷,但大明沿海渔村的炊烟,终于赶在暮色里升起来了,而戚继光的人生轨迹也开始由南转向北方,敌人也将从倭寇变成北鞑。】
胡宗宪:……还是死了?假传圣旨,是不是污蔑啊,绝对是!
严世摸摸自己的脖子,好像真的头身分离了一样,他打了一个激灵,不行!他不能就这么死了。
戚继光刚放松一下又紧张起来,还有北方鞑靼,哎什么时候能真正“海波平”啊。
【公元1566年,那个老道皇帝飞升失败,终于他妈咽气了,明穆宗朱载垕当上了大明一把,改元隆庆。这时东南已经安定,让大明发愁的就剩下北边那个蛮货了,隆庆帝先将谭纶提拔为兵部左侍郎,总督蓟、辽、保定军务。
谭纶上任后,发现北地的边军跟南边卫所的边军几乎是一个烂德行,便请求朝廷调任戚继光来蓟州练兵。隆庆元年10月,戚继光被调任到神机营担任副将,到京后不久,戚继光深感京城兵士糜烂,立刻请求朝堂允许他编练士兵,谭纶也跟着上书,请求召集北地三万步兵让戚继光训练,而且谭纶还要求朝廷巡按,巡关的御史不要插手,狗屁不懂就上边蹲着去。
当时的巡抚刘应杰、孙代、刘随就急眼了,纷纷弹劾谭纶、戚继光专权,但这时的谭纶和戚继光,已经找到了一个更大的靠山——张居正。】
一直听天幕的嘉靖终于坐不住了,飞升失败?这怎么可能!一定是找的方法不对。
其它皇帝听过天幕之后都对长生不老没了兴趣,只有嘉靖他始终认为这个世界上有仙人,尤其天幕的种种表现更是让他深信不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