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鹰前夕,晋升三军元帅

第444章 金同学拿来2吨黄金考验丁伟(1/2)

天才一秒记住【印尼小说网】地址:https://m.ynxdj.com

首发:~第444章 金同学拿来2吨黄金考验丁伟

北朝部队的攻势顺利,这一点在开战之前就预料到了。

手握苏式武器,有坦克跟大炮等重武器,还有三个师的精练部队,就算傻子来指挥,下达进攻指令就输不了。

韩军的战斗力拉胯,取决于没有任何重武器反击。

手上的美械武器不香,全是轻武器装备,连t34的壳儿都打不动。

这样的战斗怎么打?

再加上战术上的落后,面对从龙国整训回来的三个师的穿插,显得愚笨木讷,被连续包抄后路。

部队溃败也就算了,掌权人跟物流那位有一拼了。

不想着如何阻击敌军攻势,反而先考虑运走自己的金银。

城市陷落的时候,不关心守军的死活,银行内的几吨金银必须得运走。

溃散的士兵、平民、运输人员拥挤成一团,堵在了过河的大桥上,被一波全部收割。

金小二对于缴获的金银非常感兴趣,用来从满洲购买火箭炮跟飞机,以及其他的军工用品,感谢韩军老铁送来的黄金。

乱世之中,唯有黄金的价值不变。

其余的钞票之类,还不如手纸用着舒服。

一旦交易系统崩乱,物价乱涨,一堆钞票或许只能买个馒头。

但一根小金条,无论到了什么时候,它都是一根小金条,价值摆在那,购买力也摆在那。

战局一发不可收拾,溃败的韩军如同无法逆转的河流,已经一发不可收拾了。

韩军的将领言语不清,失去了指挥战局的冷静。

五星上将的到来,仿佛他们的主心骨,看到了亲爹,看到了爸爸。

海岛那边尤为激动,也主动的向鹰酱表示,已有两个师做好了准备,随时可以帮助韩军参战。

阿瑟这人比较自负,乘坐飞机到了最前线,了解情况之后,做出了自己的结论。

韩军已经凉了,不具备任何抵抗能力。

如果鹰酱不介入,那半岛以后就不会有韩军出现了。

“若是让我五星上将出手,仅仅需要两个美械师就够了,我已经观察了北朝军队的破绽,只需要两个师,足以守住半岛。”

面对记者,阿瑟的信誓旦旦,一口咬定2个师足够应对局势。

对自己很自信,对鹰酱少爷兵也非常的自信。

鹰酱内部的消息,丁伟却很早就知道了,因为要率先调动樱花岛上的驻军。

廖飞、穆连成在这边的眼线众多,不需要特别打听,就能探查到士兵调动的情报。

6月底,确定了驻扎在樱花的第八集团军下的24师,作为首批入韩的部队,支援到半岛作战。

该师满编的情况下是18万人,但驻扎在樱花的日子比较惬意。

请假的、放松的、缺编的等等。

宛若一群散养的绵羊,紧急集合的时候仅有13万人左右,这还包含了后勤人员。真正的实战大兵,估计更少。

局势太紧张,等不及整个师的投递,得先弄一个先遣营,送到韩军中稳定军心。

只要把军心稳定下来,相信还是可以操作的。

丁伟的司令部,将获取到的情报转给金同学。

双方之间一直有合作跟通讯,鹰酱要插手,不得不防。

“司令员,怎么个情况,对方如何答复的?”

丁伟皱起眉头,开始怀疑金小二的能力,这丫的到底能不能指挥10万军队,是不是最多也就当个营长。

对于鹰酱参战的消息,一点也不关注呢。

反倒是提出了2吨黄金来采购军火。

买卖可以接着做,倒不妨碍丁伟赚钱。

葫芦开小花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m.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一手掌生死,一剑断万古苏信赵凌
一手掌生死,一剑断万古苏信赵凌
三年前,他成了家族唯一的希望,却在关键之时觉醒至尊血脉,无比痛苦,以至于错失比赛,家族没落。他,成了家族的罪人。三年后,他狼狈归来,受尽白眼,就连他的父亲都不原谅他……没了辉煌的家族,要这血脉何用?畏
佚名
苏信赵凌
苏信赵凌
三年前,他成了家族唯一的希望,却在关键之时觉醒至尊血脉,无比痛苦,以至于错失比赛,家族没落。他,成了家族的罪人。三年后,他狼狈归来,受尽白眼,就连他的父亲都不原谅他……没了辉煌的家族,要这血脉何用?畏
佚名
七零老宅通现代
七零老宅通现代
七十年代土生土长的林巧云最近有点慌。她跟弟弟带着两床破被褥,被亲爹后娘赶到了破破烂烂的林家老宅。谁知道破烂老宅竟别有洞天,能够通往另一个年代。【从此,林巧云开启了每天往返于七零和现代的生活】河集村村民
花时节
弃女重生杀红眼,全侯府跪求饶命
弃女重生杀红眼,全侯府跪求饶命
上一世许茵茵被养母调换,从侯府千金沦落成杀猪匠的女儿,身份揭开之后,却被养母设计名声尽毁,又被假千金打断腿,狼狈死去。再睁眼,她重生回即将身份刚被认出,即将回侯府前夜。上一世人为刀俎我为鱼肉,这一世我
秦安安
一手掌生死,一剑断万古苏铭渊天焱
一手掌生死,一剑断万古苏铭渊天焱
三年前,他成了家族唯一的希望,却在关键之时觉醒至尊血脉,无比痛苦,以至于错失比赛,家族没落。他,成了家族的罪人。三年后,他狼狈归来,受尽白眼,就连他的父亲都不原谅他……没了辉煌的家族,要这血脉何用?畏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