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发:~第5章 官场周旋巧弄权
韦小宝按照苏羽的计策,开始着手调查弹劾他的举报人。这事儿可不容易,京城官场盘根错节,到处都是眼线和陷阱,稍有不慎就会打草惊蛇,还可能惹来更大的麻烦。但韦小宝在这复杂的官场混了些时日,也不是吃素的,他脑子一转,计上心来。
他先找来自己的心腹下属,这些人都是平日里跟他一起出生入死、对他忠心耿耿的。韦小宝把他们召集到密室,一脸严肃地说道:“兄弟们,这次韦爵爷我遇到大麻烦了,有人在背后捅刀子,想把我往死里整。你们都是我信得过的人,咱们得把这个举报人给找出来,看看到底是谁这么大胆子!”众人纷纷点头,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场。
韦小宝给他们分成几个小组,一组负责在京城各个衙门打听消息,看看最近有没有官员行为异常,或者跟明珠、索额图有过密切接触;一组则去茶馆、酒楼这些地方,装作闲聊,听听市井百姓的传闻,说不定能从那些小道消息里找到线索;还有一组专门盯着明珠和索额图的府邸,看看有没有什么可疑的人进出。
安排好之后,韦小宝自己也没闲着。他乔装打扮成一个普通的市井小民,穿着一身破旧的粗布衣服,脸上还抹了些灰,看上去就像个整日为生计奔波的小商贩。他来到了京城最热闹的集市,这里人来人往,三教九流都有,消息也最灵通。
韦小宝在集市上东逛逛西看看,一会儿在卖小吃的摊位前凑凑热闹,一会儿又跟卖杂货的小贩聊上几句。他看似随意,实则每一句话都在试探,想从这些人的嘴里套出一些关于弹劾奏折的消息。就这样转悠了大半天,韦小宝累得腰酸背痛,却一无所获。
就在他有些气馁的时候,突然听到旁边两个卖菜的大妈在闲聊。一个大妈说:“你听说了吗?最近咱们衙门里出了件大事,有个小官好像发了笔横财,一下子买了好多好东西。”另一个大妈好奇地问:“真的啊?他哪来那么多钱?不会是贪污了吧?”第一个大妈神秘兮兮地说:“这我哪知道,不过听说是攀上了什么大人物,得了不少好处呢。”
韦小宝一听,心里一动,这会不会就是那个举报人呢?他不动声色地凑过去,笑着对两位大妈说:“两位婶子,你们在聊啥呢这么热闹?我刚从外地来京城,对这儿的事儿可好奇了。”两位大妈看了他一眼,见他一副老实巴交的样子,也没多想,就你一言我一语地把刚才的事儿又说了一遍。韦小宝又跟她们聊了几句,打听到这个小官是在吏部当差,叫刘福。
韦小宝心中大喜,谢过两位大妈后,立刻朝着吏部衙门走去。他来到吏部衙门附近,找了个隐蔽的地方躲起来,眼睛紧紧盯着衙门的大门。没过多久,就看到一个穿着官服的小个子男人从里面走了出来。韦小宝仔细一看,正是刘福。只见他满脸得意,手里还拿着个鸟笼,悠哉游哉地走着,一看就是刚得了好处,心情极好。
韦小宝悄悄跟在他后面,七拐八拐,来到了一个幽静的小巷子里。刘福正走着,突然听到身后有人喊:“刘大人,留步!”他回头一看,见是一个陌生人,警惕地问道:“你是谁?找我何事?”韦小宝笑嘻嘻地走上前,说道:“刘大人,我是来给您送财路的。”刘福一听,眼睛一亮,但还是故作镇定地说:“你这话什么意思?我可听不懂。”
韦小宝从怀里掏出一锭大银子,在刘福眼前晃了晃,说:“刘大人,只要您帮我个小忙,这银子就是您的了。”刘福看着那白花花的银子,眼睛都直了,咽了咽口水说:“你想让我帮什么忙?先说好,违法的事儿我可不干。”韦小宝笑着说:“不违法,就是想请您跟我说说,您最近是不是写了份弹劾韦小宝韦大人的奏折?”
刘福一听这话,脸色骤变,往后退了一步,紧张地说:“你……你怎么知道?你到底是谁?”韦小宝见他这反应,心里更确定了,他收起笑容,冷冷地说:“刘大人,您别紧张。我是谁不重要,重要的是您要是不跟我说实话,这银子可就没了,而且……”韦小宝故意停顿了一下,“而且,您要是得罪了不该得罪的人,以后的日子恐怕也不好过。”
刘福被他这么一吓唬,心里有些害怕了。他犹豫了一下,心想反正这事儿也不是什么秘密,说出来也没什么大不了的,说不定还能再捞点好处。于是他叹了口气说:“好吧,既然你都知道了,我也不瞒你。是明珠大人找到我,给了我一大笔钱,让我写那份奏折的。”
韦小宝心中大怒,果然是明珠这个老狐狸在背后搞鬼!但他表面上还是不动声色,继续问道:“那明珠大人有没有说为什么要弹劾韦大人?”刘福摇了摇头说:“这我就不知道了,他只是让我按照他给的罪名写,其他的什么也没说。”
韦小宝又问了一些细节,确定刘福没有隐瞒后,他从怀里又掏出一锭银子,递给刘福说:“刘大人,您可真是个爽快人。这银子您拿着,就当是我给您的辛苦费。不过,我还有个小小的请求,希望您能撤回那份举报。”刘福接过银子,有些为难地说:“这……这恐怕不太好办吧,我已经把奏折递上去了,怎么撤回啊?”
韦小宝瞪了他一眼说:“刘大人,您要是真想保住这笔银子,就想办法把它撤回。不然的话,等韦大人知道是您干的,您觉得您还能有好日子过吗?”刘福被他这么一威胁,吓得脸色苍白,连忙说:“好好好,我想想办法,我想想办法。”
韦小宝见他答应了,这才满意地点了点头。他又威胁了刘福几句,让他不许把今天的事儿说出去,否则后果自负。刘福吓得连连点头,保证自己绝对不会泄露半个字。
解决了举报人之后,韦小宝又开始准备向康熙皇帝请罪。他回到府中,把自己关在书房里,苦思冥想了一整天,终于写出了一份检讨书。这份检讨书可是花了他不少心思,他详细地阐述了自己在官场中的错误,言辞恳切,态度诚恳,让人看了都觉得他是真心悔过。
同时,他还提出了一些改革官场的建议,这些建议都是苏羽帮他想的,包括建立官员考核制度、加强对官员的监督等。韦小宝把这些建议一条一条地写下来,还在旁边附上了详细的说明,解释为什么要这么做,以及这么做会带来哪些好处。
一切准备就绪后,韦小宝再次进宫面圣。他一路上都忐忑不安,心里不停地想着见到康熙皇帝该怎么说。来到御书房,韦小宝规规矩矩地跪在地上,低着头,大气都不敢出。
康熙皇帝坐在龙椅上,神色平静地看着他,手中拿着韦小宝的检讨书。过了一会儿,康熙皇帝开口说道:“韦小宝,你抬起头来。”韦小宝小心翼翼地抬起头,看着康熙皇帝的眼睛,心中一阵紧张。
康熙皇帝说:“你的检讨书朕看了,你能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这很好。不过,你提出的这些改革建议,朕还需要再考虑考虑。你说说,你为什么觉得这些建议能改善官场风气?”
韦小宝连忙把苏羽教他的话一五一十地说了出来,他说得头头是道,把每个建议的好处和实施方法都详细地解释了一遍。康熙皇帝听着他的话,不时地点点头,脸上露出了一丝满意的神色。
等韦小宝说完,康熙皇帝沉思了片刻,说道:“韦小宝,你提出的这些建议确实有一定的道理。朕会让大臣们一起商议,看看如何实施。不过,你要记住,官场改革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会遇到很多阻力。你既然提出了这些建议,就要有决心和勇气去推行。”
韦小宝连忙磕头说:“陛下放心,臣一定竭尽全力,为朝廷效力。臣深知官场改革的重要性,也知道会遇到很多困难,但臣不怕。只要能为国家和百姓做些实事,臣就算付出一切代价也在所不惜。”
康熙皇帝看着他,满意地笑了笑说:“好,朕相信你。你先回去吧,等朕和大臣们商议好了,再找你。”韦小宝谢恩后,退出了御书房。他走出皇宫,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心中暗自庆幸自己逃过了一劫。他知道,这一切都要归功于苏羽。如果没有苏羽的帮助,他这次可真是凶多吉少了。
回到府中,韦小宝立刻把事情的经过告诉了苏羽。苏羽听了,也为他感到高兴,说道:“小宝,这次你做得很好。不过,你也不能掉以轻心。明珠和索额图肯定不会善罢甘休的,以后还会有更多的麻烦等着你。你要时刻保持警惕,小心行事。”
韦小宝点了点头说:“苏兄弟,我知道了。有你在我身边帮我出谋划策,我心里踏实多了。以后不管遇到什么事儿,还得靠你多指点啊。”苏羽笑着说:“你我兄弟之间,说这些干嘛。只要你能在官场中站稳脚跟,为百姓谋福利,我也就放心了。”
从那以后,韦小宝更加努力地为朝廷效力,他积极参与官场改革的各项事务,在康熙皇帝的支持下,一步一步地实现着自己的抱负。而他和苏羽之间的兄弟情谊,也在这波谲云诡的官场斗争中变得更加深厚。
经此一遭,韦小宝对官场的凶险有了更为深刻的体悟。他深知,在这看似金碧辉煌的朝堂之上,实则步步惊心,每一步都关乎生死荣辱。要想在这暗流涌动的官场中站稳脚跟,就必须深谙权力平衡的艺术,稍有不慎,便会陷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在随后的日子里,韦小宝愈发谨慎地游走于明珠和索额图之间。他敏锐地捕捉着两人之间的每一丝矛盾,巧妙地加以利用,为自己谋取利益。他时而在明珠面前透露索额图的小动作,引得明珠心生警惕;时而又在索额图耳边吹风,提及明珠的新谋划,让索额图不敢掉以轻心。而他自己,则在这两人的争斗中,左右逢源,获取着各种情报和资源。
同时,韦小宝也没有忘记自己的根基。他凭借着与江湖人士千丝万缕的联系,在暗中编织着一张庞大的关系网。江湖中的各路豪杰,或是因为他的侠义之名,或是因为他手中的权势,都对他颇为敬重。这张关系网,在关键时刻,往往能为他提供意想不到的助力。
韦小宝开始积极推行自己提出的改革建议。他深知,仅仅依靠在权力斗争中投机取巧是不够的,要想真正在官场中站稳脚跟,还必须做出一番实实在在的政绩。在推行改革的过程中,他遭遇了重重阻力。一些守旧的官员,习惯了以往的官场陋习,对他的改革举措百般阻挠。他们或是在朝堂上公然反对,或是在私下里散布谣言,试图破坏改革的进程。
但韦小宝并没有退缩。他一方面凭借着自己的巧舌如簧,在朝堂上与这些守旧官员展开激烈的辩论;另一方面,他积极寻求康熙皇帝的支持。他经常进宫向康熙皇帝汇报改革的进展和遇到的困难,康熙皇帝对他的忠诚和能力愈发认可,多次在朝堂上为他撑腰,打压那些反对改革的声音。
随着时间的推移,韦小宝在官场中的地位逐渐稳固,他的权力也越来越大。他开始参与一些重要的朝政决策,成为了朝廷中举足轻重的人物。
一日,康熙皇帝召开了一次至关重要的朝会,讨论关于边疆战事的问题。朝堂之上,气氛凝重,文武百官神色肃穆。明珠和索额图在朝堂上各执一词,争论得面红耳赤。
明珠站出来,神色急切,言辞激昂:“陛下,臣以为,边疆蛮夷屡屡进犯,我朝应派遣大军,直捣黄龙,给他们一个狠狠的教训,方能彰显我大清国威!”他一边说,一边挥舞着手臂,仿佛已经看到了大军凯旋的场景。
索额图却不屑地冷哼一声,上前一步,反驳道:“明珠大人此言差矣!如今我朝内部尚未完全稳定,若贸然发动大规模战争,劳民伤财不说,还可能引发国内的动荡。依臣之见,应以防守为主,加强边疆的防御工事,同时派遣使者与敌方进行谈判,争取和平解决问题。”他条理清晰,语气沉稳,试图说服众人。
两人各执己见,互不相让,朝堂上的气氛愈发紧张。其他官员们也纷纷站队,有的支持明珠,认为应该以武力解决问题,展现大清的威严;有的则赞同索额图,觉得和平谈判才是当下最好的选择,避免生灵涂炭。一时间,朝堂上议论纷纷,吵得不可开交。
韦小宝站在一旁,静静地听着两人的争论。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思索,心中暗自权衡着利弊。等两人争论完后,朝堂上陷入了短暂的沉默,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了康熙皇帝身上,等待着他的裁决。
就在这时,韦小宝深吸一口气,突然站了出来,向康熙皇帝行了一个大礼,然后说道:“陛下,臣以为,明珠大人和索额图大人的观点都有一定的道理。”他的声音清晰而坚定,打破了朝堂上的寂静。
众人的目光纷纷转向他,有的露出惊讶的神色,有的则满是怀疑。明珠和索额图也停下了争论,看向韦小宝,眼中带着一丝疑惑。
韦小宝顿了顿,继续说道:“明珠大人主张出兵,固然能扬我国威,但正如索额图大人所说,战争会带来巨大的消耗和风险。而索额图大人主张防守和谈判,虽能避免战争的损失,但也可能让敌方认为我朝软弱可欺。”他分析得头头是道,条理分明。
“臣认为,我们可以采取一种折中的办法。”韦小宝的眼神中闪烁着自信的光芒,“一方面,加强边疆的防御,增派精锐部队,加固城池堡垒,让敌方不敢轻易进犯;另一方面,派遣使者与敌方进行谈判,展现我们的诚意,但同时也要表明我们的立场和决心,若对方执意挑起战争,我们也绝不畏惧。这样一来,既考虑到了国家的安全,又避免了不必要的战争。”
康熙皇帝听了韦小宝的话,眼前一亮。他微微颔首,脸上露出了赞许的神色。他觉得韦小宝的建议十分合理,既考虑到了实际情况,又兼顾了各方利益,展现出了超出常人的政治智慧。
“韦小宝,你的建议不错。就按照你说的去办吧。”康熙皇帝的声音在朝堂上回荡,充满了威严和信任。
韦小宝心中暗自得意,脸上却依旧保持着恭敬的神色,连忙谢恩:“臣遵旨!定当竭尽全力,不负陛下重托!”
从朝堂上退下来后,韦小宝的心情格外舒畅。他知道,自己已经在官场中初露锋芒,成为了康熙皇帝眼中的红人。他的名声也在朝廷中迅速传开,那些原本对他不屑一顾的官员们,也开始对他刮目相看。
然而,韦小宝并没有被眼前的成功冲昏头脑。他深知,这只是一个开始,未来的路还很长,充满了更多的挑战和危险。他回到府邸后,立刻找来了苏羽。
“苏兄弟,今日朝堂上可算是出了一回风头。”韦小宝笑着对苏羽说道,“不过,我心里还是有些不踏实。”
苏羽微微一笑,说道:“小宝,你做得很好。但这官场如战场,你切不可掉以轻心。今日你在朝堂上崭露头角,难免会引起一些人的嫉妒和怨恨。”
韦小宝点了点头,说道:“我明白。那你说我接下来该怎么做?”
苏羽沉思片刻,说道:“你要继续巩固自己的势力,同时也要注意平衡各方关系。尤其是在处理边疆战事的问题上,一定要谨慎行事,不能出任何差错。”
韦小宝认真地听着,不时点头表示赞同。苏羽的话让他心中更加有底,他决定按照苏羽的建议,一步一个脚印地在官场中走下去。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韦小宝全身心地投入到了边疆战事的筹备工作中。他亲自挑选了一批精锐的将领和士兵,对他们进行严格的训练。同时,他还与朝中的大臣们密切合作,筹备粮草、武器等物资,确保前线的供应。
在外交方面,韦小宝精心挑选了一位经验丰富、口才出众的使者,对他进行了详细的交代和培训。使者带着韦小宝的亲笔书信和礼物,前往边疆与敌方进行谈判。
在等待使者消息的日子里,韦小宝每天都过得提心吊胆。他不知道谈判的结果会如何,也不知道前线的战事是否会顺利。他只能不断地祈祷,希望一切都能按照他的计划进行。
终于,使者回来了。韦小宝迫不及待地将他召进府中,询问谈判的情况。
使者满脸喜色,说道:“韦大人,此次谈判十分顺利!敌方被我们的诚意和实力所打动,愿意与我们签订和平协议,双方约定互不侵犯,开放边境贸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