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死对头医生闪婚,心痒难耐了

第370章 他说(2/2)

天才一秒记住【印尼小说网】地址:https://m.ynxdj.com

首发:~第370章 他说

“我们还没有领证,婚礼也没有举办,如果你不愿意,我不怪你。”

她主动松开了石诩的手,却被石诩再一次握住,紧紧地握住。

“傻姑娘,这不是你的错。”

“傻姑娘,从今以后,我再也不会让你受到伤害了。”

石诩紧紧抱住了她,亲吻了她的眼睛,鼻子,嘴唇,在那一刻郑云云曾经感谢老天,让她认识了石诩。

石诩待她很温柔,无与伦比的温柔,跟张雨泽一点都不一样。

她曾以为,她是能获得幸福的。

她曾以为,她已经找到了世界上最好的爱人。

可惜,她错了。

郑云云抬头看向面前焦急的女人,面无表情的脸上突然露出一抹骇人的冷笑,“都怪你。”

“都怪你!石诩不要我了!你是不是很开心啊?”

“我一直都知道你重男轻女,可我总觉得你到底还是我的妈妈,你不会害我!”

“可就是因为这一线希望,让你把我推进深渊!推进火坑!世界上怎么会有你这样的妈妈?让自己的女儿主动送上门给人睡!”

女人尖锐的争吵声从房间内传出,传进了等候在门外徐嘉予和林墨琛的耳中。

“小郑该不会……”

下意识的一句话让徐嘉予头皮发麻,本能地向走廊尽头的电梯口走去。

林墨琛的注意力一直在徐嘉予身上,似乎对房间内的争吵充耳不闻,他快走几步拉住徐嘉予的手腕,“老婆,你慢点。”

“还好苗苗和萍姐还没回来。”

林墨琛叹口气,“酒店在侧街,车队即使到了也进不来,沈萍她们一来一回也要不少时间。”

“即使?老公,你已经猜到发生了什么事情了?”

“应该是郑云云在医院的事情被男方家里知道了,男方临时悔婚,所以车队到现在还没来。”

他顿了顿,“我想趁现在有时间,还是想想中午吃什么的好。”

“老公,你觉得这门婚事一定黄了?石诩真的不会来了?他们两个人一天没见,小郑还能这么开心的待嫁,应该是石诩向她保证了什么!接亲车队没来或许是石诩家人在阻挠,事情还有转圜的余地……”

徐嘉予越说,声音越轻。

林墨琛静静地看了她一眼,“一天时间足够发生很多变化了,永远不要低估人性。”

徐嘉予一愣,“我曾经特意叮嘱过小郑不要把事情告诉任何人,可她还是这么做了,我可以确定她一定是主动告诉石诩的!”

“没有区别,结果还是一样。”

他说的很平静,表情没有任何波澜,但徐嘉予知道那并不是冷漠。

林墨琛曾说,神外的疾病是整个医院里相对而言,致死率致残率最高的疾病之一,特别是需要长时间住在nicu的重症病人,很多都是病情极其危重,所以在神外注定也是见证生死最多的地方。

他说他到现在都还记得第一次给死去患者缝合伤口的感觉,也记得第一次看见家属得知家人离去时嚎啕大哭的模样。

那时,他的心也会跟着难过。

但医生要学会克制情感,包括恐惧,包括感伤。

所以,冰冷的眼神以及那张几乎没有特殊的脸只是林墨琛习惯性的伪装罢了。

想到这,徐嘉予一把握住林墨琛的手,“小郑是个好姑娘,只是有个重男轻女又拎不清的妈才会这样。”

“今天她的领导,同事,朋友都在,如果男方不来接亲,我怕她会想不开,可是我想不到什么好办法去帮她……”

在孕激素的作用下徐嘉予越说越激动,林墨琛用力反握住她的手,“老婆,你先看着我……”

富贵陈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m.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都离婚了,必须浪起来
都离婚了,必须浪起来
关于都离婚了,必须浪起来:出差归来,杨浩发现家里的天塌了!老婆把房子和车子全卖了,说好的为了买学区房办的假离婚变成了真离婚!!一夜之间,一无所有!然而,就在杨浩绝望之际,“挂爹”从天而降,从此飞黄腾达
柚子要起飞
给员工画饼就能暴富
给员工画饼就能暴富
关于给员工画饼就能暴富:陈老板获得了财富系统,但是和员工绑定,员工幸福感越高,陈老板的财富也就越高。为了让自己的财富越来越多,陈老板的企业越办越大,回头一看,他已经成为了打工人心中的神仙老板。
芝士丸子汤
夫人她要对暗号,世子他在躲猫猫
夫人她要对暗号,世子他在躲猫猫
舒妗月醒来发现自己穿书了,成了丞相府二小姐,明日就要嫁人,而她想要活着回去就必须完成系统的奇葩任务:对暗号。勇威侯世子洛知珩一朝重生,决定扭转乾坤。本是去参加好友的婚宴,谁知新娘竟逼迫他带她私奔!私奔
你要花花不咯
怪谈游戏设计师
怪谈游戏设计师
“医生,我做的游戏好像变成了现实。”“这不挺好吗?现在人们工作压力那么大,你却能够摆脱这些,游戏人间,过上自己梦想的生活。”“可我是一名怪谈游戏设计师,我构思过一百二十六个凶案,塑造过几十个性格各异的
我会修空调
混沌大魔头
混沌大魔头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这样的美景却被一声啼哭打破,只见一蓝衣女子暗自伤神,将襁褓婴儿放在庙门前。他乃混沌圣体,可刚刚出生就遭到了贼人惦记,夺了他的心,他的眼,他的灵骨,以及……奄奄一息之际,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