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道崛起

第四章 长青镇(1/2)

天才一秒记住【印尼小说网】地址:https://m.ynxdj.com

首发:~第四章 长青镇

柳辰将这些年积蓄全部转移到了储物袋中,主要还是一些金银之物。

毕竟灵石这类用于修炼的资源平时都不怎么够用,那里会有什么剩余。

柳辰统计了一下,目前他一共有灵石十五块,都是下品灵石,三张神行符,三张火球符。

火球符父亲给了两张,自己之前有一张存货。

至于适用于武者使用的法器则有两件,一把刀,一件防护用的内甲。

这两件法器还是祖父当年临走时留下的。

虽然只是最低等的,但也属于法器的范畴,比世俗间的兵刃要好多了。

据他所知,军中的低级武徒都是用的普通精铁打造的兵刃。

这样的武器平时还好,一但注入真气次数过多很容易损坏。

只能每隔一段时间更换一次。

不只是法器的价格他们接受不了,更多的是有钱也没有渠道购买。

只能通过军功点去后勤兑换,不过需要的军功点会比较多,没有战事的情况下很难凑齐。

所以军中的高层都比较热衷于战事,每次战争的爆发军官们都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场。

但军功点又岂是那么轻易获得的,很多人军功点没凑齐,就先把命丢了。

元南郡没有出海口,所以修炼资源的渠道都被元山王国上层卡着呢,否则柳辰的祖父也不会外出寻求机缘。

也只有家族出现一位正式武者级强者才能打破枷锁,拥有独立自主的实力。

正因为柳辰知道这点所以他的目标从来不是元南郡郡主的位子,而是跟他祖父一样期望有一天能突破到正式武者境界。

只不过他一直没有对外透露过而已,哪怕林虎也不知道他这个想法。

让别人知道他的想法的话一定会嘲笑他好高骛远,不切实际。

柳辰很是过了一把储物袋的瘾后,把储物袋在枕头下放好后就进入了梦乡。

毕竟明天还要赶路,元南郡虽然不大,但是从郡主城到边境的长青镇就是骑马也要一天的时间。

如果不早些赶路的话很可能晚上到不了,他可不想夜晚在外宿营。

柳辰起来时林虎跟随行的十人小队已经准备好等在那里。

一起等在那里的还有府里的管家林老,此时林老正在跟林虎说着什么。

林虎看到柳辰出来立马投来了求救的目光,看来他被说教有一会了。

而柳辰则很明智的选择没看到,他可不想把话题引到自己身上。

林老可是出了名的唠叨,府里就没有不怕的。

一边是自己的父亲,一边是弃自己不顾的少爷,林虎只能用幽怨的眼神时不时看向柳辰,来表达自己的此时的心情。

柳辰则假装没看到,抬头看着天空,他还在回味昨晚做的梦。

也许是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吧,昨天他在梦中实现了自己的梦想,成为了正式武者以上的大人物。

甚至在梦中他的实力还要更加强大,整个鱼鳞岛都在他的“淫威”下屈服。

“这要是真的就好了”那种掌控一切的感觉实在太美妙了。

很快柳辰就从幻想中醒了过来,见没人注意自己的异样,这才松了一口气。

他可没打算把这些告知其他人知道,否则一定会被耻笑得了失心疯的。

虽然没人敢当面说这些,但是背地里肯定少不了非议。

没多长时间林虎就无精打采的出现在柳辰等人身边。

看来林老唠叨归唠叨,还是知道轻重的,明白不能耽误出发的时间。

柳辰没有安慰什么只是同情的拍了拍林虎的肩膀就发出了。

小仙梦蝶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m.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开局制作淞沪会战,全网玩家泪崩了
开局制作淞沪会战,全网玩家泪崩了
2099年,华夏网友早已忘记抗战血泪史。游戏制作人赵奇穿越而来,激活游戏开发者系统,于华夏国际游戏展上用虚拟现实技术重现淞沪战场,引爆全网。淞沪会战:30万将士血染黄浦江,玩家亲历‘东方绞肉机’,才知
三鹿天下
人在大唐当纨绔,开局接了帝皇榜!
人在大唐当纨绔,开局接了帝皇榜!
逛窑子惹到了程咬金的公子,强抢民女抢到了高阳公主。好不容易被禁足了半年,安分守己,没成想却暗地里憋了个超级必杀。被小人激怒,明显是个棒槌的陈迎新热血上头,一手掀开了李二亲笔写下的皇榜。这一下倒好,整个
梦幻诗人
侯府想吃绝户,女将铿锵打烂他狗头
侯府想吃绝户,女将铿锵打烂他狗头
她,大将军之女,江南第一富商之外孙女,一生富贵荣华。可一朝父母战死沙场,她却要被皇帝胡乱指给了日薄西山的国公府。“能许你平妻之位,已是极大的恩惠了,就不要妄想和我的菁儿争什么高低。”这指婚本就是委屈求
金水
求生:从破草屋开始抵御天灾
求生:从破草屋开始抵御天灾
【全民求生】【天灾】【建造避难所】【囤物资】【种田发育】全民穿越到求生之界,林一凡一觉醒来,便叫自己在四面漏风且脆弱不堪的破草屋里,而各种天灾即将到来。暴雨水灾、严寒雪灾、高温干旱、野兽袭击还有血月临
水漾胭脂
八岁小娃,开局渔村赶海把全家宠上天
八岁小娃,开局渔村赶海把全家宠上天
【年代感+拼搏岁月+伟大母爱+渔村赶海+发家致富+温馨家常+可爱青梅】上一世,生活的苦难接连不断,一座又一座大山,压断了宋海建家里的一根根脊骨:父亲早逝,母亲在风雨飘零的六零年代撑起这个家;一场台风的
婉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