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大明1635

第21章 廷杖,用心打!(1/2)

天才一秒记住【印尼小说网】地址:https://m.ynxdj.com

首发:~第21章 廷杖,用心打!

崇祯没去管那些,继续道:

“朕登基八年,每日废寝忘食,从未无故荒废朝政。

然天下究竟什么样子,在场诸公比朕都清楚。

尔等不就是想将朕束缚深宫,把朝堂变成你们想要的样子吗?

等到建奴流寇打到京师,占我皇城,尔等摇身一变跪迎新主。

少给朕说什么与国共存亡,历朝历代有几个陆秀夫?又有几个文天祥?

光时亨不顾天下大乱,只顾妄议君王,罪无可恕!”

光时亨汗如雨下,不知是冷还是害怕。

皇帝这般说辞,又在火头上,实在百口难辩,颤抖着大声回复:

“臣臣忠君爱国之心,日月可鉴,即便雷霆震怒,臣也要冒死直言!”

呵呵,越来越有意思了。

这个苟日的,装啥不怕死,就是个被当枪使的料。

正欲再度训斥,唐世济出班:

“启禀陛下,光御史初衷不差,然言辞过激,臣恳请陛下罚其俸禄半年,以儆效尤!”

嘿嘿嘿,见皇帝震怒,知道拗不过去,护犊子的来了。

看来唐世济很阴险,避实就虚想挽救一下,老子才不稀罕那点俸禄。

再看向温体仁,老东西眼观鼻鼻观心,就像周围都是空气。

这时杨士聪出班:

“陛下,唐大人此言差也,臣弹劾光时亨目无君上,试图胁迫陛下,可谓其心可诛!

岂可罚俸半年了结,如此君父威严何在?

当今最大之事乃流寇焚毁皇陵,然此人不替君父分忧,反倒发难陛下。

是否真乃流寇密探,臣以为极有可能,否则也不至避重就轻,臣斗胆恳请陛下,定光时亨欺君之罪、谋逆之罪!”

“臣附议!”

“臣附议”

“”

一下子又冒出四五十个官员,连阁臣钱士升、何吾驺都站了出来。

东林党喜欢痛打落水狗,这中间不一定都是东林党,也有明事理的。

至于剩下那些人,自然认为皇帝本身就不该出宫。

或是还在那儿观望,毕竟事态还没到最严重一步。

崇祯不想再浪费时间,大声道:

“大明生逢多事之秋,光时亨等人不顾天下苍生,妄议君王,着实可恨,大汉将军何在!”

“在!”

一众大汉将军面向金台,拱手高呼。

“将光时亨五人当众廷杖三十,打!”

“遵旨!”

十余个大汉将军快步下台。

光时亨等人心中大喜。

廷杖三十算个毛线,皇上说的是“打”,几十棍就跟挠痒痒似的,这下有政治名声了。

温体仁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微笑,厌恶温党的朝臣,则感到无比失落。

都扯到谋逆话题,圣上还重拿轻放,或许是对自己出宫心中有愧,面子上挂不住,需要适当泄愤。

崇祯心中呵呵,猛地站起身:

“且慢!无须拖至午门,就在原地训诫!

给朕上了奏章不提,还在御前大放厥词,朕要看看这帮人,究竟有多刚烈,给朕用心打!”

说完将昨日几本奏章,狠狠砸向几人。

“臣冤枉!”

“陛下,饶命啊!”

“昏君昏君”

杀猪般的声音响彻四方,用心打是什么意思,他们都懂。

蜀中侠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m.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重返九零,受气包带着悍妇剧本归来
重返九零,受气包带着悍妇剧本归来
70岁的吴彩霞看着电视睡着了,醒来回到了1992年。 这一年,她24岁,青春尚好,父母俱在,就是多了个拖后腿的上门女婿宋大国。 上一世,受气包的性格,婚姻20年,受尽屈辱,直到女儿命悬一线才有勇气离婚。 这一世,她决定当一把悍妇,把离婚提前16年,踹渣男,斗恶亲,搞事业…… 作为村里第一个离婚的“坐家女”,村里人都笑话她家没了顶门户的男人。 她死磕到底,恶评来一个怼一个,看热闹的来一个打一个!
不吃紫菜
我写的盗墓小说成为考古指南
我写的盗墓小说成为考古指南
我是一个写小说的,写盗墓小说的,没想到因为小说内容和先秦古墓一模一样而被当成盗墓贼……
柳随风
傻子成精了,她会说话了
傻子成精了,她会说话了
她是个傻子,她娘为了打发她,花了五两银子倒贴程风的嫂子,程风怎么甘心娶一个傻子呢,他有喜欢的人,并且两个人已经好了许多年。 在这样的寒冬腊月,吃不饱穿不暖的冬天,傻子成功留在了程风的家里。
重上
大明:进攻型御史,朱棣崩溃了
大明:进攻型御史,朱棣崩溃了
朱武穿越了! 成为了成国公私生子,被朱棣封为御史。 激活了御史系统,只要弹劾他人成功,就能获得奖励。 于是,小小御史,开始搅动风云。 随后,朱武不是在弹劾人,就是在弹劾人的路上。 朝堂文武百官瑟瑟发抖,朱御史,别弹劾了,饶命啊!
半点墨
玄幻:装了三年废物,出手就无敌楚云姜月
玄幻:装了三年废物,出手就无敌楚云姜月
“你们用这些垃圾功法,也配与我交手?” …… 三年前,他以废物的身份拜师入宗,人人都对他嗤之以鼻,说是师父瞎了眼,才会招一个废物。 然而,只有他一人知道,师父的眼确实瞎了,不然也不会引狼入室。 三年后,他一剑封喉,血染万里,整个宗门在一夜之间覆灭! 她:“下辈子记得聪明一点,修炼几本好功法,再来打败我……”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