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印尼小说网】地址:https://m.ynxdj.com
首发:~第二百零四章 可以种水稻
高长天觉得闺女这个提议不错,二弟可是秀才,开个私塾肯定能收来不少学生。
朱钰却忍不住弹了下高娇娇脑门,这丫头,这就又算计上他了。
他说了要在村里办私塾就一定会办,哪儿用得着她提醒。
高娇娇捂着额头假装喊疼,惹得朱钰忍不住想再弹她一下。
高大壮见他们说说笑笑很是热闹,似乎已经忘了他们一开始说的是养鱼的事,忙提醒道:
“妹妹,你还没说鱼塘挖在哪儿,要多大呢。”
高娇娇刚要开口,朱钰就抬手道:
“鱼塘的事不急,咱们先说一下种水稻的事吧。”
话音落下,本来闹哄哄的屋里忽地就静了下来,高长天哭笑不得冲朱钰道:
“二弟,你没种过地,不知道水稻这东西娇贵着呢。
这里又干又冷,可种不了水稻。”
高大壮几个也纷纷点头,别说这里了,就连他们老家那边也不是哪个村都能种水稻的,他们村之所以能种,是因为地势平坦有河流过,水量还很大。
即便不下雨,他们也有足够的水灌溉,尽管这样,村里的水田也很少,高家也不过只有五六亩。
每年收上来的稻谷,还不够一家人放开肚皮吃呢。
石楼村这边据说一年到头也下不了几场雨,每年从十月一入冬就上冻,直到次年二月才能冰雪消融,怎么种得了水稻啊?
朱钰却道:
“能种,我去衙门打听过了,岚县一共有五六百亩水田,亩产最高可达三四石。
并州府的水田比岚县要多很多,据说还产一种很有名的老泉米,这种米是用神庙附近的老泉水灌溉长成。
米粒大而饱满,色泽稍褐而透明,性软而韧,做出饭来颗粒分明,香气扑鼻,一度还成为过皇家贡品。
我听衙门的小吏还说,并州府那个神庙附近的村镇专门种稻米,几百上千户,稻田绵延数千里,置身其中,仿若鱼米之乡。”
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不敢相信,又忍不住开心。
这里要是真能种水稻可就太好了,他们虽然也吃得惯面食,但是也受不了顿顿吃面,哪怕隔三差五吃一顿米饭也是好的啊。
高长天是种地的老把式,立刻就想到了关键问题,
“二弟,这里的稻谷种子跟我们老家那边的不一样吧?
是不是耕种收割的月份也跟我们以前不一样?”
朱钰点头,从怀里掏出一张纸递给高长天,
“这是我打听到的耕种办法,只是个大概,具体情况你们最好派个人去并州府那边学一学,直接从那边买点适合的粮种回来。”
高长天点了点头,是得派人去学一学,不光是为了让大家能吃上米,更重要的是这里稻米产量不高,那卖价肯定不低。
种水稻比种麦子赚钱,而且分给他们的地里没有水田,自己开垦出来的水田可以算作荒地。
并州府这边鼓励开荒,刚开垦出来的荒地头两年不用缴纳赋税,这可是个好机会啊。
见高长天他们说起开垦水田就滔滔不绝,高娇娇急了,
“水田的事一时半会儿又弄不完,我鱼塘这儿可是着急的很,赶紧把鱼养出来,大家也好多个赚零花钱的门路啊。”
朱钰笑道,
“就你性子急,我们马上就要说到鱼塘了,我看就挖在桥北大柳树的东边吧。”
高娇娇不解,
“为啥?那个地方比较好挖,还是风水上有啥讲究?”
“非也,非也,是我准备把房子建在柳树后头的坡上,等鱼塘挖好,你们种上荷花,我夏日就可以坐在院子里赏荷听雨了。”
朱钰捋着胡须,说的理直气壮。
高娇娇没忍住翻了个大白眼,像她这种整天琢磨怎么搞钱的俗人,跟这种只会风花雪月的文人,真聊不到一块儿。
燃尽六月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m.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