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发:~第7章 杀灭一切烦恼
视频版
,时长24:30
文字版
正文7882字,如果您没有时间和耐心全部读完,我先把文章的重点、逻辑梳理一下:
摘要:
1、这篇文章讲述了人生所有痛苦、一切心理问题的本质是“事与愿违”,即「预期」与「现实」的不相符,以及如何消除二者之间的差异,让生活“万事如意”。
2、通过控制「现实」,使其符合「预期」的方式是不可行的,因为「现实并不完全可控,且「预期」攀升的速度永远比「现实」改善的速度快。
3、大脑的核心功能是基于过往的经验在内部构建一个关于世界因果秩序的模型,进而不断地对现实作出预测,然后通过与实际体验之间的「预测误差」修正模型,以进一步减少「预期」与「现实」的差值。
4、消除「预测误差」的方式有两种——「主动推理」与「感知推理」,前者通过改变“现实”,虽然短期内缩小了「预测误差」,但长久以往只会导致误差的增大,后者通过对感知到的一切如实接纳且不评判干预的方式,可以从根本上减少人生的“事与愿违”。
5、佛教的「正念」修行与其所要证悟的「无常」、「无我」、「苦」之智慧,本质上就是通过「感知推理」来熄灭人生痛苦,并逐步领会到客观世界、内在感受与观察主体的变化不定,且为了求生存,生命永远不可能避免“不满足”之苦。
6、「自由能最小化」原理阐释了在“求存”意志的驱动下,一切生命系统的基本组织原理就是通过追求「预测误差」的最小化来减少内部的「熵」,所以生命的意义并不存在,因为「存在」本身就是意义。
今天这篇文章如果你可以看懂,那么毫不夸张地说,你就掌握了消除生活的一切不顺心,让人生“万事如意”的方法。
人生的一切烦恼与痛苦,说到底,就是四个字——事与愿违。
“事与愿违”从字面上理解,就是“当下正在发生的事实”(即“事”)与“一个人对事实的预期”(即“愿”)相违背。
不信的话,可以回想一下你所经历过的所有焦虑、悲伤、失落、懊悔等痛苦,是不是都是因为“现实的发展”与“你对现实的预测”不相符?
例如,本来希望今晚可以酣睡8小时,结果半夜就惊醒,无法再次进入梦乡;
原本期待着自己的身体可以一直健康,结果体检结果偏偏不尽如人意,一堆小毛病;
本以为身边的人会对自己有积极的评价,可无意间偷听到到了别人在背后说自己的坏话
与“事与愿违”相对立的,是“万事如意”,即现实生活完全顺随自己的意愿,依照自己的预想进展,处于自己的掌控范围之内。
那我们究竟该如何让人生少一些“事与愿违”,多一些“事事顺意”呢?
换句话说,如何让“事”与“愿”尽可能契合呢?
01
让“事”满足“愿”?
首先,我们必须要知道,竭力地控制、改变“现实”来满足自己的“欲望”与“幻想”,是不切实际的。
因为一方面,我们作为一介凡人的能力是有限的。
对个体来说,人生的境遇,分为“可以控制的部分”与“不可以控制的部分”,后者其实占了大多数。
例如,我们可以在努力的过程中拼尽全力,但却不能强求一定收获到想要的结果;
我们可以尽力养生、呵护自己的身体健康,但却依然无法避免某些突发的意外或者基因的病变;
我们可以确保自己与人为善,处处替他人着想,但不能完全决定他人的品行与对待我们的方式。
就连我们自己内在的精神世界,也不是完全由我们掌控的。
比如我们虽然可以改变自己的主动思考与行为模式,但却无法一蹴而就的修正潜意识中的自动化情绪反应
其次,即便我们神通广大,一次次地操纵现实,令其满足自己的欲求,但久而久之依然会发现,“期望”攀升的速度远比“现实”改善的速度要快得多。
例如,人类文明的发展日新月异,如火箭般直冲云霄,而一切创新与进步本质上都是在“调动和实现人类的欲求”。
但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的日益舒适和便捷,焦虑、抑郁、强迫等精神障碍的发病率却呈现出了指数级增长的趋势。
这意味着,相较于物质文明极为匮乏的先辈,当代的人类而越来越难以对生活现状感到满意了。
从脑科学的角度来说,这是因为每一次欲望的实现,例如赚到一大笔钱,和心爱的人约会等等,都会引发多巴胺的大量释放,但与此同时,多巴胺产生的阈值也被无形中提高了。
因此,下一次,我们需要更强烈的现实刺激、在欲望层面实现更大的突破,才有望重温与之前一样的快感,否则就会感到乏味与不满足。
之所以基因编码出了这样的情感设置,是因为这可以确保我们不安于现状,为了获取更多的生存资源做出持续不懈的努力。
但一次次填满欲望的沟壑,只会让我们更贪得无厌,最终制造出“预期”与“现实”更巨大的割裂。
就连在同样的时代背景下,人均收入越高的国家与地区,或者物质生活水平越高的人群,从整体上来说,幸福度反而是更低的,越会在生活中体验到“不如愿”“不称心”的匮乏感。
从前些日子“上海抑郁症全国发病率第一”的新闻报道就可以见一斑。
因此,“事”无法完全控制,或者控制了也无法满足“愿”,那我们也许要从“愿”的调整来入手。
02
大脑是一台“预测机器”
关于如何调整”愿“,或者说“如何通过管理预期来应对现实的无常变化”这个问题,我们要先从“大脑是用来做什么的”说起。
多年来,神经科学、脑科学家们一直在致力于破解一个难题:大脑最底层、最本质的功能是什么?
最前沿的神经网络的研究发现,我们发现:大脑是一台名副其实的“预测机器”。
正如心脏的主要负责向全身泵送血液一样,大脑的核心功用就是“不断地做出预测”。
这个理论被称之为「贝叶斯大脑」。
(注:因为大脑预测加工的模式,可以用数学家托马斯贝叶斯提出的“贝叶斯定理”来解释,该定理指出,我们对某一外部事态之概率的评估由两个因素决定:1、我们对该事态发生概率的初始信念;2、可用证据与该事态的一致性水平)
即我们的大脑无时不刻都在进行着「依据其对世界的先验知识,对输入的感官信息做出原因推断或者假设」的工作。
换句话说,大脑会凭借过往的经验、记忆等一切录入的“数据”来构建一个关于这个世界因果秩序的模型。
在生命中的每一刻,大脑都会收集、统计新的数据来更新这个模型,而这个模型的唯一职责就是「生成对于当下与未来的预测」。
而当我们的“预测”与“实际感知到的世界”不相符的时候,就制造出了「预测误差」。
然后大脑会依据「预测误差」来更新内部的模型,从而在未来减少“期望”与“现实”之间的偏差,使之趋于完善。
因此,大脑的「贝叶斯推理方式」与当下炙手可热的「人工智能」的工作原理有着高度的相似性——你投喂给它什么数据,它就会依据这些数据来更新内部的模型,进而对外部做出反应和预测。
如果上面的说法让你感觉过于复杂,不好理解,那我们就来举一个例子。
在下面这张黑白的图案中,你能看到什么?
但是,当你再看到下面这张照片时,你的判断就会发生改变。
此后,你再看到第一幅图片时,你就会自然觉得这是一条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