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生,苟在驿站,万年后我无敌

第190章 牛魔顶天(1/2)

天才一秒记住【印尼小说网】地址:https://m.ynxdj.com

首发:~第190章 牛魔顶天

方凡与妖将对战之时,捏爆了一颗药丸,那颗药丸便是化毒的神丹,有了这化毒丹任何剧毒都难以起效。

方凡专研毒道数百年,早已积累丰厚,洞穿其间奥妙,能制毒,自然也能化毒。

这便是他来秘境前做的准备。

明知这幻沙妖域有剧毒之物,还不留着备用的手段,这就不是方凡的为人了。

事实上如若方才那颗化毒丹不起效果,方凡还有一招可祛毒,甚至这一招不成,他还有一招。

这三招都不成的话,方凡还有最后一招。

那就是三十六计最上一计。

此刻方凡见那地魔花依旧在释放毒素,那花芯头颅龇牙乱叫,似有百般的愤怒,心中道。

【此物是得了天地灵机,要化成妖植,就如同方才的绿植人一般。】

【但此物的毒性强,一旦化成妖植,其实力定然高过那个绿植人。】

【但这物化成妖植与我无用,我需要的是这花的剧毒,只需产生剧毒即可,那份多出来的灵智反倒有害。】

【不如将那灵智抹去,再收下这妖花。】

方凡想罢,马上丢出一张符箓,那符箓流光窜动,掀起一股呼啸罡风。

如风雷钢刀,刹那间迸射一道飞弧,穿过花芯头颅的颈部,下一刻四周忽然变得安静。

妖植不再释放剧毒,那头颅不再咔咔乱叫,妖植上的灵智骤然消失,变成了一株极为普通的剧毒花朵。

咕噜噜那头颅滚落地面,立刻就有灵蜂扑上去猛砸,好似要将它粉碎,以报刚才死亡数百同类的大仇。

隔了一炷香,那头颅真的在群蜂的攻击下变成了碎渣。

方凡心道。

【灵蜂看似弱小,实则暴躁好斗,如若成长起来,倒是一群可怖的战力。】

可想归想,方凡却没意愿去提升灵蜂的战力,原因无他,那就是太耗费资源。

一只灵蜂成长起来资源耗费不多,一百只还能承受,一万只方凡就得要饭去。

接着方凡来到地魔花跟前,没有了灵智的地魔花也就没有了攻击性,任凭方凡将一道法术打下,然后将其凝聚缩小,装进了灵植匣内。

带回去种在毒植园内进行培育,往后提取剧毒,也是一份强大的战力。

【接下来该是搜寻那小型灵脉了。】

【也不知黄灵娘和地风沙厮杀战况。】

方凡如此想着,忽然前方就有一团隆隆作响的脚步声,跟着方凡眉宇一沉,望向前方。

但见数百妖兽疯狂奔逃,不敢停下,其间还有筑基三重的强者,并非全是弱小。

但即便如此这群妖兽还是恐惧至极,在他们后方是一只高有六丈的牛魔奔腾前冲。

那股冲击力如爆雷来袭,气势磅礴,牛蹄踏地,好似大地要崩坏,令人心惊。

黄灵娘这时候乐在其中,口中高喊。

“不要跑,给我停下!胆敢不尊的给我去死!”

一只犀牛大妖跑的慢,被追上,接着屁股被牛角一顶,刹那间轰然巨响,那犀牛大妖高有十多丈的身躯竟然直飞冲天。

半空中犀牛大妖大声尖叫,听者浑身战栗,随后落地,砸出深坑。

犀牛大妖想要起身却是不能,两只后腿夹得紧紧的,兀自哀嚎不止。

方凡看的直摇头,还有些尴尬。【这家伙让她去了,装作没看见。】

方凡侧过头,看向另外一旁,那边地风沙与虎妖厮杀了许久,终于要分出胜负了。

地风沙不愧是灵物,战力是普通修士的三倍,虎妖虽然也强于普通修士,但与地风沙一比还是差了一截。

蚊香头家的小弟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m.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任杰卫平生
任杰卫平生
神圣天门横立苍穹,时空魔渊涂炭人间,当大地涌出十二座灵泉,当月亮不再属于人类…我们又将何去何从?神明的世界?恶魔的世界?不,这是属于人的世界!我将接过那无人扛起的冠冕,成为新时代的王。我叫任杰!生当作
弈青锋
睡服东北虎?你管这叫驯养技巧?
睡服东北虎?你管这叫驯养技巧?
【无直播+动物+温馨日常+无女主】老娘可是东北虎,区区按摩怎么可能屈服?呜~他好会,挠的好酥服啊~他咋知道我要洗香香?嗯?还要抱着我睡觉?他好坏~但我好喜欢啊~......凭借着能听懂动物心声的能力,
白阳
钢盔与热血:德械师抗日风云
钢盔与热血:德械师抗日风云
关于钢盔与热血:德械师抗日风云:战火纷飞,山河泣血,1937年的华夏大地沦为人间炼狱。德械师,这一支装备精良却背负着沉重使命的铁血部队,于民族危亡之际挺身而出。他们头戴锃亮钢盔,手持德式枪械,以钢铁意
孙苏中
洞房花烛夜后,得知夫君有花柳病
洞房花烛夜后,得知夫君有花柳病
云倾的嫡妹云娇重生了,重生的第一件事就是设计陷害云倾,并抢了她的亲事。上辈子云倾嫁给了身有残疾的侍郎府公子谢齐,过的顺风又顺水,让云娇很是羡慕嫉妒。而云娇嫁给了国公府小公爷秦脩,觉得他模样好,家世好,
青墨
盘点大秦败家子,祖龙棺材板压不住了
盘点大秦败家子,祖龙棺材板压不住了
【华夏,炎黄子孙也。】【炎帝与黄帝联合,破蚩尤于涿鹿。】【炎黄合流,破九黎,迁三苗,遂得中原之地,建华夏文明!】随后,历经百年,才迎来秦国统一……各朝各代的上空,都出现了字幕,上面写着《盘点华夏五千年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