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发:~第172章 哪有鱼与熊掌兼得的好事?
第一百七十二章 哪有鱼与熊掌兼得的好事?
圣京城,昌吉酒楼。
昌吉酒楼是洛王府的产业,离着洛王府只有三条街的距离。
剑圣许超今日装扮成一个虬髯大汉,包下了昌吉酒楼的一间雅间,独自坐在里面喝酒,他在等洛亲王路过楼下。
经过几天的观察,许超已经初步摸清了洛亲王李昭的日常规律。
每天午后,洛亲王便会离开洛王府,去宝宴楼与人喝茶,每天皆是如此。
而从洛王府到宝宴楼去,都要经过昌吉酒楼,因为这条路比较近。
于是今日许超便在这里等着洛亲王路过这里。
一把强弓就依靠在窗边,还有五支羽箭放在桌子上,再有就是两把横刀也放在桌面上,横刀已经去了刀鞘。
许超不打算用剑,因为那太明显了,特别是他的剑很多人都认识。
眼看着午时已过,洛亲王的马车如期而至,在十几个护卫的簇拥之下朝着昌吉酒楼这边走过来。
许超眼中闪过一道寒光,将酒杯放下,先是给自己戴上了一个面具,这才伸手拿起那张强弓,同时抓起五支羽箭夹在手指中。
就在洛亲王的马车快要到他的窗下之时,许超即刻便拉开强弓,搭上一支羽箭,毫不迟疑的便朝着马车的窗户射了过去。
也不管第一支羽箭是否射中,许超的第二支箭跟着就射了出去。
嗖嗖嗖,五支羽箭连射完毕,洛亲王的车队已经乱了,所有人都将马车护在中间,举起圆盾,将马车团团围住。
许超将手中的强弓一扔,抬脚连踢,将两把横刀踢了起来,接着伸手一抄,便抓住两把横刀的刀柄,然后纵身从窗口跃了出去。
“有刺客,护住殿下。”有人高声喊道。
许超飞身扑下,直接扑洛亲王的马车。
这时洛亲王的护卫中有人纵身从马上跃起,挥着横刀便朝许超劈了过来。
许超身在半空,一把横刀挡住那人的刀,另一把横刀斜斜的劈出去,正披在那人手臂上,一条手臂便被斩断,飞了出去。
而许超被那人一阻,身形即刻下落。
许超的两把横刀左劈右砍,又将两个护卫斩落马下,他却伸脚在马背上一蹬,又是纵身跃起,落到了马车车顶上。
接着他便重重的一跺脚,便将马车车顶踩碎,整个人落在了马车中。
车厢里洛亲王的胸口个脖颈处各挨了一箭,口中流血喘着粗气,眼见一副活不了的样子。
许超横握着横刀,在洛亲王的脖颈上一压,便将他的头颅割了下来。
这回洛亲王死得不能再死了,许超即刻双脚连踹,将车厢四壁踹得飞了出去,接着纵身跃起,朝着昌吉酒楼跃了上去。
许昌从昌吉酒楼的窗户跃进去,然后从另一面的窗户穿出去,纵身跃下酒楼,很快便消失不见了。
洛亲王被刺杀的消息很快便传到了皇宫中,皇帝惊讶的问老太监高小崧道:“刺客是谁?”
老太监说道:“不清楚,那人蒙着面,用的是军中的制式横刀,奴婢觉得那刺客应该是军中之人。”
皇帝点了点头,说道:“查,给朕好好的查,光天化日之下刺杀一位亲王,当真胆子大得可以了。
今日可以刺杀亲王,明日就可以刺杀皇帝,呵呵,大梁还有规矩吗?”
老太监忙施礼道:“是,陛下,老奴已经将皇城司的人都调动起来追查此事了。”
皇帝沉吟了片刻,问道:“斐儿如今在何处?”
老太监说道:“昨日皇城司的人传回来消息,殿下如今正在化州郡城调动化州城卫军,准备回圣京。”
“还在化州?”皇帝问道。
“是,殿下还在化州。”老太监说道。
皇帝叹了口气,说道:“你觉得有没有可能是斐儿出手刺杀了李昭?
朕听说斐儿就擅长使用双刀,而且弓箭十分厉害。”
老太监摇了摇头,说道:“应该不是殿下,老奴的人传回来的消息应该不会错,殿下就在化州郡城调动人马,准备回圣京。
老奴可以派人快马去化州郡城,问一下周还能。”
皇帝摆了一下手,笑道:“不必了,朕觉得这件事就算不是斐儿亲自出手的,也跟他脱不了干系。
要是斐儿所为,朕倒是觉得很正常了,被人数次刺杀,他要是连点反击举动都没有,反而让朕失望了。
唉……,都是皇族内 斗啊,朕真的很忧心,这样一直下去可怎么得了?”
老太监说道:“陛下,老奴觉得您应该给殿下一个身份了,最少也让殿下认祖归宗。
只要确定了殿下的身份,就没人敢轻易动殿下了,否则便是谋反。”
皇帝点了点头,说道:“你说得有道理,朕也想让斐儿认祖归宗,不过朕问过他,他似乎不是很愿意。
朕也不敢将他逼得急了,朕怕他恼怒之下回去四叶城。”
老太监笑道:“陛下跟殿下在一起的时间并不长,不了解殿下的脾气秉性。
老奴陪着殿下从四叶城一路到了圣京,与殿下朝夕相处,对殿下了解的多一些。
殿下的秉性是吃软不吃硬,谁对他越硬,他反击的也会越硬。
这次洛亲王等人对殿下虎视眈眈的,殿下不可能不反击的,殿下曾经说过,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也就是说,谁想杀他,他就杀谁。”
皇帝哈哈一笑,拍着巴掌笑道:“好一个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这话说得霸气十足,跟朕年轻的时候一个样子。
朕觉得斐儿不会就此罢手,只是不知道他下一个目标是谁?”
老太监说道:“老奴也好奇此事呢。”
他口中说着,心里却是在想着:“估计应该是冀国公了吧?他可是派人出去要截杀殿下的,殿下怕是不会放过他。”
只是这个话老太监不好跟皇帝说,如果说出来了,皇帝没准就要派人通知冀国公,让他小心一些了。
皇帝虽然厌恶他的那些兄弟子侄,但是皇帝也很想皇族之内大家能和睦相处。
老太监深知皇帝的内心很纠结,既想护住自己的儿子,还想皇族之内和和气气的。
但是这世上哪有鱼与熊掌兼得的好事?
老太监在心里叹了口气,便跟皇帝告辞了,出了皇宫,回去了皇城司衙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