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无限物资,我制霸全球!

第180章 现在就开始吧!(1/1)

天才一秒记住【印尼小说网】地址:https://m.ynxdj.com

首发:~第180章 现在就开始吧!

嬴政也亲自来了,站在特设的高台上。虽然他极力保持威严,但眼中还是掩饰不住期待的神色。

&34;开始吧。&34;赢天一声令下,工匠们推动割麦机进入麦田。

随着机械的转动,锋利的刀片开始高速旋转。割麦机稳步前进,麦子应声倒下,整整齐齐地排列在地上。眨眼之间,就收割了一大片麦田。

现场一片寂静,所有人都看呆了。那些之前质疑的大臣,此刻说不出话来。

一个老农夫突然&34;扑通&34;一声跪在地上,老泪纵横:&34;太子殿下真是我们农民的大恩人啊!有了这个机器,我们就不用再累死累活了!&34;

嬴政也激动地说:&34;好!好!这才是真正利国利民的好东西!&34;他转向那些大臣,&34;你们看看,这就是科技的力量!以后要多支持这样的创新!&34;

王德等工匠们感动得跪倒在地:&34;多谢殿下教导之恩!以前我们只知道照图纸做东西,现在才明白,做工匠还要懂得这么多学问。&34;

赢天扶起他们:&34;你们都是大秦最优秀的工匠。掌握了这些技术,就要用它们来造福百姓。这才是真正的匠人之道!&34;

消息很快传遍全城。百姓们议论纷纷,都说太子不仅心系民生,还懂得这么多神奇的技术。更让人钦佩的是,他不吝赐教,让工匠们也都学会了这些本领。

一位在集市上卖农具的老者感慨道:&34;有这样的太子,真是我们老百姓的福气啊!以后的日子,只会越来越好!&34;

这就是割麦机的诞生故事。它不仅带来了农业生产的革新,更展现了一个年轻太子的远见卓识。在他的引领下,大秦的科技水平突飞猛进,工匠们的技术素养也得到了极大提升。

这个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人们常说:&34;太子授艺,不分贵贱。&34;这不仅是对赢天教导之恩的感激,更是对他提升民生的赞誉。而这台割麦机,也成为了大秦科技进步的一个重要象征。

春日的晨光刚刚洒落咸阳城,酒楼上已经传来悠扬的吟诵声。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诗人李白云正在深情朗诵他新作的诗篇。这位曾经对朝廷多有微词的老诗人,如今却为太子的新政歌功颂德。

&34;太子恩泽遍四方, 耕织之术利农桑。 铁轨纵横通万里, 割麦机巧助农忙。 民心所向非虚语, 政绩斐然果可量。 但愿年年添新器, 永保神州稻粱香。&34;

楼下渐渐聚集了不少人,既有身着锦衣的富商,也有面带尘土的农夫。他们听得入神,不时报以热烈的掌声。

&34;李老这诗写得好啊!&34;一个商人赞叹道,&34;尤其是&39;民心所向非虚语&39;这句,道出了我们的心声。&34;

就在这时,一个面色阴沉的中年文士突然冷笑一声:&34;哼!李白云,你也算是名士,怎么净写这样奉承的诗?什么叫&39;民心所向&39;?还不是被利益蒙蔽了双眼!&34;

李白云目光严厉地看着那人:&34;魏先生,你这话就不对了。老夫一生写诗,只求问心无愧。太子殿下的功绩,是实实在在的。你说是利益蒙蔽了眼睛,那请问,太子的新政可有半点对不起百姓的地方?&34;

那魏姓文士语塞,但仍不甘心:&34;这些新奇的玩意儿,迟早会坏了我大秦的根基!&34;

&34;放肆!&34;人群中突然传来一声怒喝。原来是一位参加殿试的举子,他义愤填膺地说:&34;魏先生,你说这话未免太偏颇了。太子殿下推行新政,哪一件不是为了百姓?就说这次殿试的改革,让我们这些寒门子弟也有了出头的机会,这难道不是大善政吗?&34;

几个同样准备参加殿试的学子也纷纷附和。一时间,酒楼上展开了一场激烈的辩论。李白云看着这一幕,欣慰地笑了。这正说明太子的新政已经深入人心,即便有人反对,也改变不了大势所趋。

与此同时,殿试已经开始。往年的考场总是一片肃穆,但今年却有些不同。考生们虽然依然认真,但脸上少了几分惶恐,多了几分从容。

嬴政坐在高台上,目光如炬。这是他第一次亲自监考,就是要看看这些未来的栋梁之材到底有什么本事。

忽然,他注意到一个考生在答题时频频抬头,似乎在思考什么。往年这种情况很少见,大多数人都是埋头抄写背诵的内容。嬴政悄悄让人记下这个考生的座位号,准备等考试结束后看看他写了什么。

礼部尚书在一旁小声提醒:&34;陛下,时辰不早了,要不要去用膳?&34;

嬴政摆摆手:&34;不急。朕倒要看看,这些考生能写出什么新见解来。&34;

就在这时,考场外突然传来一阵骚动。原来是一个老儒生闯到了考场门口,大声疾呼:&34;陛下啊!这样的考试太离经叛道了!什么&39;论水利之利弊&39;、&39;议农田之改革&39;,这些俗务,岂是读书人该操心的事?&34;

守卫立即要去拿人,嬴政却抬手制止了。他走到门口,平静地问道:&34;那依你看,读书人该操心什么?&34;

老儒生愣了一下,随即理直气壮地说:&34;读书人自然是要研习圣贤之道,明察古今之理&34;

&34;好一个圣贤之道!&34;嬴政突然提高了声音,&34;可圣贤之道,归根结底不就是为了治国安民吗?水利、农田,这些难道不是关系民生的大事?&34;

老儒生被问得哑口无言。这时,嬴政又说:&34;你可知道,正是因为过去的士人只知道空谈理论,才让许多该办的实事都耽搁了。小九改革科举,就是要选拔真正能为百姓办事的人才!&34;

这一席话不仅让老儒生惭愧地退去,更让周围的人对太子的改革有了更深的认识。

另一边,工坊内也在上演着一场特殊的&34;课堂&34;。一台珍妮机突然发出刺耳的响声,随后彻底停转。工匠们都紧张地看着这台价值连城的机器,生怕真的坏了。

赢天闻讯赶来,仔细察看了一番,突然笑了:&34;来得正好!这是个难得的实践机会。&34;

百舸击长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m.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重返九零,受气包带着悍妇剧本归来
重返九零,受气包带着悍妇剧本归来
70岁的吴彩霞看着电视睡着了,醒来回到了1992年。 这一年,她24岁,青春尚好,父母俱在,就是多了个拖后腿的上门女婿宋大国。 上一世,受气包的性格,婚姻20年,受尽屈辱,直到女儿命悬一线才有勇气离婚。 这一世,她决定当一把悍妇,把离婚提前16年,踹渣男,斗恶亲,搞事业…… 作为村里第一个离婚的“坐家女”,村里人都笑话她家没了顶门户的男人。 她死磕到底,恶评来一个怼一个,看热闹的来一个打一个!
不吃紫菜
我在乡下打造桃花源
我在乡下打造桃花源
工作不如意的李青龙回到乡村,得到一副山河社稷图,获得大量的物质和改变环境的能力,从此过上桃花源一般的乡村生活。 没事就打野,挖药草,培育极品鱼类,经营水产品,养各种各样的动物! 于是,山上的野猪成了看门护院,猫头鹰负责晚上巡逻,天边的白鹤以乡村为家,早出晚归的野鸡野鸭,在田野肆意的游荡……村民们每日笑脸,迎接着和谐美好的生活。
济世扁鹊
从拔剑开始成神
从拔剑开始成神
关于从拔剑开始成神:“什么?拔剑就能增加逆袭点?”“逆袭点还可以用来改进天赋,完善武学?”“那我岂不是拔剑就能无敌?”“你本来就无敌,只是天道不要你这么牛逼。”“那我就改了这个天。”
金枪神鱼
闪婚千亿首富后,假千金马甲藏不住了
闪婚千亿首富后,假千金马甲藏不住了
A大的风之遥教授闪婚了。 闪婚的豪门老公宗靳甩给她一个结婚协议,要求互不干涉,扮演好各自角色,让她不要有非分之想。 本以为这场婚姻各取所需,应付过日子,到期拜拜,但有人反悔了,撕毁协议,强取豪夺。 圈内人都笑风之遥是被赶出孟家的假千金,能嫁入豪门也不过是一个替代品而已,宗少早有深爱女友,等正主回来,被踢出豪门是迟早的事。 然而,下一刻,就有人拍到宗爷醉后真言: 【我的亲亲老婆自己就是个豪门女王,
荼小柠
全家只爱假千金?重生我转身回皇家
全家只爱假千金?重生我转身回皇家
假千金嫁入皇家当日,她被当作乞丐赶出家门。 三个兄长争着背假千金上花轿,嫌她跪在门口挡路,一脚踹开她,“哪里来的臭乞丐,真是晦气!” 假千金掀起盖头,“说起来,我成皇子妃,还是沾了姐姐的光。” 街上的百姓指指点点,骂她怪物。亲生父母怕她闹事,拿银子命乞丐将她赶走。 只有那个曾经嘲笑过她的淮安王世子在她面前停下,“可愿跟我走?” 重生后,什么血缘亲情,她都不要了。 从前你们对我弃如敝履,这一世我让
北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