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发:~第13章 永乐武举:将星璀璨耀京华
张辅三人纷纷点头:“徐将军放心,我等定当铭记您的教诲。”
此时,天色渐晚,夕阳的余晖洒在演武场上,给众人都披上了一层金色的光芒。朱棣望着眼前这朝气蓬勃的一幕,心中满是欣慰。他转头对徐妙云说道:“皇后,今日这武举殿试,选拔出如此多优秀人才,实乃我大明之幸。”
徐妙云微笑着回应:“陛下,这皆因您重视人才,用心选拔。相信在您的带领下,我大明军队必将日益强大,保我大明江山永固。”
朱棣微微仰头,目光望向远方,仿佛看到了大明未来的辉煌:“朕定要让我大明的威名,远播四海。这些年轻才俊,便是朕实现宏图霸业的有力臂膀。”
而在一旁,张辅三人站在一起,眼中闪烁着憧憬与决心。王勇握紧拳头,轻声说道:“今日能得到陛下、皇后与诸位将军的认可,是我们的荣幸。日后在训练营,咱们可得拼命努力。”
樊中用力点头:“没错,绝不能辜负了这份期望。咱们定要闯出一番名堂!”
张辅目光坚定,望向远处的禁军训练营方向:“不管训练多苦多累,我都绝不退缩。一定要成为让敌人闻风丧胆的将领!”
夜晚,皇宫灯火通明。朱棣、徐妙云与几位重臣在御书房继续商讨着军事人才培养的后续事宜。
朱棣坐在书桌前,铺开军事地图,指着上面的战略要地说道:“蓝将军,这几位年轻将领培养起来后,朕有意让他们驻守边疆要地。你觉得如何?”
蓝玉站在一旁,看着地图沉思片刻后说道:“陛下此举甚是。边疆之地,战事频繁,正是锻炼他们的好地方。以他们的才华和潜力,定能在边疆大放异彩,守护我大明疆土。”
徐辉祖也在一旁附和:“陛下,边疆虽条件艰苦,但对于年轻将领来说,却是磨练意志、积累实战经验的绝佳之地。让他们去,可保边疆无忧。”
朱棣点了点头:“嗯,不过在他们前往边疆之前,训练营的训练必须严格且全面。不仅要提升武艺,更要加强兵法谋略的学习。”
刘伯温手抚胡须,笑着说道:“陛下放心,老臣建议可编写一些适合年轻将领学习的兵书战策,让他们能系统地学习前人的经验。”
朱棣听后,眼前一亮:“刘爱卿此计甚好。此事就交由你负责,务必尽快完成。”
刘伯温躬身领命:“陛下放心,老臣定当竭尽全力。”
徐妙云在一旁也轻声说道:“陛下,除了武艺与兵法,也不可忽视对他们品德的教导。只有德才兼备,才能真正成为国家的栋梁。”
朱棣握住徐妙云的手,深情地说道:“皇后所言极是。品德修养乃为人之本,也是为将之道。蓝将军,在训练营中,你也要注重对他们品德的培养。”
蓝玉抱拳应道:“陛下放心,末将定会严格要求,让他们成为有勇有谋、品德高尚的将领。”
几日后,张辅、樊中、王勇三人正式进入禁军训练营。训练营中,他们见到了来自各地的优秀年轻士兵,大家都怀揣着保家卫国的梦想。
蓝玉站在训练营的高台上,大声训话:“从今日起,你们便是禁军训练营的一员!这里没有公子哥,没有软骨头!只有铁血的战士!我不管你们以前是什么身份,在这里,都要从零开始,刻苦训练!”
张辅三人听着蓝玉的训话,心中热血沸腾。他们暗暗发誓,一定要在这训练营中脱颖而出。
训练的日子艰苦而充实。每日清晨,天还未亮,他们便在教官的催促下起床,进行体能训练。跑步、负重行军,一项接着一项,汗水湿透了他们的衣衫,却没有一人喊累。
张辅咬着牙,脚步坚定地奔跑在队伍前列,额头上青筋暴起,豆大的汗珠滚落,他眼神中透着决然:“这点苦算什么,要想成为真正的将军,就得有钢铁般的意志!”
樊中紧跟其后,大口喘着粗气,却依然不服输地说道:“没错,坚持住!咱们可不能给陛下和将军们丢脸!”
王勇虽然身形微微落后,但目光炯炯,暗自鼓劲:“我一定能追上,绝不能掉队!”
体能训练结束后,便是兵器训练。士兵们手持长枪、大刀等兵器,在阳光下挥舞出一道道寒光。
蓝玉在训练场上巡视,看到张辅使枪,虽然招式已经有模有样,但仍有瑕疵,他大喝一声:“张辅,你这枪术太过刚猛,缺少变化!战场上形势瞬息万变,一味强攻如何能行?看好了!” 说着,蓝玉一把夺过张辅手中长枪,亲自示范起来。只见他身形如电,枪花飞舞,时而凌厉刺击,时而巧妙格挡,将枪术的刚柔并济展现得淋漓尽致。
张辅看得目瞪口呆,急忙跪地:“蓝将军教诲,末将铭记于心,定当勤加练习!”
蓝玉将长枪扔回给张辅:“起来吧,好好琢磨,这兵器之道,不仅要有力气,更要有巧劲和悟性。”
另一边,樊中在练习刀法时,因用力过猛,险些摔倒。教官正要呵斥,刘伯温刚好路过,他摆摆手示意教官稍安勿躁,然后走上前对樊中说道:“樊中,刀法讲究的是气势与节奏。你看,这一刀下去,要顺势而为,借助身体的力量,而非单纯依靠臂力。” 刘伯温一边说着,一边轻轻握住樊中的手,引导他做出正确的动作。
樊中恍然大悟:“刘先生,多谢您的指点,我明白了。”
刘伯温微笑着点头:“多练习,掌握了技巧,自然熟能生巧。”
在训练的闲暇之余,众人还要学习兵法谋略。营帐内,一位老学究在台上讲解兵书,张辅、樊中、王勇等一众学员围坐在一起,全神贯注地聆听。
老学究指着沙盘上的地形说道:“这兵家之地,地势至关重要。占据有利地形,往往能在战斗中事半功倍。”
王勇起身问道:“先生,若我方处于不利地形,又当如何应对?”
老学究捋了捋胡须,思索片刻后说道:“若处于不利地形,首先要保持冷静,不可慌乱。可通过巧妙的战术布置,比如设伏、佯攻等,打乱敌军部署,创造有利战机。”
张辅也接着提问:“先生,那在实战中,如何准确判断敌军的虚实呢?”
老学究微微一笑:“这便要综合多方面因素判断,观察敌军的行军布阵、粮草辎重、士兵士气等等。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夜晚,繁星点点。张辅、樊中、王勇三人躺在营帐内,仍在热烈地讨论着白天所学。
樊中望着帐顶,喃喃说道:“今日听先生讲解兵法,才深感自己所知甚少,往后还得更加努力学习。”
王勇翻身坐起,认真地说:“是啊,每一次学习都觉得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咱们得把这些知识都吃透,用到战场上。”
张辅也坐了起来,目光坚定:“不仅要学会这些兵法,还要灵活运用。以后上了战场,要打出咱们大明的威风!”
日子一天天过去,在蓝玉、刘伯温等将领和谋士的悉心教导下,张辅三人的武艺和兵法谋略都有了长足的进步。
禁军训练营的一次实战演练中,张辅、樊中、王勇三人分别带领一队士兵进行模拟对抗。
张辅身先士卒,带领自己的队伍迅速抢占了高地,利用地形优势对敌军进行远程攻击。他手持长枪,大声呼喊:“兄弟们,跟我冲!让他们见识一下咱们的厉害!” 士兵们在他的鼓舞下,士气大振,奋勇杀敌。
樊中则运用智谋,巧妙地设下埋伏。他带领一小队士兵佯装败退,引诱敌军进入埋伏圈,然后一声令下,伏兵四起,将敌军杀得措手不及。
王勇这边,凭借着出色的指挥能力,灵活调度兵力,在正面战场上与敌军展开激烈交锋。他挥舞着大刀,吼声震天:“杀!为了大明!”
蓝玉对三人的表现十分满意,他站在演练场中央,高声喊道:“张辅、樊中、王勇,你们三个过来!”
三人迅速跑到蓝玉面前,整齐地行礼。蓝玉看着他们,眼中满是赞许:“今日这演练,你们三人各展所长,都干得不错!张辅,抢占高地果断迅速,指挥得当;樊中,这诱敌深入之计用得巧妙;王勇,正面作战勇猛无畏,调度有方。”
张辅三人齐声说道:“多谢蓝将军夸奖,这都是将军平日教导有方。”
蓝玉摆了摆手:“这可不是光靠我教,你们自身的努力才是关键。不过,演练毕竟不是真正的战场,战场上的变数更多,你们切不可骄傲自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