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荒路上,爹娘和离了

第274章 无他,利益罢了。(2/2)

天才一秒记住【印尼小说网】地址:https://m.ynxdj.com

首发:~第274章 无他,利益罢了。

你别害怕,现如今十月可是个六品官了,哪怕这官在那些有权势的人眼里算不得什么,可十月这官是镇北王亲口认下的!

往后若是他们还欺负你,你就说你是十月她二叔!

要不然,回头让十月来年送你去书院一趟?

到时候,让十月穿上官服,我看他们还……”

“没有!

没有,嫂嫂,他们没有欺负我。

同窗,顾兄他还甚是照顾我,没有人排挤我的。”

听了李望明的话,李母心里稍稍放松了些,不过,她还是没有完全放下心来。

遂,她就又问李望明:“那你是怎么了?这脸色为何如此难看?”

李十月也在这时看了过去,李望明与李十月的眼睛对了上去,他心中十分羞愧,他不敢再去看李母和李十月这带着关切的询问眼神了。

他低下头去,沉默了几息之后,才声若蚊蝇“嗡嗡”的说:“我没被人欺负。

在酒楼里头,我脸色不好,是因着之前去城门口接你们的时候,听夏天说……

她说十月做了官,我……我至今都还只是个童生而已,将来等我考中举人,还不知要等到什么时候去。

我,”李望明抬起头来,他眼中好似有些湿润,他的声音也带上了些哽咽之意,“我听到十月做官了,我心里既高兴又……又有些嫉妒……”

李望明的脸色在烛火之下看着有些晦暗不明。

李母她有些呆住了,李望明前面的话,她尚且能听个明白,可这句“嫉妒”,李母是真的不明白了。

李母的心中想着:“你,怎会嫉妒十月?

那可是你亲亲的侄女,与你一起长大,好似亲妹妹的一般的十月啊!”

李十月听到李望明这话,倒是没有多么惊讶。

她继承了原主的感情是真的,对李望明这个小叔叔有类似于兄妹之间的亲情在;

但从来到安东,于刘家屯落户之后,李望明仍旧想要为李父立衣冠冢这事儿起,李十月就明白了,未来,她终将与李望明站在对立面上去的。

为给李父立衣冠冢这事,她当时可以妥协;

她选择去做那个面子,顺应此时的孝道,并以此刺激李有福,令她与李有福之间的矛盾逐渐清晰起来,从而为她以后与李有福之间切割关系并掌权刘家屯打下基础。

而此刻,李十月她是笑着看向李望明的。

她倒不是对李望明这个人有意见,毕竟“嫉妒”这种心理是人性。

人性如此,这实在没必要苛责于他。

至于为何李十月说,她未来必定与李望明站在对立面上?

那是因为自小接受儒家教育长大的李望明,他可以接受李十月在逃荒路上为了活命而杀人;

到了刘家屯后,李十月为了自身的利益去和李有福他们对抗,他也是能理解的;

甚至,李十月她以女娘之身做了刘家屯的话事人这事,李望明都没有觉得李十月这个女娘不该抛头露面,不能当家做主。

这些他都可以接受,并且他还可以因为靠着李十月从而得到一些好处。

比如,不用为钱财奔波,因为他有李十月给的造纸坊和纸铺的分红;

他还可以以童生的身份去府学读书,因为李十月带着他求上了刘潭的门上,他可以直接入学;

甚至李十月还给他制造机会,让他在刘潭面前露脸呢。

但是,李望明他真的无法接受李十月先于他做官!

还是个品级不低的六品官!

这才是李十月说得,她未来终将与李望明站在对立面上的根本原因。

无他,利益罢了。

糖油粑粑真好吃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m.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开局制作淞沪会战,全网玩家泪崩了
开局制作淞沪会战,全网玩家泪崩了
2099年,华夏网友早已忘记抗战血泪史。游戏制作人赵奇穿越而来,激活游戏开发者系统,于华夏国际游戏展上用虚拟现实技术重现淞沪战场,引爆全网。淞沪会战:30万将士血染黄浦江,玩家亲历‘东方绞肉机’,才知
三鹿天下
人在大唐当纨绔,开局接了帝皇榜!
人在大唐当纨绔,开局接了帝皇榜!
逛窑子惹到了程咬金的公子,强抢民女抢到了高阳公主。好不容易被禁足了半年,安分守己,没成想却暗地里憋了个超级必杀。被小人激怒,明显是个棒槌的陈迎新热血上头,一手掀开了李二亲笔写下的皇榜。这一下倒好,整个
梦幻诗人
侯府想吃绝户,女将铿锵打烂他狗头
侯府想吃绝户,女将铿锵打烂他狗头
她,大将军之女,江南第一富商之外孙女,一生富贵荣华。可一朝父母战死沙场,她却要被皇帝胡乱指给了日薄西山的国公府。“能许你平妻之位,已是极大的恩惠了,就不要妄想和我的菁儿争什么高低。”这指婚本就是委屈求
金水
求生:从破草屋开始抵御天灾
求生:从破草屋开始抵御天灾
【全民求生】【天灾】【建造避难所】【囤物资】【种田发育】全民穿越到求生之界,林一凡一觉醒来,便叫自己在四面漏风且脆弱不堪的破草屋里,而各种天灾即将到来。暴雨水灾、严寒雪灾、高温干旱、野兽袭击还有血月临
水漾胭脂
八岁小娃,开局渔村赶海把全家宠上天
八岁小娃,开局渔村赶海把全家宠上天
【年代感+拼搏岁月+伟大母爱+渔村赶海+发家致富+温馨家常+可爱青梅】上一世,生活的苦难接连不断,一座又一座大山,压断了宋海建家里的一根根脊骨:父亲早逝,母亲在风雨飘零的六零年代撑起这个家;一场台风的
婉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