幕后:他人成神,我造神

第14章 小型传送阵与纯灵丹丹方(2/2)

天才一秒记住【印尼小说网】地址:https://m.ynxdj.com

首发:~第14章 小型传送阵与纯灵丹丹方

那四只石狮子,如今竟四脚跪地,对潘景尘表达了臣服之意。

“土灵珠认主,恳求主人恢复五行门的辉煌!”

四只石狮子异口同声,说着一些奇怪的话。

通过他们的说法,这五行门的五个圣地,应该都由五颗珠子控制。

至于这颗土灵珠,董默能感受到,这是一个土属性的配饰。

至于等级,竟然达到王级水平。

圣王皇帝,乃是后续的等级划分。

这王级的配饰,竟作为圣地的控制装置。

那五行门,到底是个怎样的存在?

可惜潘景尘并未修行土型功法。

否则携带这枚土灵珠,修炼速度也能增加不少。

之后,在潘景尘的安排下,闽土窟重新回到了地底内。

在石狮子的介绍下,潘景尘来到圣地内的四个宝库。

只是可惜的是,这设计者倒是有些刁难人。

必须拥有另外一颗灵珠,才能打开第一个宝库。

拥有两颗,打开两个。

当集齐五颗灵珠,就能打开五大圣地的所有宝库。

这或许,就是为了激励继承者重建五行门。

说来这至少是王级势力的五行门,居然一点有用的东西都未留给继承者。

这倒是让董默十分失望。

真的能集齐五颗灵珠,那不就说明有将三大门派给灭掉的实力?

到时候,只希望这王级势力,给的东西不是苍蝇腿吧。

结束完这些,潘景尘在董默的安排下,将小型传送阵的一方阵旗,安置在了平台中央。

之后,潘景尘便在此处打坐修炼。

而董默,拿着另外一道阵旗,重新返回天义镇。

只要通过阵旗的安插,潘景尘便能通过阵法瞬间回到天义镇。

至于进阶丹,由于潘景尘刚突破不久,董默准备过段时间再让他服用。

当董默在空中飞行时,主线任务的提示音,也正式响起。

【任务完成,获得点数+40,抽奖次数+1】

【新任务:培养三名地级武者,奖励点数20】

这一次的任务,竟然是培养系的任务。

这样说来,得让潘家三名玄级巅峰进阶到地级,才能顺利完成任务。

潘家除了潘业外,只有两名族老的等级在玄级八阶。

就算有闽土窟的加成在,但那些老头子的身体,怕是不能抗住大量的灵气灌溉。

想要成功突破地级,应该需要不少时间。

想到这里,董默再次进行了抽奖活动。

【纯灵丹丹方 价值九十五点】

这一次抽中的,是一个二品丹药的丹方。

纯灵丹,跟灵气丹的作用相同,但是精纯度更高。

灵气吸收方面,也更为容易。

可以理解成,加强版的灵气丹。

只可惜,此丹药的炼制,需要两种二品药材。

名为春林草和温阳花的二品药材,董默倒是在玄影镇的炼丹工会里看到过。

只是这价格,是一品药材的数十倍。

一份春林草和温阳花,便需要四十枚银币。

由二十组一次炼制,便需要八枚金币。

但是如果炼制成功,那贩卖的价格,当然也会加倍。

说起来,这玩意儿倒是一个赚钱的好法子。

等潘景尘服用进阶丹后,等级便能来到玄级八阶。

到时候,他的灵气足以支撑他成为二品炼丹师。

parkinDX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m.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综影视炮灰也要美丽
综影视炮灰也要美丽
为了完成每个炮灰的心愿
山海明月
史上第一豪横
史上第一豪横
穿越不造反,那不是浪费了满脑子数理化?长剑在手,且听龙吟!我要当皇帝,三宫六院七十二妃……等等,先解决吃饭问题,还有新媳妇没有裤子穿的问题!
任公独钓
黑神话之被大圣敲死后他重生了
黑神话之被大圣敲死后他重生了
关于黑神话之被大圣敲死后他重生了:天兵韩小立在参与围剿齐天大圣孙悟空的战斗中,被大圣轻松击败后重伤濒死,带着对天庭的不满和遗憾离世。然而,他竟重生回到飞升渡劫成仙的关键时刻,故意不抵抗天雷,渡劫失败后以微弱元神摆脱天庭命运。韩小立收敛元神气息前往洞府养元神,因进度缓慢冒险出洞府,夺舍重伤修士身体并为其疗伤。重新开始修行之路,上天重新给了他一次重生的机会。这一世,他不在追求那所谓的飞升渡劫成仙。所
半块板砖
村野逍遥狂医
村野逍遥狂医
【无敌文,主角很狂很爽,不墨迹!】 曾经的天之骄子林天,遭遇女友背叛,被情敌打成了傻子。 回村之后孤苦无依,只有嫂子可怜他,将他带回家中照顾。 这样的生活,从他被一条小蛇咬过之后,却突然发生了改变。 意外获得龙神传承,身负龙族血脉,自此踏上修炼之路。 开医馆,誓要让相邻再无病痛。 搞养殖,带领着大家发家致富……
佚名
斩尽奸臣后,大明盛世三百年
斩尽奸臣后,大明盛世三百年
他穿越了,还成了大明那个即将要吊死在歪脖子树上的皇帝。 看着已经陷入危难的大明,以及要夺走他江山的奸臣,他决定要做一名暴君! 斩奸臣,屠建奴,收腹地,立新法,一切对抗他的人,他都一一铲除。 西蕃,吐蕃,那不是他的大明果园吗? 缅甸,安南,那不是他的大明粮仓吗? 东南沿海,那将是大明渔场! ——他不仅要一统天下,还要让大明永世长存!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