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印尼小说网】地址:https://m.ynxdj.com
首发:~第38章 格外重视
齐风深知,若想让这场文化盛会大放异彩,城中德高望重的老学者们的支持必不可少。
于是,他逐一登门拜访。来到张老家中时,张老正坐在庭院之中,手捧古籍,悠然自得。
齐风见状,立刻恭敬地走上前去,郑重地行了一个大礼,随后双手递上自己精心准备的文化盛会规划。
“张老,晚辈冒昧打扰,这是我对此次盛会的一些浅薄规划,还望您不吝赐教。”齐风一脸诚恳地说道。
“殿下言重了,老夫实在是不敢当。天下皆知,殿下乃宫廷诗会之魁首,更是得到了周辰逸先生的认可,老夫应多向殿下讨教才是。”张老赶忙站起身。
齐风摆了摆手说:“那是周老先生偏爱,我如何敢当呢?唯独愿为我大夏文化出一份力。”
张老缓缓接过规划,慢条斯理地翻开,一边仔细阅读,一边微微点头:“殿下,您这份心思着实难能可贵。当下这幽州城,北狄文化肆意蔓延,的确到了该大力弘扬我大夏文化的时候了。”
齐风听闻,连忙起身,再次恭敬行礼:“张老德高望重,届时还望您在盛会上为我大夏文化发声,让更多人领略到大夏文化的博大精深。”张老欣然应允,齐风这才如释重负地告辞离去。
另一边,郑崇儒收到韩墨轩的书信,得知齐风即将举办文化盛会。
他坐在书房之中,面色阴沉如墨,手中的书信被他攥得皱成一团。
“哼,齐风简直是自不量力,以为一场盛会便能扭转乾坤?简直荒谬至极!”他将书信狠狠扔在桌上,随后站起身来,在书房中来回踱步,神色阴鸷。
紧接着,他召集了自己的党羽。这些人平日里与他一同极力宣扬北狄文化,此刻齐聚在郑府的大厅之中,皆是一脸的唯命是从。
“诸位,齐风妄图举办文化盛会来打压我们所宣扬的北狄文化。”郑崇儒站在大厅中央,神色冷峻,目光如刀般扫视着众人,“我们绝不能让他得逞!此次盛会,便是我们反击的绝佳时机。”
一个身形魁梧的中年男子闻言,立刻站起身来,大声说道:“郑先生,您尽管吩咐,我等定当唯您马首是瞻!”其他人也纷纷随声附和,一副跃跃欲试的模样。
郑崇儒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丝狡黠而又阴冷的笑容:“届时在盛会上,我们要紧盯齐风的每一句话,寻其破绽,全力反驳,让他在众人面前颜面尽失,看他还如何宣扬他的大夏文化!”
众人纷纷点头称是,一场激烈的文化交锋,已然一触即发。
筹备的日子在忙碌中悄然流逝,齐风、柳梦璃和吴复生一刻也不敢懈怠。
虽然齐风有现代文学知识,还有周辰逸的《诸家精要》,但这是他反击北狄文化侵入的契机,并非宫廷诗会这种娱乐节目,因此他格外重视。
齐风每日都在潜心钻研自己在盛会上的发言内容,查阅了大量的古籍典册,将大夏文化的精髓逐一梳理清晰。
他还时常与柳梦璃、吴复生围坐一处,热烈地探讨如何将大夏文化的魅力展现得淋漓尽致。
“梦璃,复生,你们且看这段关于大夏诗词的阐述,怎样表述方能让众人听得更为透彻?”齐风眉头微皱,手持写满文字的稿纸,一脸认真地问道。
吴复生挠了挠头,直言道:“殿下,依我之见,不妨挑选那些众人耳熟能详的诗词,深入讲述其背后的典故,定能引人入胜。”
柳梦璃微微颔首,轻声说道:“殿下,还可结合当下时事,让大家真切体会到大夏文化的实用性与传承价值,使其明白大夏文化从未过时。”
齐风听后,眼前一亮,赞许道:“你们所言极是,就依此计而行!”
百姓们三五成群,纷纷猜测着这场盛会将会呈现出怎样的精彩,而齐风、柳梦璃和吴复生也在紧锣密鼓地做着最后的准备,只等在这场文化的战场上,与郑崇儒等人展开一场惊心动魄的较量 。
文化盛会当日,幽州城的校场被装点得格外庄重。巨大的高台矗立在场地中央,朱红的帷幔随风飘动,四周彩旗猎猎作响。
台下密密麻麻地站满了人,不仅有城中的文人雅士,还有普通百姓,大家都怀揣着好奇,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阳光洒下,映照着众人充满期待的脸庞,空气中弥漫着兴奋与紧张的气息。
齐风身着一袭玄色长袍,衣袂飘飘,英姿飒爽地走上高台,他的出现瞬间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与此同时,郑崇儒带着一众追随者,面色阴沉地站在一旁,眼神中满是挑衅。
齐风拱手,朗声道:“今日,承蒙诸位捧场,齐聚于此,共探文化之真谛。”
他的声音洪亮清晰,传遍全场,人群瞬间安静下来。
其中一位郑崇儒的追随者冷哼一声,上前一步,说道:“殿下,您说要弘扬大夏文化,可在我看来,大夏文化已腐朽不堪,北狄文化才是顺应时代的潮流。就拿诗词来说,北狄诗词直抒胸臆,哪像大夏诗词,被格律束缚,毫无生气。”
齐风微微一笑,并没有说话,神色从容。
吴复生则缓缓道:“这位先生此言差矣。大夏诗词的格律,并非束缚,而是艺术的升华。以五言绝句为例,虽仅二十字,却能以小见大,蕴含无尽情思。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短短十个字,便勾勒出塞外雄浑壮阔的景象,尽显天地之苍茫,这等凝练与意境,敢问北狄诗词能及否?”
此言一出,台下一片哗然。百姓们交头接耳,眼中满是惊讶与钦佩。
一位老学究捋着胡须,不住点头:“这个吴先生对诗词见解独到,深入浅出,这般才华,实在难得!”
“据说他只是齐风殿下的一个副手而已,也是跟着殿下学了不少东西,那么殿下对诗词的造诣岂不是更深?”另一位中年男人说道。
旁边的年轻书生也附和道:“是啊,我研习诗词多年,却从未如此透彻地理解其中妙处,殿下真乃大才!”
珂珂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m.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