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印尼小说网】地址:https://m.ynxdj.com
首发:~第二百零二章 物伤其类
珠珠扫了眼他身上其他的伤,擦伤摔伤比匕首伤口更新鲜,按照时间先后可以判断朱小山是先被人用匕首刺伤后再推下山的。
朱小山是被人所杀,那么朱大山一家呢?
朱大山一家还真是被活活闷死的,他们身上没有明显的伤口,也不像是喝了毒药。
春春检测了一番道:“是一氧化碳中毒而亡,空气中的氧气不足,一氧化碳含量超标,这是有毒气体,浓度超标后人会迅速死亡。”
珠珠:“这种病症没得治吗?还有你说的一氧化碳是什么?”
春春按照专业术语给她解释了一遍,又换了种通俗易懂的语言描述,“也就是说呼吸的空气变成了有毒的,宿主可以想象一下深山中的瘴气和沼泽地里的沼气,吸入多了都会致命。”
这样说珠珠就明白了,她是知道西南区域多山地和草木,有些地方就会有瘴气,这种地方人只要进去,通常都是有去无回的。
“但是他们意识到不对,肯定会想法设法逃出去吧。”
果然,珠珠在朱大山和朱老娘,以及他两个孩子的手指甲里都发现了木屑的痕迹。
而且他们的指甲和指腹都有不同程度的划伤。
珠珠去到朱大山烧火的那间屋子,还发现门窗和墙壁上有指印和划痕,更加印证了她的想法。
“他们在察觉到屋子里不对后肯定想过办法逃出来,但紧闭的门窗让他们没有办法。”
所以才被活生生闷死了。
那又是谁从外面关了门窗呢?
而且朱大山是一个农户人,就算不知道那是一氧化碳,也知道不能在屋子里烧火还不开窗的,此前她也提过朱夫人的病需要开窗透气,朱大山那么在意他媳妇儿,按理说不可能不遵循才对。
如今朱小山先死,朱大山一家后脚就紧随其后,想说只是一场意外都不可能。
两家人在村里也没什么得罪的人,珠珠唯一能想到的就是梅娘。
她正沉思着,外面传来一串接一串的脚步声,是村长带着人来了。
珠珠退到黑暗处,眼睁睁看着村长带来的人沉默封棺,抬棺,然后离开,并没有敲锣打鼓,也没有请道士来做法,就这么安静地走了。
他们在山上挖了四个坑,正好放下朱大山和朱小山等人。
朱大山夫妻二人一口棺,朱老娘葬在朱老爹身边,他们的孩子因为年龄小,虽然按照习俗是不能用棺材的,但村里人也给他们打了一口小棺共用,一家人整整齐齐葬在一起。
朱小山单独一口,只是被孤零零放在了距离朱大山一家较远的另一边。
火光映照着黑夜下的人们行动,也映照出他们脸上的面无表情。
只有慧婶儿一人真情实感地哭出了声,她趴在新土边,抓了一把土往下撒,“大山啊,你和你娘。你媳妇儿,还有你的孩子一起去吧,我们也是没办法啊,村长刚刚说了,因为你们的死变相逃脱了劳役,所以县令大人很不高兴,村长还是散了些钱财才回来的。”
她哀伤道:“你们都受委屈了,我们却不能替你们讨回公道,这几口棺材是从你家中的余钱里拿的,不够的我们也有贴补,你不用觉得不好意思,你们一家人要在泉下好好的,活着的人会永远记得你们的。”
大家都没觉得慧婶儿说这话有什么问题。
慧婶儿是村里的热心小老太太,怜惜邻居家的朱小山父母早亡,便时常照顾朱小山,连带着朱大山一家和她的感情也很好。
此时慧婶儿的哭在他们看来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而且慧婶儿说的没错,他们都会记得朱大山和朱小山一家的,可能不会每天都想起,但一定会深深记得,因为这是他们整个朱家村人的耻辱。
死者为大,罗县令不施以善心加以抚恤也就罢了,竟然还让死者不得安息。
人虽然是横死的,可那也是亡魂,罗县令就不怕朱大山和朱小山几人的亡魂天天在他梦里捣乱吗?
上面不做人,逼得他们连夜安葬了朱大山一家,这都是什么道理?
许多人心中都升起无边的愤怒,有对这不公世道的愤怒,还有对朱大山一家惨死的愤怒,更有对他们自己无能为力的愤怒。
朱大山家中都是如此,他们难免也会生出些兔死狐悲的难受。
他们朱家村的明天到底在哪里?
谁能来救救他们?
然而没有人知道,这是个无解的问题……
连夜下葬后,朱大山家里的灵堂很快被撤掉,整个家里除了人不在,还和以前一模一样。
朱大山和朱小山家里都穷,但房屋的位置还是比较好的,就有人打起了他们的屋子和田地的主意。
按照村里的规矩,人死后若是无后人继承,家中的屋宅和田地都会重新还回去,再由村长或里长分给新的人。
朱大山肯干,他家的田地也照料的不错,因此村民们很快又陷入了争抢屋舍和土地的氛围里。
一个人的悲伤可以很短,也可以很长,慧婶儿抱着小牛道:“别怕别怕,你爹娘的东西总会回到你手里,你也不要生气,您要变得更强,变得和贵人一样厉害,到那时,你就能够为你爹娘做主了。”
小牛哭着点头,在心中发誓,他一定要为爹娘找到仇人,并夺回爹娘的一切!
就在朱家村人争执的时候,珠珠已经又到了县城。
她这次没有请人去找,而是直接在春春那里付出善意值兑换梅娘的下落。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
梅娘竟然住一个一进的宅子里,而且那宅子里竟然还有李贺山。
珠珠立马按照春春的指引过去,趴在墙头往里看。
此时的梅娘正一脸温柔地摸着腹中的胎儿,整个人身上不再是沉郁和可怜,反而散发着慈祥的母性的光辉。
可见她现在过的是极好的。
她的身边还有个小丫鬟,小丫鬟喊她小夫人,“小夫人,您还是快坐下吧,咱们已经走了这么久了,肚子里的小郎君也不好太累的。”
梅娘含笑着点头,顺着她的搀扶坐在了院中的石凳上。
石凳围着石桌,石桌上摆着一个篮子,里面放了针线和布料,还有一个织了一半的虎头鞋。
梅娘拿着继续织。
小丫鬟坐在她旁边,也熟练的拿起一个帽子织了起来。
她边织边说:“小夫人,县尉大人还在里头睡觉啊?”
梅娘轻轻点头,“他这段日子太累了,而且为了我和孩子,他晚上都没怎么睡好。”
春来花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m.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