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泉明月

第54章 好转(2/2)

天才一秒记住【印尼小说网】地址:https://m.ynxdj.com

首发:~第54章 好转

柳韵端详着手里的饴糖,眼泪止不住就流了下来。

这个小屁孩,为何会懂得如此之多。他是怎么做到的。不知不觉,柳韵已经把陈新泉当成了至亲之人。

陈新泉收拾好厨房,又给柳韵准备了些吃的放在卧房的案几上。

“韵姐,我去桐江村外婆家了。你在家休息,我和爹娘很快会回来。你要是饿了,便吃糕点。”

柳韵答应道:“你去吧,见了外婆带我向她老人家问好。”

“嗯!”

陈新泉提着肩包出门去了。

刚进村子,遇上收工回村的陈友水。

“友水叔,你今日没放网打鱼了?”

陈新泉问。

“石头,你那放了鱼的稻田里的禾苗,果然少了许多青色蛾子。我刚把梅子窝那块一亩大的稻田盘出来。现在准备回去弄鱼苗来放。”

陈友水很兴奋,一大早上,他看到陈友河家那块放了鱼苗的稻田,禾苗上的青色蛾子,比附近稻田里禾苗上的青色蛾子少许多,他便相信了陈新泉的话。

于是,他也不等父母同意他改田养鱼的方案。先宰后奏,自己动手弄了梅子窝,距离陈友河家最近的一块稻田做实验。

陈新泉却道:“友水叔,可还记得,一亩田需要放多少尾鱼苗,方能见到杀灭青蛾虫的效果?”

陈友水一愣,卧槽,

不记得了,这……

“石头,这,放多少尾鱼还有玄机吗?”

陈友水不好意思,挠了挠后脑勺。

“当然,能不能杀灭青色蛾虫,除了要放鱼,还要注意稻田中禾苗过道的宽度,以及鱼苗数量。两者缺一不可。”

陈新泉道。

“禾苗分区,单区不超过一丈,过道不小于八寸。鱼苗根据大小来定。三指以下,不少于二百尾,不超过二百三十尾。大于三指的不少于一百尾,不超过一百二十尾。如此,可以让稻田里的鱼儿尽可能多的吃禾苗里飞舞的青蛾虫子,又可保证鱼儿不至于太多而缺氧致死。”

“超过成人巴掌大的鱼儿就不要放进去了。”

陈新泉很郑重的说了一遍。

“好,石头。我记住了。那我先走了。我还得去准备鱼苗。”

陈友水很认真点头,表示自己一定牢牢记住。

“别急!”

陈新泉赶紧叫住陈友水。

“还有啥事!”

陈友水问。

陈新泉道:“你只要准备一亩稻田需要的鱼苗就可以了。”

“为何?我家里,我有六亩水田,加上我大哥的有十八九亩水稻田。若只准备一亩水稻田的鱼苗,如何够用。”

陈友水不解。

陈新泉道:“我之前也是这么想的,不过后来再一细想,发现问题就大了。”

“哦,有甚问题?”

陈友水反问。

陈新泉道:“若我们每块田都养鱼灭青蛾虫,到时候被有心人盯上了。我们如何才能保证水田里的鱼儿不被盗窃?”

陈友水一想,诶!

还真是,这个问题是个大问题。

一块田里养鱼,你可以守着田边,不让人来盗鱼。可你分了好多块田,那还如何守。

陈友水也犯难了。

可是,若其他稻田里不放鱼,那些没放鱼的稻田禾苗必定被青蛾虫霍霍。

这可如何是好?

陈友水犯难了。

安洪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m.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四合院回到五零
四合院回到五零
重生五十年代,没有系统怎么办,孙正国表示,自己看着办,孙正国凭借自己的努力,让家人过上幸福的生话。 父母双全
南京香烟
向缺陈夏
向缺陈夏
终南山,世人只知终南山有全真教,却不知终南山下有一座破败的道观。 那一天,古井观的人横空出世,从此名冠天下! 古井观唯一扣扣群:683117908,进群需要验证,请备注你在酷匠的名字,消费过的读者10块就可以申请,提供下你的粉丝值。
困的睡不着
穿成毒妇,带崽种田爽翻天
穿成毒妇,带崽种田爽翻天
几年来,李翠花只专注一件事,相公在家就咒骂相公,相公不在就虐待孩子。 人人都说,她是个实打实的毒妇、疯子。 横插一脚的拂云表示,简直是无中生有、胡说八道! 不过疯子这个这马甲,她倒是很喜欢。 吵架时,一句“再说就去你家厨房拉屎”,让对手哑口无言。 打架时,一句“发起疯来我连自己都打”,让对手闻风而逃。 在拂云手里吃过亏的纷纷跑来告状:凌寒舟,你还管不管你媳妇了? 凌寒舟:她是疯子,我管不了。 后
婕焱
诡异觉醒:开局吞鬼母女姐妹仨
诡异觉醒:开局吞鬼母女姐妹仨
关于诡异觉醒:开局吞鬼母女姐妹仨:诡异世界,钟九觉醒了吞鬼天赋,从此之后,各种鬼怪在他眼中都变成了食物。青春活泼的双胞胎鬼少女投怀送抱?吃了!身材妖娆妩媚的鬼少妇任你品尝?吃了!你说这鬼长得那么好看吃了可惜了?那你见过人和食物谈恋爱的吗?好看的食物诱人的食物只能激起食欲,而绝不会激起x欲!钟九将一个野鬼打成鬼团子扔进了嘴里咧嘴一笑道。嘎嘣脆,鸡肉味!开心看书,素质点评,你温暖我,我温暖你,只要人
道长歌
烈火南明二十年
烈火南明二十年
崇祯十五年,大明内外交困,辽东尽失,边军尽没,中原大地,大顺大西攻城掠地,亿万民众挣扎在尸山血海,修罗地狱中。来自后世南方神剑部队的优秀士官长因为作战牺牲不幸重生在大明即将灭亡之际的西南边境,不相信命运的他立志匡扶华夏,救万民于水火。且看他搅动风云,驰骋在波澜壮阔的南明二十年......
青弋渔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