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为千金的魔女是和我同居的会长

第129章 涅安斯之眼·五百年的术瞳相会(上)(1/2)

天才一秒记住【印尼小说网】地址:https://m.ynxdj.com

首发:~第129章 涅安斯之眼·五百年的术瞳相会(上)

三人回到原本方向走回木屋。

奈英尔在门外看见走来的南宫唯时特别开心,立刻飞舞着扑进他的怀里。

“为什么……南宫唯大人这么长时间都没有回来救我,当时走散,我难过好久好久……为什么又突然回来这里呢?”

它流着泪哽咽说道,旁边的林修和璃未招呼他们进屋再聊。

南宫唯沉默了一会,才转身面向扑腾翅膀的魔术「精灵」解释。

“其实很抱歉奈英尔,我当时是不得已这么做的。面对西伯利亚的黑风暴我只能只身离开此处,如果回来找你,可能会面临更多危险。再后来,我又被各种研究苦恼,忘掉了这回事……

我当初在创造你的时候,就已经在魔术刻印里搭建了耐寒魔术回路。所以我知道你可以挺过去,必须得很久后才能有机会再来找你了。”

这样的答案很伤奈英尔·罗的心。

但它也有所预料,印象里的他确实就是这样过于注重事实情况而少了情感的魔法使。

虽然有些单相思的破碎感,也还是憋住了眼泪。

“原来是这样,果然南宫唯大人并不怎么喜欢我……但我的「生命」是你给予的,所以我也不会生气。”

“我尝试通过「生命」魔术的无数种方法通过远距离感应传递给你信息,毫无疑问都没有成功。”

南宫唯也很自责,但他明白至少还能弥补一些还能改变的缺憾。

“……真的不是抛下我的借口吗……”

“这次既然也找到你了,你就永远跟我身后吧。我研究出一种可以连接「精灵」生命与魔术师的魔术,就不会走散了。”

奈英尔只是苦笑着用魔术「精灵」语回应着,然后指了指墙上的画像。

那是它凭借最熟悉的印象一笔一笔画出来的,还是一张很年轻的俊秀的面容。

每当想南宫唯的时候它就会看几眼。

而南宫唯此时面容多少已经老了一些。

—————————

他们寒暄了很久很久,林修和璃未也只能在旁边默默黑听。

这段故事他们只是过客。

但也能从中品出魔术师的五味杂陈。

南宫唯和奈英尔把这次来到贝加尔湖的缘由全部说清后,才算是给了林修璃未插话的机会。

“「清魔」?在这里埋了「涅古之心」和「涅安斯之眼」?我完全听不懂……”

奈英尔·罗作为魔术「精灵」的见识还不够,自然是不懂这些事情。

“是不是,在月色加持下的晴朗贝加尔湖更加容易找到它们的位置呢?”

璃未想了想问道,这些从火车上问到的信息还是蛮真的。

可能就像都市传说一样都是真的。

“这个我不清楚,只不过暴风雪天气想要找估计是找不到的。”

但南宫唯话音刚落,门外的动静就越来越小了。

西伯利亚暴风雪不出意外得明天才能停止,但这时候主动停了。

南宫唯赶紧起身去查看,根据判断,本身这场旷日持久的西伯利亚暴风雪可能与贝加尔湖底关系密切。

很大程度就是「涅古之心」不断吸取「清魔」得来魔力的复苏迹象。

而打破半生命体「贝加尔湖雪魔」可能就是改变近期气候的根本原因。

奈英尔还真从来都没有见到过这样突然的风暴停息。

暴风雪就是停下也得很久的放缓期。

璃未林修和奈英尔跟着南宫唯走出屋子,此刻已经晚上十一点半了。

墨长哲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m.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我有一尊炼药炉
我有一尊炼药炉
田地被占,乡绅无道?面对每年那高额的佣金,季迭靠着偶然获得那可以提升药材品质的炉子,以及一颗不甘愤懑的心,踏上修行之路,渐渐明白了一个道理:弱者声嘶力竭,亦无人在意,强者轻声细语,却震聩天穹…“那么,
一点才睡
神豪从打赏女团,奔现十倍返还!
神豪从打赏女团,奔现十倍返还!
关于神豪从打赏女团,奔现十倍返还!:我成为神豪,被某音人气女团包围了?白S萌妹,可爱甜妹,高冷女神,性感御姐?沉迷网恋,结果被榨干后,无情被甩,高利贷催债上门,要被丢下大楼。忽然,你觉醒系统,成为神豪
木木落落
灵气复苏手持Omnitrix
灵气复苏手持Omnitrix
关于灵气复苏手持Omnitrix:以建粉丝群,来者可加本书无女主!本书无女主!!本书无女主!!!500年前,蓝星灵气突然复苏,人人都可以觉醒异能。有人觉醒元素系,一把火可点燃大海,一挥手可淹没一城。有
飞翔的龙
我的青梅竟都是游戏BOSS
我的青梅竟都是游戏BOSS
游戏世界万族战斗女BOSS的童年养成“这些游戏中冷血无情的反派女魔头大BOSS,小时候为什么都这么可爱黏人啊!?”夜歌穿越到的这个游戏世界,万族林立,基因进化,武道兴荣,科技修仙,魔法与异能相互碰撞,
一支威士忌
胎穿嫡长子,娘家人配置无敌了
胎穿嫡长子,娘家人配置无敌了
胎穿汉武帝嫡长子刘据。亲爹是公元前二世纪地球最强碳基生物—刘彻!娘家人的配置更是离谱!亲娘卫子夫,舅舅卫青,表兄霍去病,表弟霍光......这阵容你告诉我怎么输?可偏偏就被一个阉人污蔑造反,当了三十年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