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红衫军

第444章 强化农业部(1/1)

天才一秒记住【印尼小说网】地址:https://m.ynxdj.com

首发:~第444章 强化农业部

想到了粮食,也就想到了农业部。

张元彪立即给农业部留守人员下达了开会的命令,让他们通知远在日照指导农业的段春生回来共商大计。

番薯和玉米,以及湾湾岛上的白米,这才是张元彪能指望的东西,虽然这些年也一直得到积极正面的汇报,也知道了土匪军在山东各地推广番薯,但是这样的速度还是差强人意,到现在连山寨军都没实现粮食自给自足,只能在以后揠苗助长了。

接下来等待段春生的日子里,张元彪四处走动,走访了刘小楠的鱼干店,让他们在江南收购粮食在南京装船,由张元彪的大型盖伦船运往日照港的粮仓囤积,那边建立了一个巨大的粮仓,虽然日照挨着大海过于湿润根本不是什么屯粮的好地方,但是张元彪他能怎么办,总不能把粮食屯在更加遥远和湿润的湾湾岛吧,眼下能掌握的地方也就是日照港了。

按照张元彪的计划,将来对清军的作战,就是从两处补给粮食,一个是日照港海运到天津或者登莱,足以应对京畿地区的战争需要,而另一个粮仓则是在高丽的济州岛,在这里可以支援未来的高丽北伐战争和辽东登录作战的需要。

所以充盈粮仓乃是重中之重,由不得一点的马虎,不然到时候就要饿着肚子去打仗了。

对于未来的中原大战,只能依靠临清城的储备和大运河的漕运。

不过这漕运是不可控的,比如那农民军如果入了淮北,漕运肯定会被切断,所以现在就要在临清修建大型粮仓不计成本的囤积粮食才行,不然到时候临清本地也会被饥饿笼罩。

这些命令的下达让临清城粮价一直缓慢上涨,好在依托大运河,虽然运输成本不低,但是粮食价格到底是要比陆路运输得来的便宜。

就这样折腾着,段春生终于在崇祯十一年的四月抵达了临清城。

这个彻底放弃了读书科考的书生在这几年变化很大,除了变得黝黑的皮肤之外,整个人也显得非常的壮实。

他带着十几个手下刚刚抵达临清,就被张元彪安排在了城南酒店休息。

“大人,不辱使命啊。”段春生在会议室拿出了几个布袋,捧着里边的植物果实说道:“这玉米在登州已经摸索出了有效的种植方法,与豆子套种可以提升亩产,那数量还在统计,但是比起之前的单纯豆子或者小麦提升何止三倍,现在已经在山寨周围大面积种植,这些玉米在哪里都能种植,哪怕是在山地上也能种植,这产量与平原所种差不多,很是好,很是好,这下子灾年也能活更多人了。这番薯也是测出了亩产,真的能达到两千斤,我去年在登州也尝试了晾干磨面,去除水分,也能生下八百斤的纯面,这些面面掺点水很是抗饿,而且放的时间也很长,如果吃的急,直接生吃也是很好。”

张元彪摸着那金灿灿的玉米棒子,虽然比起后世的玉米棒子小了很多,但是这不重要,只要可以给予足够的时间人工筛选优良种子,每一年都会提升单位亩产,只要解决了有和没有的区别,以后就能以不可思议的速度发展。

再看看巨大根茎的番薯,忍不住直接掰开放在嘴里咀嚼,眼泪就从眼角滑落。

这是赈济乱世的根本啊,拿到了这些,张元彪也就更有信心去面对不远将来的混战了。

“很好很好。”张元彪说:“段兄弟的功业必将被青史留名,来人。”

一侧的亲卫抱拳而来。

“段部长的农业部全员,每月月银增加一两,再从我的账目上拿出一千两拨付,由段部长自由支配。再让《临清参考》和《参考消息》派人与段部长访谈,然后发告天下,我以为这玉米可以称之为段公米,那个番薯也不要这么叫了,就叫段公薯。”

这样的变故让段春生也是大吃一惊,他这些年一直在张元彪的大力支持下在各地劝农和试验,完全痴迷了这些农业种植,丝毫没有想过这些,眼下一听说张元彪要给这番薯和玉米命名,也是懵了,只是连声说道:“大人,不可不可。”

张元彪上去抓住段春生的手说道:“要的要的,这些救万民于水火的粮食,如果不是段兄弟大力去推广试种,人人都不会知道,想起那饥荒地区易子而食饿殍遍野,你就是万家生佛,古圣先贤曾提出,人生有三不朽,太上有立德,其次立功,其次立言,经久不废,此之谓三不朽,段兄弟这是活民无数的大功,这称号是实至名归。“

屋里的人都是一脸震惊,都没人吭声了。

关于称号的这些东西,都是官府的人相互臭屁,那些大官稍微推动一下,下边人起起哄还真能成,但是这段春生没有功名在身也没有当了大官,这么认定,大明朝能认吗?这可是扬名立万名垂青史的大事,他张元彪也不能吃下这个称号啊。

段春生也是惶恐,抱拳说道:“张大人,这事万万使不得使不得,对于番薯和玉米的事,我也是略尽本分,至于这样的称呼,断然不行。”

张元彪笑着说:“我说行那就行,段兄台推广种植,在农田中风餐露宿,功劳巨大,若是没有段兄台,此事可能要晚几十年才能在各地推广,眼下天灾不断,百姓苦于饥饿,晚了这几十年,何止百万人成为饿殍,这样千秋伟业,你认为没有什么,青史也会为你正名,而我只是让万千百姓知道这丰功伟业,此事万万推脱不得。”

“这不妥。”段春生喃喃道:“张大人这些年大力支持,不仅安排军士护佑,还拨付大量银钱,张大人才是居功甚伟,我觉得可以称之为张公薯和张公米,在下实在受之不起。”

一边的农业部数位幕僚也是连声称是,都说张公米更为贴切。

花花轿子人抬人,这种砥砺下属的事要多做,有些领导老是喜欢居功,却不知手下牛逼也是领导牛逼的体现,张元彪自然是不会接受,说道:“此事不许推迟,只消得我拍人加以润色,此事就是如此,半月后就要登报宣告天下,到时候各位的名字都会在报纸上沿着大运河抵达南北两京,你们不要以为我《林清参考》是小打小闹,咱们的这个邸报在南北两京都是很畅销,读书人很是喜欢,我来为你们扬名。将来,我还要平定建奴,到那时候,你们的玉米种子就会在辽东发芽,让饥饿远离我华夏百姓。”

农业部的幕僚纷纷热切地看向自己的长官,而段春生也是默默抱拳行礼。

此后,这两种作物将在华夏大面积种植,其产量与抗旱性是毋庸置疑的强大,在无数个饥荒和自然灾害中,挽救了无数的华夏百姓。

张元彪没有改变历史的进程,只是加快了一些,而这两种作物,也会成为临清军克敌制胜的法宝,直到埋葬了这个混乱的明末。

迷人的贾老板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m.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二嫁顶级豪门,娄二爷悠着点腰啊
二嫁顶级豪门,娄二爷悠着点腰啊
领证的路上,言茹茵遭遇车祸,昏迷了三年。 再次醒来,丈夫因车祸失忆,怪她恶毒,说她弃他不顾,身边已另有新欢。 言茹茵对这种眼盲心瞎的男人没有挽回,离完婚扭头会所偶遇一个宽肩窄腰、八块腹肌身体好的小白脸。 小白脸又欲又野,却不要钱要名分…… “宝贝,你快跑吧,我跟我老公还在冷静期,这点钱你拿着,我怕他打你。” 言茹茵丢了支票就跑了,电话都没留。 第二天,言茹茵跟冷静期的丈夫参加娄家家宴,见到了那位
程安安
快穿:那个炮灰我穿过顾陌欧司承
快穿:那个炮灰我穿过顾陌欧司承
她们家世出众漂亮优秀,但一遇上男女主,就成了降智炮灰,燃烧自己成全男女主的爱情,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而顾陌,现在就成了无数小说中的她们。 系统:大佬,打脸虐渣拆CP你可以的!上! 顾陌:我流弊!我可以!…
偶葱
妻女死祭,渣总在陪白月光孩子庆生林知意宫沉
妻女死祭,渣总在陪白月光孩子庆生林知意宫沉
【重生+伪禁忌+年龄差+追妻火葬场】 和名义上的小叔宫沉一夜荒唐后,林知意承受了八年的折磨。 当她抱着女儿的骨灰自杀时,宫沉却在为白月光的儿子举办盛大的生日宴会。 再次睁眼,重活一世的她,决心让宫沉付出代价! 前世,她郑重解释,宫沉说她下药爬床居心叵测,这一世,她就当众和他划清界限! 前世,白月光剽窃她作品,宫沉说她嫉妒成性,这一世,她就脚踩白月光站上领奖台! 前世,她被诬陷针对,宫沉偏心袒护白
易小文
天斗神
天斗神
关于天斗神:在命运的安排之下方天一从一个不可一世的废物变回了天才,既然有了天才之名那命运更是让自己卷入了一个迷局之中。什么命运?方天一偏偏不相信,既然是命运那样的不公平,那便逆了这命运,与天斗,倒也其乐无穷!
攸夜
这个出马仙有点强!
这个出马仙有点强!
一块红布三尺三,老堂人马老堂仙,有朝一日出深山,名扬四海万家传! 八十年代,我出生在东北农村,七岁那年大仙说我命犯三灾八难,将来会出马顶香,我不信,却屡遭磨难。为了谋生,我当过服务员,跑过业务,开过出租……但命运就像施加了诅咒,我身边不断发生各种邪乎事,无奈之下,我成了一个出马仙。
吴半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