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发:~第104章 明室危机
就在这时,王承恩突然面色大变:\"陛下,洪承畴的府邸起火了!\"
李修然眼中精光一闪:\"来得好!这是打草惊蛇之计起效了。告诉埋伏在附近的水师,立即包围洪府,绝不能让任何人逃脱!\"
崇祯帝有些不解:\"你是说\"
\"臣早就怀疑,洪承畴府上藏着重要人物。这场火,多半是他们想要趁乱销毁证据。现在,该是揭开真相的时候了。\"
火光中,洪承畴的府邸一片混乱。几个黑影趁乱想要翻墙逃走,却被早已埋伏的水师当场擒获。
\"大人!\"一名水师统领快步来到李修然面前,\"我们在洪府地窖中发现了重要物件。\"
那是一个精致的铁箱,里面装满了密信和地图。更重要的是,在一封未焚毁的信件上,赫然写着\"多尔衮\"的名字。
\"原来如此,\"李修然仔细查看这些文件,\"这就是王德化被杀的原因。他们想要毁掉这些证据。\"
就在这时,又有捷报传来:在洪府后院抓获了一名重要人物——竟是建虏的高级密探,化名薛明,本是多尔衮的亲信!
\"请陛下过目,\"李修然将查获的文件呈上,\"这些都是建虏与李自成联络的证据。他们想要里应外合,一举攻破京师。而洪承畴\"
话未说完,突然听见外面一阵骚动。原来是洪承畴被带到了乾清宫外。这位曾经的重臣,此刻已是面如死灰。
洪承畴跪在殿前,声音颤抖:\"臣臣有罪。\"
崇祯帝强压怒火:\"你为何要这样做?朕待你不薄啊!\"
\"臣臣实在是看不到希望,\"洪承畴痛哭流涕,\"朝廷内外,皆是营私舞弊,误国害民。臣以为,与其坐以待毙,不如\"
\"所以你就勾结建虏?\"李修然冷声打断,\"你可知道,你这样做,会让多少百姓陷入涂炭?\"
洪承畴浑身一震:\"这\"
\"给你看一样东西,\"李修然取出一份文书,\"这是建虏密谋屠城的证据。他们答应给你荣华富贵,可曾想过百姓的死活?\"
\"这不可能!多尔衮答应过\"洪承畴话说一半,突然意识到自己说漏了嘴。
\"果然是多尔衮,\"李修然目光如电,\"现在可以说说,你们究竟密谋了什么吗?\"
就在这时,外面又传来一阵骚动。一名锦衣卫慌忙入殿:\"启禀陛下,城外发现大股人马向京城移动!\"
\"果然来了,\"李修然神色平静,\"不过,他们恐怕要失望了。\"
崇祯帝急问:\"为何?\"
\"陛下请看,\"李修然指向城外,只见远处火光闪动,\"那是郑芝龙的水师在行动。他们已经切断了敌军的退路。\"
原来,李修然早就预料到敌人会趁夜发动进攻。他不仅在城内布置了伏兵,更派出大队水师从海路赶到,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包围圈。
\"报!\"又一名斥候快马而来,\"城外发现的是李自成的先锋部队,约有五千人!\"
\"很好,\"李修然露出胸有成竹的笑容,\"让他们继续前进。等他们进入包围圈,就是我们反击的时候。\"
就在这时,洪承畴突然大叫:\"不好!多尔衮上当了!\"
\"什么意思?\"崇祯帝和李修然同时看向他。
\"这这是一个圈套,\"洪承畴面如死灰,\"李自成根本不知道多尔衮今晚要动手。他们约定的进攻日期是三天后\"
\"原来如此,\"李修然笑道,\"多尔衮是想抢在李自成前面立功。这反而中了我们的计。\"
崇祯帝恍然大悟:\"你是说\"
\"不错。臣故意让消息走漏,说李自成要提前进攻。多尔衮生性多疑,一定会铤而走险。现在,他的精锐部队已经落入我们的陷阱。\"
话音未落,城外突然响起震天的喊杀声。远处的火光连成一片,照亮了半边天空。
\"报!\"一名斥候策马飞奔而来,\"郑芝龙的水师已经包抄到敌军后方!建虏军队陷入混乱!\"
\"好!\"李修然一挥手,\"命令各部,按计划行动。要活捉敌军主将!\"
这时,又一名锦衣卫快步入殿:\"启禀陛下,在德胜门外抓获一名重要人物。此人自称是多尔衮的贴身护卫,说要献上重要情报!\"
洪承畴闻言,顿时面如土色:\"完了全完了\"
那名护卫被带入殿中,浑身是血,却目光坚定:\"小人愿献上多尔衮的密信。这些年来,他暗中勾结朝中大臣,图谋不轨。证据都在这里。\"
李修然接过密信,仔细查看:\"果然如此。这里不仅有与洪承畴往来的证据,还有其他朝臣的名单。\"
\"不止如此,\"护卫又道,\"多尔衮一直在暗中策划策划谋害皇太极。他认为,只有除掉皇太极,他才能\"
话未说完,殿外又传来捷报:\"报!建虏主力已被我军击溃!俘虏千余,缴获马匹辎重无数!\"
\"好!\"崇祯帝龙颜大悦,\"这次多亏爱卿运筹帷幄。\"
\"陛下谬赞了,\"李修然正色道,\"这次之所以能够成功,关键在于我们先发制人。更重要的是,这些证据可以挑拨建虏内部矛盾。从此,他们将不得不自顾不暇。\"
就在这时,王承恩又匆匆入殿:\"陛下,刚刚收到消息,得知今晚的战报后,代善已经开始在盛京城内调动兵马!\"
\"这正是我们想要的效果,\"李修然解释道,\"代善与多尔衮本就不和,现在有了这些证据,建虏内部必将大乱。\"
崇祯帝若有所思:\"如此说来,我们不仅挫败了他们的阴谋,还可能引发他们内部的争斗?\"
\"正是。\"李修然继续道,\"而且,臣已经让人将今晚的胜报和这些证据,秘密送往李自成的军中。想必他得知多尔衮私自背叛盟约,也会\"
突然,又一名斥候快马而至:\"启禀陛下,李自成大营传来消息,说要派特使来京城议和!\"
\"看来他们已经收到消息了,\"李修然露出微笑,\"这正好给了我们周旋的机会。\"
崇祯帝感慨道:\"爱卿不仅破敌制胜,更是运筹帷幄,一举创造了转机。只是\"
\"陛下是在担心俘虏的处置?\"李修然早有打算,\"臣建议\"
\"臣建议分而治之,\"李修然道,\"对俘虏要区别对待。普通士兵可以招降收编,这些人大多是被裹挟的。而主要谋划者,必须严惩不贷,以儆效尤。\"
\"那洪承畴\"崇祯帝看向跪在地上的洪承畴。
\"此人虽然有罪,但既然及时悔悟,又提供了重要情报,可以从轻发落。不过\"李修然话锋一转,\"我们更应该让他专心编纂一部《建虏密谋录》,把这些年来建虏的种种阴谋诡计都记录下来。这样既可以警示后人,又能打击建虏的声望。\"
崇祯帝点头赞许:\"爱卿考虑周到。那李自成派来的使者\"
\"这正是我们的机会。可以暗示他们,我们掌握了某些不利于他们的证据。同时,也可以借此机会分化瓦解他们的力量。\"
就在这时,天边已现出一丝曙光。这个惊心动魄的夜晚,终于要结束了。
\"天快亮了,\"李修然望向东方,\"这个夜晚,注定会载入史册。不过,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
崇祯帝深以为然:\"确实如此。不过有爱卿在,朕相信必定能渡过这场危机。来人,摆驾回宫,朕要大封群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