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妃玄门独苗,重生掀了王爷棺材板

第411章 入狱(1/2)

天才一秒记住【印尼小说网】地址:https://m.ynxdj.com

首发:~第411章 入狱

江远风神色一凛,随即蹙眉逼视黄之望:“黄大人时任大理寺少卿,却连这些年的案子都记不清,还要本官提醒,本官这吏部尚书也想问一问,这大理寺果真是无人堪用了吗?”

巷道中猛地吹过一道凉风,引得黄之望脸皮微抖了抖。

几十道目光来来回回在二人的唇枪舌战中来回逡巡,一时难分伯仲。

日头撕开云层的口子,从里面洒落出有些燥意的光。

黄之望看了他一会儿,这才作揖笑道:“下官愚钝,记性比之大人差了些。不过大人,王爷还在大理寺等着,还是请大人跟下官一同走一遭吧?”

见这黄之望死活不肯放他走,似是打定主意要将他带去衙门,江远风眼睛里闪过不耐。

“大人,请吧?”黄之望一派卑躬屈膝的模样,看起来倒显得他有些耍官威。

江远风心头烦躁,但事已至此,又不能在众目睽睽之下闹出动静。

别无办法,只得先跟去瞧一遭了。

他给影子递了个眼神,示意他暂且回府,随即冷哼一声,领步带着黄之望一行往大理寺而去。

姜行不管江远风是怎么来的,只要人来了,他的目的就达成了一半。

他在大理寺内大喇喇坐着喝茶,旁边上了一小碟精致的梅花糕,远远看着今日穿着一身褚褐色蝠纹宽袖锦袍的江远风跨过门槛,身后跟着一溜大理寺的衙差。

“哟,姜大人今日穿了新衣服,看来是没去上朝啊?”

姜行话语轻快,声调揶揄,像是老友之间寻常的打趣问好。

江远风躬身行礼,脸上浮起从前贯爱示于人前的笑意:“王爷,近几日微臣身体抱恙,所以向皇上告了假。”

姜行慢悠悠抿了口茶水,拿了块茶点咬了一口,站起身来,“姜大人身子如此不好,可是因您那后宅的一应美妾?要本王说,留几个就差不多了。看看您这身子愈发羸弱,要是操劳坏了可怎么办?大梁可离不得您!”

这是他与江远风二人第一次光明正大、又心照不宣的会面,倒是发现,这人比从前看起来似乎是瘦了。

他拍了拍手上的糕点碎屑,飞扬跋扈地朝黄之望点点下巴:“既然姜大人已经来了,那咱们今日的案子,就开始吧?”

江远风诧异地扫了姜行一眼。

衙门里似乎并没有陆旋的影子,今日这人想做什么?

但毕竟明面上尊卑有别,是以,江远风还是跟着进了大理寺衙门大堂。

“王爷,黄大人,本官今日本是去午门凑个热闹,看看那谋害忠良的季相礼最终是何下场。没成想,热闹一看完,你们就把我带了过来,说是有什么玄元观的案子。下官实在不明,今日为何会被牵扯到那玄元观什么老道长身上,还请王爷示下。”

姜行嗯了一声,目光扫过黄之望面前桌案上的一叠素白文书,努了努嘴:“黄大人,还请把那状纸和文书,都给姜大人看一眼。”

黄之望身边的一名司务听罢,赶紧将那叠文书躬身交到了江远风手中。

江远风神态自若地接过,双手拿着纸张一抖,一行一行地逐字看了起来。

待到看完,他心头大骇,恰似激起千重浪。

这状纸文书上写的事实,与当年的真实发生的实情,竟然一模一样!

虚白已经死了,先前玄元观那些弟子也早就被他暗中处理了。

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让这写状子的人,竟然像是当年在场一般?!

到底是从何处暴露的消息?

抱朴子!

那个老头,究竟从何处做了他没发现的手脚!

用力压下心里的沸腾,江远风面皮抖了抖,干笑:“王爷这状纸文书是何人所写?竟将事情编得神乎其神。十五年前,本官已经成了吏部侍郎,与那道长甚至都不相识,何苦要以自己的前程为赌而去杀他?杀了他,于我有什么好处?”

春山君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m.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医路官途
医路官途
天才中医凌游,在大学毕业后为逝世的爷爷回村守孝三年,并且继承了爷爷生前经营的医馆“三七堂”。可突然有一天,一群大人物的到来,让他的人生出现了转折,本想一生行医的他,在经历了一些现实的打击之后,他明白了
帷赫
吴云肖雪燕
吴云肖雪燕
天才少年被未婚妻骗取丹田,沦为废人。天降机缘,得一神秘金丹,获上古武神传承功法,太上武神诀。以武行天,逆天而行!筑九天,踏山河,诸天万界,我为至尊。
不是
修罗剑神王腾
修罗剑神王腾
少年天生至尊神脉,却因一颗善心坠落凡尘。滔天怨气激活神魔令,得神界无上霸主传承,十大太古凶兽真血淬体,于逆境中崛起!以凡人之躯,斗那漫天神佛,问那世间情谊斤两,道理几何?!既然神已无能为力,那就让魔来
三寸寒芒
长生鼎
长生鼎
山村铁牛八岁父母双亡,只想艰难苟活存世。十二岁得一仙鼎,只想种地娶妻顺便修仙看看死去的父母。可是当他踏入长生桥时,长生之路再也不能停下。一朝修仙三千年,回首已是万年身!
良人待归
修罗丹帝王腾
修罗丹帝王腾
有一种人,自诞生的那一刻起,就注定不凡。少年天生至尊神脉,众星捧月,造化天定,注定称雄一方,却因一颗善心坠落凡尘。滔天怨气无意间激活神魔令,得神界无上魔主传承造化,狻猊,真犼,神凰,饕餮……十二大太古
三寸寒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