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印尼小说网】地址:https://m.ynxdj.com
首发:~第204章 高产晚熟,有些另类
梅子窝,
原本最另类的那块稻田边上,十余个人正围在陌上。
若是仔细看去,那十余人中至少有七八人正矮身蹲在田埂上,他们一个个的都神情专注且仔细无比的查看稻田中的禾苗。
待看得仔细了,那三四位站着不矮身蹲地的人,却正是沙洲村的陈达田,陈达隆和陈友河。
且说,陈友河一大早动身去旱地里收割剩下的一亩多黄豆苗,刚将半数都已经黄叶枯萎的豆苗挑下坡地,送来村前的晒谷场。
都还未来得及将豆苗铺开晾晒,远远的便听到了有人叫自己的名字。
待听得仔细了,来人却是已经月余未见的桐江村谢家的秀才老爷。
秀才老爷见他挑了黄豆苗回晒谷场,甚是喜欢,也不顾黄豆苗生涩多毛,弯腰拾起一把就查看起来。
“嘶……友河贤侄,你这黄豆苗,每株苗圃上竟能结七八瓣豆荚。你,这是如何做到的呀?”
谢文元也没顾得上给陈友河做介绍,与他随行的人可有五人。虽说,陈友河曾经见过全部六人,可是,除了谢文元与他的随从路井路田之外,剩下三人他却是一点也不认识。
面对谢文元的询问,陈友河呵呵一笑,很不好意思的说道:“这个是稍微好一些的豆荚,其他地方的豆荚可没这么好。我这豆是轮换种的土地,且苗圃长成后还做过一些分株才有这般长势。”
“哦,你交换种植了何物?”
谢文元追问。
“还能有何物,就是高粱、黄豆两大作物轮换着来,偶尔种一些花生,有些时候也种些白薯。总之不能单独在一块地里连续两年种植豆子。否则豆苗容易出问题。”
陈友河说的这些谢文元也知道,这都是老一辈种地得出来的经验,不论是种黄豆还是种高粱,一块土地单独种一项农作物时最好不要连续种植两季。否则,农作物容易生病减产。
“这么说,你这块地的豆荚,能比其他处的产量高,便只有可能是你中途分植过豆苗所至?”
谢文元心中无比好奇,这种操作还能提高植株的单产?他是闻所未闻,听所未听呀。
听谢文元这么分析,他身旁身穿绸缎服饰的中年男子眼睛不由也亮了几分。
“确实有可能,不过我也还不是很确定。”
陈友河点头回道:“四月时犬子生了一场病,康复后便说想吃青豆。”
“我寻思着,这青豆拿来做菜给吃了多可惜呀,可奈何小孩子嘴馋,我心一软就答应了,当时我也觉得,有一块地里生长的豆苗有些太密实了,担心透气不佳,豆苗容易生病,便选了些许青豆苗割了回家剥了青豆,给孩子解了解馋。”
“后来,那些被分了植株的苗圃长的便比其他地方的茁壮一些。然后,就是现在这些样子。”
听陈友河说明,晒谷场这数担高产黄豆苗的出处,那身穿绸缎的富贵中年也没忍住心中的高兴,说道:“这倒是成就了陈壮士的拳拳爱子之心呀。既寻的一个可能让黄豆高产的途径,又解了娃娃的馋虫。哈哈,运气总是偏向勤奋之人的呀!”
“先生所言甚是在理,不过,这位陈友河,您可还记得,他就是五月之时,弄了那块豆腐形状稻田,养鱼驱蛾虫子的壮士。”
谢文元也为陈友河能有此收获感到高兴,同时把陈友河恰到时机的介绍给身边的富贵男子。
“恩,我想起来了。这次专程来到梅沙圩,可不就是想看看当初鲤鱼驱蛾的稻田,如今成效几何了吗?”
富贵男子点头说道:“陈壮士,我可是看过了谢夫子家,当初改苗养鱼儿的稻田才来你们村的。你能带我去看看你家当初改苗移株放鱼驱蛾的稻田吗?”
“贵人想去看我家的稻田,自是无有不允的道理。”
陈友河欢喜的说道。
眼前之人,他虽然不知其身份但从谢文元这个秀才老爷,对其的尊重程度来看,此人必定不是普通富商。
这两个月来,陈友河有过与许三千,谢江庭等地方富商打交道的经历,今时今日他陈友河的眼光已经,比两个月前要开阔许多。
说完,他便放下手中活计,带着众人来到了梅子窝水田边。
“友河壮士真乃奇人也,你这田里的稻穗,每穂竟然能长出二十八枚穂粒,比旁边未养鱼的稻穗整整多出八,九枚穂粒。”
程似道再三确认自己仔细清点过的三株禾苗上的穗粒,每一穗的穗粒都超过二十八粒。至此,他这才无比惊叹的说出心里的感慨。
“大人过誉了,实属巧合,养在稻田里的鱼儿才是水稻增产最大的功臣,陈某当不得首功。”
陈友河恭敬的回道。
如今他才知道,眼前之人竟是县令程似道程大人。
因此,这个时候说话,便不敢如先前那般随意了。
“这话到是不假,可是,你发现与否,在你家这块水田旁边也有数块这种样式的禾苗,我看那些禾苗穗上的穗粒可不一定有你这块稻田上的数量。”
“我们不如一同查看查看,那几块后来改苗移株的田里的禾苗穗粒数量再来与你仔细分说!”
程似道似乎对这几块养了鱼的稻田尤其上心。
这倒是让旁边的陈达广感到诧异,这样的县令大人和他心目中所想象的县令大人,差异,那可不是一般的大呀。
往年他见识过的县令,无一不是用高高在上的姿态,俯瞰直辖百姓,哪里有程似道这般对农事如此关心,遇到疑问便是会真心实意请教种地老农的。
陈友河无奈,只能随着程大人与谢家秀才老爷一块把旁边老爹陈达隆,小叔陈达广,大哥陈友江和小弟陈友海家的稻田都仔细查看一番。
两刻钟后。
程似道来到陈友河家水稻田旁。
“陈壮士,你这块田里的水稻,包括旁边数块改苗移株后的稻田中的禾苗,可比远处那些田里的禾苗要青绿一些,按照这个情形来看,这五块田的禾苗比其他地方的禾苗至少要晚六七天才能收成。”
程似道说出心中疑问。
听县令大人询问,陈友河当即点头说道:“若是要全熟,可能要晚个九至十天。”
“恩,虽然晚了许多日子,可到也并未耽误秋种。”
程似道在心里盘算了一下夏收的日子,倒数一下时间,心中便也认可了陈友河的说法。
不过稍一停顿,他又问道:“陈壮士,你可有去数过旁边那些稻田禾苗的穗粒?”
陈友河摇头。
见,陈友河摇头,程似道看向谢文元,却见谢文元脸色依旧颇为惊讶,便开口说道:“谢夫子,不如说说,你家中那块改苗移株的稻田,禾苗穂上的子粒有多少枚。”
“惭愧,惭愧!”
听程县令这么问,谢文元无奈的直摇头,口中直说惭愧,心里也的确没有想到,这沙洲村的陈友河种地这么有手段,改了一季养鱼驱蛾之后,这些原本贫瘠的土地,种植的水稻,穂粒竟比他那些肥沃土地种出来的水稻穂还多出四五枚。
他心中如何能不震惊,如何能不诧异。
安洪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m.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