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明朝,从最穷国舅开始种田

第413章 天气预报(1/1)

天才一秒记住【印尼小说网】地址:https://m.ynxdj.com

首发:~第413章 天气预报

“最后,在信息容量上,驿站传递受限于信件篇幅和驿卒负重,信息量有限。而光学电报通过编码,只要字典涵盖汉字足够多,理论上可传递大量复杂信息,如长篇政令、详细军情报告等。”

张居正听后,微微点头,眼中露出赞赏之色:“衍神公果然思虑周全。但这中继站的设置,想必也有诸多讲究吧。”

李文贵连忙道:“大人明鉴。这中继站的设置需依据我大明的地形地貌。在平原地区,中继站间距可适当增大至百里左右;在山区或地形复杂地区,间距则缩小至六十里左右。具体情况,需要根据实地考察后所定。总之,就是一个原则,必须在最远距离清晰地看到信号塔的信号。”

张居正等人听得点点头,李文贵就继续说道:“另外,每个中继站需配备 3至 5名专业操作人员,他们不仅要熟练掌握光学信号的接收和发送技巧,还要具备应急处理能力。中继站需配备备用设备和维护工具,以应对突发情况。”

高拱摸着胡须,沉思良久,最后还是有点不敢相信的样子道:“衍神公,此法听起来似乎不错,也很有道理,但是,消息传递,瞬息千里,总觉得好像有点不可能!”

李文贵听了,心中想着,那你是不知道后世的电话,何止是瞬息千里!

他心中这么想着,便微笑着回答高拱道:“我在城外已经修了一座简易版的信号塔,在京师城头上就可以观察到。诸位大人要是有兴趣的,可以去看看。”

一听这话,高拱没有任何犹豫,当即吩咐道:“走,去看看。”

虽然他是首辅,日理万机,忙的不得了。可是,这个信号塔真要如同李文贵所说,至少在天气晴朗的时候,消息传递真能瞬息千里,对于很多政事的处理,都会有很大的改变。

简单说,对朝廷,对大明的影响非常大,定然是要亲眼所见之后才能心中有个数的。

张居正等其他内阁辅臣,也都非常感兴趣,自然也和高拱一个心思,想要亲自去看看。

于是,罕见的一幕出现了。

内阁的几位大佬,都随李文贵出了内阁,坐轿子太慢,就都骑马随李文贵走了。

这一幕,实在太过罕见。以至于内侍不得不去禀告隆庆帝,说内阁那些阁老都被衍神公拐跑了!

隆庆帝正在后宫和新欢饮酒作乐,听到这个消息之后,顿时很是惊讶。

内阁的辅臣都跑了的话,谁来处理政事?反正他是不可能处理政事的,那多麻烦!

于是,他立刻派人传了御马监掌印太监李文进,让他去看看他哥到底在搞什么鬼?

寒冬腊月的,北风呼啸,街上的行人不多,就正好见到了让他们傻眼的一幕。

就见一群大红绯袍官员,在一大堆护卫的簇拥下,在大街上纵马驰骋。

这是什么情况?

一时之间,看到的人都不由得议论纷纷,并把消息带去了京师的各个角落。

李文贵可没管别人怎么看,这是他自己说的,直接带着高拱等人去了城头。

这里已经放着一部大型望远镜,有几个李府家丁守着的,见到他们到来,便纷纷行礼。

李文贵没管他们,自己先去望远镜那边看了下,然后才站直身体对身后的高拱等人说道:“高大人,你们可以先用肉眼看看我修建在外面的信号塔,再用望远镜来看。”

高拱等人立刻抬头沿着李文贵的方向看去,果然看到极远处,有个和李文贵之前放在内阁模型类似的东西。因为太远,看得不是很清楚了。

张居正估摸了下,当即说道:“这怕是有三四十里远了吧?”

高拱没有说话,已经凑过去,通过望远镜在观察了。

果不其然,通过这个望远镜,那远处原本有些模糊的东西,就一下看得很清晰了。包括李文贵之前在内阁解释的那些,看着应该也不是问题。

与此同时,李文贵在边上回答张居正的话道:“大概是四十里远,如果正规修建的话,因为有水泥钢筋,基座可以修的很牢,因此,这个信号塔其实还可以修的更大一些,距离就还能更远一点。”

高拱自然也是听到的,因此在他看完之后,他便站起来由衷地赞道:“此法真得可以,用信号塔以次传递,消息传递之快,当真是史无前例了!”

说到这里,他便对张居正说道:“太岳,你们也都过来看看,用望远镜来看,确实很清晰。”

张居正等人听了,自然很有兴趣去看了。

边上,李文贵对已经看过的高拱等人说道:“我可以成立大明电报股份公司,我,我姐夫,还有朝廷的邮政衙门一起合股,如何?”

高拱一听,眉头一皱道:“这信号塔乃是用来传递政令,如此不好吧?”

李文贵听了,想也不想,马上就说道:“传递政令可以,传递其他民间消息同样也可以啊!甚至还可以用来预报天气,都是没问题的。”

传递民间消息这个容易理解,但是,高拱不理解的是,这信号塔还能预报天气?

于是,他便不解地问道:“这天气如何预报?”

张居正这时候已经看完,也站边上好奇地听着。

只听李文贵给他们解释道:“如今不是已经有水银温度计来衡量温度了么?只要各地每天把温度汇总到一个地方进行统计,就能大概预报天气了。”

他就知道,他们可能听不懂,在说完之后就进一步解释道:“寒风是从北往南吹的,而热风是从南往北吹的。每天记录温度,就能知道寒风,或者热风什么时候过来。”

“只要多记录数据,就能大概预测温度了。”

高拱一听,好像很有道理的样子,想了想,他对李文贵说道:“我们先回内阁再议吧!”

内阁可不能一直没人,再说城头上寒风呼啸,也是太冷了。

李文贵自然没有意见,在所有人都看完之后,李文贵吩咐他的家丁收尾,他则跟着高拱等人返回内阁。

叫天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m.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你敢断她财路?她背后有地下大佬!
你敢断她财路?她背后有地下大佬!
她刚生下来,家里的保姆为自己的亲女儿能过上好日子,将她丢了。十八年后,她被家人找到,然而等待她的是未婚夫背叛,亲爸妈全都偏向保姆的女儿。他们也越来越过分。为逼她低头认错,断她财路,堵她后路。穷急眼的她
佚名
系统:我与国家共享气运
系统:我与国家共享气运
我穿越了,穿成赵云亲哥,还失忆了。绑定国运共享系统后,我觉醒了前世记忆。我嘞个豆,这还种啥地啊!猛将、系统、金手指在身,我不成王都说不过去。我还和现代大夏国运共享,这下我带飞两界。
佚名
传承在手,我成了混世国医
传承在手,我成了混世国医
他是村里唯一的大学生,本应该骄子一般的存在,却意外被纨绔所伤,成了傻子。为了活下去,他不得不回到村子里,跟着父母一起生活,这天却无意间撞破了村长好事。上一秒,他被灭口推下悬崖;下一秒,他不仅没死,还觉
佚名
人在修仙,边修炼边传承挚爱血脉
人在修仙,边修炼边传承挚爱血脉
他,小小道士,存活世间800年,繁华看尽,了无生趣,不愿下山。某日,他意外得知玄孙媳妇偷人,所生后代竟然都不是自己的后人!为延续挚爱与自己的血脉,他毅然决定下山!他:我与挚爱的血脉,必须传承下去!玄孙
佚名
1977,开局女知青以身相许
1977,开局女知青以身相许
重生1977年,母亲还没自杀,妹妹还没病死。弥补一切前身悔恨与遗憾,开局救下马上要被队长逼死的女知青,竟被以身相许。在饥荒年代,林火旺进山打猎,在别人吃不上棒子面时,带着家人大口大口吃肉。套野兔,捉飞
家有十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