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从黄巾起义开始

第31章 常山常山(1/2)

天才一秒记住【印尼小说网】地址:https://m.ynxdj.com

首发:~第31章 常山常山

冀州,常山郡,始建于公元前二百一十五年,初筑于赵孝成王时期。

汉高祖三年置恒山郡,文帝刘恒即位后,为了避讳恒字,改恒山郡为常山郡。

郡辖有元氏、桑中、平棘、蒲吾、中丘、灵寿、恒山恒水等十八县。

作为历史悠久,又是冀州五大郡之一,靠近太行防线的常山郡,地理位置之要略,不言而喻。

“呼呼!”秋风卷落叶,簌簌随翩舞,飘扬的纛旗下,一队队士兵登上中丘古城。

他们抬着坚硬的石块,以及一筐筐夯土,开始敲敲打打。

在原本的基础上,扩建修砌,原本丈高的城墙,再次拔高三尺。

城楼上,身披重甲的徐晃手持舆图,在城道上来回踱步。

他目光悠远,仰视左右崇山,又眺望关外宽阔的河面,心里依旧凝重无比。

徐晃军团抵达太行地区,有一段时间了,无论是在行军的途中,还是到达目的地。

他心中一刻都没有放松,手中舆图上的山川地理,被他反复看了不知多少遍,对于周围地形几乎了然于胸。

但正是因为了解越多,内心越沉重,上党地理位置无疑是优越的。

但同时因为下辖关口太过重要,又是并州的南部门户,所以徐晃身上的压力自然大。

南下四万大军,外加之前留守上党的两万人,分兵驻守箕关、上党、壶关、常山等各地要冲。

上党因为地处太行北部,并州腹地,所以压力不大。

但箕关直面南部丁原、董卓、和孙雍等人攻伐,杨俊的三万人,未必能稳住局面。

而壶关和前方的缓冲地常山郡,则是徐晃亲率三万大军驻守,以应对王芬主力的攻伐。

如果说夏军各部军团将领,谁的压力最大,无疑是徐晃。

因为他要在东南方向,直面朝廷的中央精锐,和刘虞的五万边军。

不提刘虞的幽州军,单是王芬麾下的中央军,便不可小觑。

这六万人,是由此前冀州战场的五部精锐,和朝廷的羽林军,及虎贲营,整编组成。

这些士兵,在河北与天公将军张角鏖战,与黄巾力士数十万悍戝交战的过程中,早已铸就出了钢铁般的意志。

虎贲和羽林军,作为留守帝都的精锐军团,在经过李信强攻,三张围城的血战的锻造下,强悍之处不必多言。

两军合一,其中战力强悍的同时,也是各路大军中北伐意志最坚定的部队。

相对于心思各异的地方武装,无疑朝廷中央军,这等直属嫡系,是最难对付的。

城楼上,副将李逵登高望远,扫视南方旌旗烈烈,舟舸繁忙的交河。

他眯了眯眸子,踱步上前低声道:“大哥,汉军这是完全没我等放在眼里…”

“让我带一队人马出城去会会他们”

“不必!”徐晃微微摇头道:“敌情尚未探明,贸然出击,实属不智!”

“而且主公要大军坚守城池,谨守要道,不宜轻出…”

他眺望交水河畔上晃动的旌旗,并没有贸然出击,虽然半渡而击很诱人,但还是深深的忍住了。

冀州地处平原,常山亦不是并州,做为太行防线的缓冲地,郡内并没有多少险要关隘。

他们只能依托各地城池,一点点的与汉军僵持,周旋消耗。

如果只是单纯的驻守城池,徐晃自信能够应对,若主动出击损兵折将不能建功,到时恐怕又是另一番局面了。

而且他们初来乍到,斥候耳目只限于常山境内,在远一些的地方则力有不逮。

这种情况下,哪怕敌人露出破绽,徐晃也不敢贸然行动。

其实在行军途中,徐晃便已经拿到了,朝廷各路人马的详细情报。

唐吉可汗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m.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四合院:闷棍才是硬道理
四合院:闷棍才是硬道理
穿越六十年代,成为何雨柱的弟弟,何雨栋。开局获得空间商城。【二十斤五常大米,标价零点五积分。】【三斤五花肉,标价零点三积分。】【半斤腊肉,标价零点二积分。】商城里的东西,应有尽有,不仅有衣食住行,更有
后路
穿越43,带着空间杀敌
穿越43,带着空间杀敌
秦舒立退伍,准备上大学的途中救人牺牲后,穿越到43年的北平城,一个8岁小男孩身上,男孩父亲被鬼子抓走,母亲长年生病,下面还有3岁的双胞胎弟妹,这开局崩的太厉害,秦舒立打算躺平,还好金手指到账,他照顾家
不远不近的飞影侠
中医:直播看病观众都慌了
中医:直播看病观众都慌了
参加了一档《职业挑战》的直播节目。还成为了中医传承者。从没学过医的方寒表示压力山大。好在系统激活,只要选择便能获得奖励。医神切脉法!回魂针!悬丝诊脉……甚至还有金钱、房子、豪车等实物奖励!
猫轻语
我主宰暗黑世界,你让我下山结婚?
我主宰暗黑世界,你让我下山结婚?
他自小被老头收养,十六岁和老头下山历练,五年时间创下赫赫威名的暗神殿,主宰整个黑暗世界。巅峰一战,黑暗世界排名第二的君王阁被暗神殿连根拔起,暗夜君王更是被他一招秒杀。自此暗神殿彻底封神!只是师傅却突然
佚名
玄幻:从一本书开始无敌
玄幻:从一本书开始无敌
天才少年吴云被未婚妻算计,沦为废人。幸得上古秘法《太上武神诀》,少年崛起,诸天遨游,万界纵横……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我当日下场,便是你余生写照!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