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实习生穿越竟成临川公主!

第261章 临川公主出阁啦!(1/2)

天才一秒记住【印尼小说网】地址:https://m.ynxdj.com

首发:~第261章 临川公主出阁啦!

贞观十七年二月初七,这一日天气温暖,阳光照在牡丹花丛上,远处还有几只喜鹊叽叽喳喳叫着。

清凉阁内,李孟姜正被几个年长的姑姑围在其中,李孟姜的下颌还被其中一个叫李姑姑抬起,她拿起沾满胭脂的粉扑,在李孟姜的脸上,沿着脸型顺时针盖着。

李孟姜被胭脂的香味呛到直打喷嚏,李姑姑慈祥一笑:“十殿下,今日大喜了”

李孟姜却有些难过的打量着自己住过清凉阁,她心里又舍不得离开从小生活与勾心斗角的地方,想到泪水控制不住夺眶而出。

李姑姑见李孟姜泪眼婆娑的,她起哄让李孟姜多哭哭,这样夫家才能福气满满。

李孟姜十分无语地瞪着李姑姑。什么鬼?哭嫁?可是这样会容易脱水的,而且她脸上已经花了,李姑姑赶紧给李孟姜补妆。

然后拿起梳子为李孟姜梳妆,戴上凤冠,步摇,篦头等,她瞬间觉得自己的脑袋被十几斤石头地头疼,她前世在看古装剧时,就有看见公主出嫁的头面,当时她就觉得十分好看,好精致。

但现在这些头面却把她压着脑袋嗡嗡的,尼玛的,古代女子结婚需要戴这些细小重物吗?万一压出颈椎病了该怎么办呢?

李姑姑让白茶拿过一套红绿相见的嫁衣,李孟姜仔细一瞧上面绣着一对好看鸳鸯,上头绣着云月,如此好看的嫁衣,在李孟姜眼里却像一只没有煮熟的大闸蟹。

李姑姑有些疑惑:“十殿下,该更衣了。”

李孟姜站起身,看着李姑姑为自己穿上一件打低白衣,绿色中衣,还有一件红色的外衣,好家伙这下重量又添加不少。

幸好,这个时候的女子,为了遵从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的儒家准则,没有在耳垂穿孔戴上耳坠,耳钉等装饰物。

这个时候,清凉阁外忽然堵着几十个宫女内侍,闹哄哄地好像在堵着什么人,绿茶伸手阻止周道务的脚步:

“十驸马,您接走我家十殿下,就要拿去百分百的诚意来,不然休想进清凉阁半步”

周道务拿出一个数额巨大的红包交给绿茶,但绿茶并不买账:“不可以哦,要有诚意。十驸马。”周道务轻笑:“绿茶姑姑,想让在下如何呢?”

绿茶看着一边伴郎团们,她想了想嘴角扬起意味深长地微笑,她抬手示意几个侍卫打伴郎团,她说道这个是图福气。

李孟姜实在是看不下去了:“这是婚闹啊,这是陋习啊”

李姑姑却说这是打福气,不是陋习。

许久,门外传来一阵沉稳的脚步声,紧接着,木门 “吱呀” 一声被缓缓推开。周道务身着大红吉服,腰间束着一条玉带,头戴一顶璀璨的金色冠冕,英气十足。

他走进房内,目光瞬间被李孟姜吸引,脸上不自觉地浮现出一抹温柔的笑意。

随后,周道务开始寻找李孟姜的喜鞋。他的目光在房内四处搜寻,最终在雕花床榻下发现了那两只精美的绣鞋。

鞋子上绣着并蒂莲,寓意着夫妻恩爱,百年好合。

周道务小心翼翼地拿起喜鞋,走到李孟姜面前,单膝跪地。

他的动作轻柔而又郑重,将喜鞋轻轻地套在李孟姜的脚上。

穿戴完毕,周道务伸出有力的双臂,稳稳地将李孟姜抱起。

就在此时,李姑姑匆匆赶来,手中拿着一把绘有花鸟图案的团扇。

“扇子!十殿下拿着啊!”

李姑姑大声提醒。

李孟姜伸出纤细的手,接过扇子:

“我更喜欢盖红色喜帕。”

周道务抱着李孟姜,嘴角微微上扬,耐心地解释:

“盖红色喜帕,那是低嫁之礼;拿着团扇,才是高嫁之仪。咱们殿下身份尊贵,自然是高嫁。”

李孟姜还没来得及细细思考,就被周道务抱着走出了房门。

一枚君悦芙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m.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穿越以后,开局绑定反派系统
穿越以后,开局绑定反派系统
他只是在医院里面割了一个包皮而已。竟意外穿越到了异界,还成为了太墟圣地的圣子。开局就被未婚妻和主角污蔑他在秘境之中杀了同宗的弟子,还偷盗了太墟圣地的残缺圣器,太墟钟。好在这时,他觉醒了反派系统,没成想
佚名
麒麟小奶包,被五个爹爹抢疯了
麒麟小奶包,被五个爹爹抢疯了
三岁小麒麟为找亲爹下凡,却不想因为自己爹爹灵魂过于强大,只能分割后落入凡间有了五个马甲,还个个都是大佬。她只能走在不断碰瓷亲爹求养的路上。将军爹爹草根出生,战场上的杀神,但没啥身家底蕴,为了养活自己手
垂耳兔
夜火缠绵
夜火缠绵
暂无
骨子鱼
为钱误入歧途?禁欲医生用爱救赎
为钱误入歧途?禁欲医生用爱救赎
第一次接到她的电话时,我还以为有人打错了。直到对面三番五次的打来电话:“先生,我是认真的,我今年20岁,身体健康,年轻干净,就读北城A大,卵子质量一定很好,你考虑一下吧。”我内心不屑。已经接受高等教育
佚名
人在修仙,边修炼边传承挚爱血脉
人在修仙,边修炼边传承挚爱血脉
他,小小道士,存活世间800年,繁华看尽,了无生趣,不愿下山。某日,他意外得知玄孙媳妇偷人,所生后代竟然都不是自己的后人!为延续挚爱与自己的血脉,他毅然决定下山!他:我与挚爱的血脉,必须传承下去!玄孙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