贬妻为妾?重生后侯门主母另谋高嫁云溪月慕容御

第175章 破罐子破摔(1/2)

天才一秒记住【印尼小说网】地址:https://m.ynxdj.com

首发:~第175章 破罐子破摔

锦嬷嬷带着周芷兰回到福宁宫。

“太后,你要我为我做主啊!皇上被云溪月那女人迷惑了,竟然纵容她违抗您的意思。”周芷兰躺在担架上,身上都是血,因为不甘心非要来福宁宫告状。

太后蹙眉,“哀家知道了,会为你主持公道,你先回去吧!”

“找太医给周贵人疗伤。”

周芷兰心里不满意的,只是嘴上没有马上派人去捉拿云溪月。

但是这个时候她也没有办法让太后跟皇上叫板。

人抬下去后,太后变问锦嬷嬷,“如何?”

“回太后,皇上对云大小姐似乎另有内情。”锦嬷嬷将福公公说的话都告诉太后,让主子自己去甄别。

“奴婢觉得皇上这么做好像无可厚非,都是合情合理的。”

“如今三大家族在京城独大,手伸得太长,皇上早就心生不满,有意除掉。”

“正好云家出现,皇上册封云家皇商开始,说不定就不是巧合。”

裴太后靠在椅子上,“若是真如他说的这样,为了朝堂大局着想,那他为什么不愿意册封皇后?”

“三大家族是大夏的柱子,就算要除掉,也要找到适合人,而不是全部除掉,只有一个云家怎能是三大家族的对手?”

她这个儿子心思愈发让人琢磨不透。

说是为了利用云家,她信。

“哀家是怕他到时候陷入进去。帝王不能有感情,在他从小开始哀家就这般教导他,帝王只能无情,这些年他一直做的很好,但从云溪月出现后,就不在哀家的掌控之中了。”

后宫不管添了多少人,都是她说了算。

皇上从不会过问。

但对于她要动云溪月,慕容御却是不允许,多次了为她忤逆自己。

如此反常,必定是会出问题。

“从小到大,你看皇上对谁这般上个心过?即便是对秦王夫妻,不过也是为了让秦王死心塌地效忠他。”

“你说他对云家上心,是为了国库,可哀家不觉得真的是这样。”

锦嬷嬷道:“奴婢有意跟福公公提起立后的事,若皇上立后,您就可以安心,不会对云家做什么。”

“这话福公公会如实告诉皇上。”

就看皇上会不会这么做。

“要是为了云溪月册封皇后,那才真的是危险。”太后眸色微沉,说明皇儿是真的动了情。

那这个云溪月绝对不能留。

锦嬷嬷背脊僵住,“太后打算如做?如今皇上下旨放了云家大公子,软禁在云府。”

裴太后笑道:“哀家就先好身体再说吧!”

“听说瑞王还没有醒来。”

锦嬷嬷顿了顿,便明白了。

太后不会再自己亲自动手。

免得伤了母子之情。

“哀家库房里还有一柄血如意,赏赐给云大小姐,她伺候皇上辛苦了。”裴太后闭上要紧,幽幽说道。

太后突然赏赐云溪月。

众人猜测诸多。

“听说云大公子被放出来了,在这样之前,云溪月进宫找过皇上,一整天都呆在御书房,到了傍晚才出来呢!”

“太后这突然赏赐据说是因为云大小姐伺候皇上辛苦了!”

“这么说云溪月是为了救兄长献身了啊!”

“毕竟都是嫁过人的女人,不在乎清白。”

太后突然来这么一招。

赏赐云溪月接也不是不接也不是。

“小姐,外面的都传疯了……说您献身皇上。”

云溪月坐在书桌前看着太后让人送来的东西,恨不得砸碎。

“哼!她既然非要这般赶尽杀绝,那本小姐也应该给她满意的答案。”

二月九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m.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小可怜怀着崽崽,被顾少抱回家宠
小可怜怀着崽崽,被顾少抱回家宠
误打误撞睡了个小姑娘,后来人人都说是因为她怀孕了顾钦泽才对她百般宠爱的。她被欺负他为她出头,她缺钱他一张黑卡给了她,阮安安也以为他真的只是因为孩子才对她好的。生下孩子准备离开这个她想爱却觉得亏欠的男人
音音
彩礼千万,任他嚣张跋扈我也爱!
彩礼千万,任他嚣张跋扈我也爱!
上一世,人人都说表姐韩丽丽嫁得比江婉好!表姐嫁给陆厂长的弟弟,新郎又高又俊又有钱。江婉嫁的却是下乡青年,长相普通,家里更是穷得叮当响。后来陆家不幸落了难,家道中落,韩丽丽因丈夫常年在外不着家,独守空房
飞猪猪
藏心引诱!腹黑大佬暗宠作精美人
藏心引诱!腹黑大佬暗宠作精美人
在那个年少轻狂的年纪,谁也没能料到,十六岁的学霸竟会被十三岁的学渣辅导作业气到泪崩,那段既尴尬又温馨的过往,成了两人青春里最想逃避却又无比怀念的篇章。时光荏苒,当曾经的学渣摇身一变成为应聘者,而学霸则
佚名
下山救了绝色贵妇,闹着当我岳母
下山救了绝色贵妇,闹着当我岳母
叶家弃子叶天行,于昆仑山修行十年。今日下山,出手救下绝色贵妇小姐姐,却没想到对方非要闹着当他岳母……小姐姐,拜托你矜持点!可别乱点鸳鸯谱啊!
佚名
玩命变强祁云章,开局托举儿子
玩命变强祁云章,开局托举儿子
祁云章穿进高山下的花环,成了赵蒙生搭档,刚给儿子祁同伟办完毕业宴,就听说被分配到了穷山沟。梁璐嗑着瓜子冷笑:"谁要跪着求婚跟我姓,我倒可以考虑。"学生会主席侯明抱着胳膊嘲讽:"我侯家人从不为五斗米折腰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