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崇祯开始的祖宗集会

第155章 热情高涨(2/2)

天才一秒记住【印尼小说网】地址:https://m.ynxdj.com

首发:~第155章 热情高涨

尤其是万历以后的明军,遇到碾压式的战况还算好,大家一窝蜂的上去也就结束了。

但凡你要是遇到逆风局,这些兵痞们跑的比谁都快,才刚打一会儿立马就能给你表演个什么叫原地溃散。

这也是为何崇祯时期,明军不管是素质还是装备都要强于清军,却屡战屡败的原因了。

这次胡宗宪调动兵马。

最开始同样没什么积极性。

可这是他难得的功绩啊,灭国之战,自古以来有多少人能参加一场灭国之战,更何况是他大明朝了。

胡宗宪已经做好了青史留名,流芳百世的准备了。

所以他不容许有任何人给自己拖后腿。

甚至已经想好,要是没有人响应,自己就算拿鞭子抽也得给人抽到倭奴岛去。

当然,局面肯定不会如此之坏。

至少在嘉靖年间,大明军队的战斗积极性虽说是不高,却也没有像崇祯年间那种直接摆烂的状态。

然而胡宗宪才开始准备没多久,事态瞬间发生了一百八十度大转变。

原先你推我攘的军户们,积极性瞬间高涨了起来。

甚至为了争夺那个名额,而大打出手。

这可把那些兵官弄的一头雾水,连胡宗宪自己也吓了一跳,不明白这是怎么了,难不成太阳打西边出来不成?

经过一番打听后,才算弄明了事情的原委。

嘉靖回去后,知道了应对大量白银流入大明的办法,也变得有恃无恐起来。

虽然说大明这个庞然大物面对倭奴国时完全是降维式的打击,可狮子搏兔,亦用全力,更何况嘉靖容不得有半点失误。

为了能更好的打赢这场灭国战,也算是在姜先生面前好好表现一番,他甚至让人放出了舆论消息。

关于大明为何忽然向外发动战争的原因。

不得不说,嘉靖确实是聪明,在这个年代居然被他摸索出了掌控舆论的法子。

他先是通过散布在全国各地的锦衣卫们散播消息,关于倭寇如何如何可恶,弄的沿海地区百姓们苦不堪言。

之后更是编成一个个版本各异,但内容相似的评书们让说书先生在酒楼茶肆中说给过往行人听,成功激起百姓的怒火和天朝上国的尊严后。

又告知大军即日就要开拔,剿灭小小倭奴。

这一仗不只要打出大明的风采,还要让所有国家都知道,犯我大明者,虽远必诛!

此言一出,瞬间让民族凝聚力空前高涨。

就连国子监的书生们都忍不住议论纷纷。

这还没完。

重磅消息来了。

更有人说,之所以要去打倭奴国,是因其国内有两座巨型银矿山。

皇帝陛下体恤万民,为了让百姓们都过上好日子,特意要去灭了倭奴国,把银矿运回国内。

到时候,整个国家都不再有穷人,每个人都能变成人上人。

可以说嘉靖是把舆论玩出花来了。

这种话其实根本经不起推敲,就算白银运回来了,每个人都发一百两,可所有人都有了,不就相当于所有人都没有吗?

但这个时代的百姓们可不会思考这些,他们已经彻底陷入了狂欢当中。

举国热情高涨,所有人都盼着好日子的到来。

至于你说倭国人民怎么办?

那他娘的关老子什么事,谁让你敢冒犯我大明疆土呢。

千年后的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m.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重生七零:改嫁军少全家火葬场
重生七零:改嫁军少全家火葬场
(闷骚腹黑军少VS封心锁爱女主+双重生+暗恋) 唐雪梨重生回到七零年代,她再也不会听父母PUA,把自己工作、前程、丈夫、还有一颗肾都让给姐姐。 什么乖巧的好妹妹、好女儿,都见鬼去吧! 这辈子,她要放下个人素质,享受缺德人生。 上大学、挣钱钱、封心锁爱,看遍祖国大好河山。 坚持不婚不育保平安。 - - 顾以北爱了唐雪梨两辈子。 上辈子,思想守旧,错过表白时机。 这辈子,他决定放下个人面子,享受甜蜜
佚名
男友是领导,我只想低调做人
男友是领导,我只想低调做人
初见时,他是青春洋溢的邻家哥哥,她是敏感自卑的懵懂少女。宋谨言会笑着喊苏念念“小结巴”,也会一本正经地为苏念念补习功课。 再见时,他是意义风发的大领导,她是老实本份的工作人员。苏念念以为宋谨言早就忘记了当初的邻家妹妹,直到一次活动结束,喝醉酒的宋谨言将苏念念拦在过道上,笑着问道:“小结巴,不记得我了?” 记得,怎么会不记得呢,我的谨言哥哥。
迷迷糊糊的疯子啊啊
倾世嫡女白明微秦丰业
倾世嫡女白明微秦丰业
父叔兄战亡那天,她身披战甲,背棺出发
十四晏
伽小:只属于我们的故事
伽小:只属于我们的故事
关于伽小:只属于我们的故事:短篇+be(ooc致歉,私设。)卷一(神的恶作剧)在阿德里星还未爆炸之前的伽罗意外的穿越到了阿德里星爆炸后的星星球。原本在星星球上的伽罗穿越到了还未爆炸的阿德里星。两个不同时间段的伽罗,互相穿越到了对方所在的时间段中。“阿德里星还是那样的美。”他是伽罗,但不是小心的伽罗。(大家在读的时候一定要分清过去和未来的伽罗。)卷二(曙光)帝国的那位上将,已经30多了,都还未娶妻
阮星灏
白明微秦丰业
白明微秦丰业
父叔兄战亡那天,她身披战甲,背棺出发
十四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