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印尼小说网】地址:https://m.ynxdj.com
首发:~第十八章 有奔头
申时六刻,张辰和张二安带着张二安刚招的那三百多壮男押着十辆马车从北门出了福山县城。
三刻钟前,张大安带着他和张二安招的那五百壮男回张庄了。
当时,张二安去张家别院和张辰会合。
刚才,张辰见到张二安后,手中有数万两银子的张辰让张二安再招三百壮男。
县城外面有很多流民,张二安分分钟就招够了三百壮男,他执行张辰的命令,又招了火药工匠、烟花鞭炮工匠、木匠、泥瓦匠等几十个多个工种的工匠。
今天后共招了八百多壮处流民,张辰又买了十马车粮食,大量肉食。
不久前,张大安回张庄时带了十几辆马车的粮食和大量肉食,今天,张辰他们把福山县城的粮食和肉食大都买走了。
徐自则和徐梓涵兄妹乘坐马车,他们带着十多个护卫去张庄治病。
“在青州商行采购数万两银子的战略物资,张辰张初阳是一个干大事的人。”
车厢中只有他们兄妹二人,徐自则骂张辰一句:“张辰今年十六岁,如果他十八岁考中进士,配得上你。”
“大哥,在张家别院,张辰说,明年秋天,他中举后到咱们家求亲……”不知不觉,徐梓涵的脸红了。
好女怕缠郎,今天,张辰当众向徐梓涵表白几次,大明女孩徐梓涵没有听说过,更没有见过张辰这样不要脸的人,她的心弦被拨动了。
关键是张辰有才,他还特别帅!
“按照录取比率,举人其实比贡士难考。”徐自则骂张辰一句:“咱们拭目以待,明年八月就知道了。”
在回去的路上,张辰就开始训练壮年男流民了,骑着马,他让三百壮年男流民慢跑,跑回张庄。
回到张庄,张辰给徐自则换了药,给徐家兄妹一些消炎丸后,张辰就赶徐家兄妹:
“今天的治疗结束,土匪随时都会袭击我们张庄,这里不安全,你们走吧,前几天一天换一次药,明天你们午时前来就行,好走不送。”
徐家兄妹走后,张辰去了郑老铁的铁匠铺子,他见到了一脸不好意思的郑老铁。
“眼高手低,张东家,老爷,燧发枪不是我想像的那样简单。”郑老铁搓着手:“还得再合计合计。”
“差一点,我觉得就差了一点。”董铁牛是肥牛几天前招的铁匠,他摸着自己大脑袋:“那一点却怎么都想不出来。”
“铁片的弹性不够,嗯,是韧度不行。”石小锁是一个优秀的锁匠。
那个,石小锁生是登州府非著名惯偷,他凑近张辰一步:“老爷,精铁的韧度不行,就算咱们能造出燧发枪,击发成功也非常低。”
“小锁,先把燧发枪鼓捣出来再说,慢慢来,长城不是一天建成的,老郑、老董,你们要多听听小锁的意见。”
张辰笑了笑,他看了看今天招的杨文林、卞拉山等人:“你们这几个铁匠或火药工匠还有鞭炮工匠的任务是打造我在路上说的没良心炮并按我说的大概比例改良黑火药。”
没良心炮没良心炮,又称飞雷炮或炸药抛射筒,是一种在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中广泛使用的简易火炮。
在二十一世纪时,作为一个资深军粉,张辰知道没良心炮的原理和大概结构,但他肯定造不出没良心炮。
当年,华夏人民子弟兵用简陋的汽油桶就能造出没良心炮。
张辰觉得,大明的铁匠和火药工匠应该能造出技术含量不高的没良心炮。
黑火药的配方——硝、硫、碳比例为1:2:3,也即“一硝二磺三木碳。这肯定不是黑火药的最佳比例。
二十世一纪的互联网上能查到硝、硫、碳的最佳比例,
硝、硫、碳的比例越接近最佳比例,黑火药的威力最大。
张辰的脑袋不是电脑,他大概记得硝、硫、碳的最佳比例。
张辰让让今天招的火药工匠按照他提供的范围做试验,试验出硝、硫、碳的最佳比例。
“老爷,我们已经收拾出几间房舍并把咱们在县城买的家伙什安装好了。”
杨文林以前是辽东的匠户,世代打铁,祖传的手艺,他的技术不错:“我们几个合计没良心炮了,没良心炮就是大号的二踢脚,我们应该能做出来。”
今天下午,齐国书带着人修缮社学的房舍,人多力量大,他们已经修缮好不少房舍。
几个时辰前,张大安带着五百壮男回到张庄,他们加入修缮房舍的队伍中后,房舍的修缮速度更快了。
下午在县城城,张辰买了不少打铁的家伙什(器械),他让杨文林等在社学研制没良心炮,改良黑火药。
今天招的那八百壮男也住在社学,虽然张庄的社学比较大,但也住不了这么多人。
准备在张庄东面的农田上建一个军营,张辰出了郑老铁的铁匠铺子去找齐国书,他看到迎面走过来齐国书后笑了笑:“齐叔,我正想找你呢。”
“给昨天晚那三十多户房舍被烧光村民一家救济一百两银子,齐叔,里正还是你来当吧。”
张辰递给齐国书十多张银票共三万五千两银子:“在村东建一个大军营,民团一日一练,一天三顿饭,每天最少一顿荤菜。”
昨天晚上张庄东北角有三十多户村民的房舍被土匪烧光,一家发一百两银子救济金。
这在目前的大明是令人难想像的。
明朝初年,官府或许会救济遭受天灾的老百姓。
现在是明末,官府无力救济受灾的老百姓。
“好,老齐我给老爷处理杂务,管好后勤,老爷,一家一百两太多了,一家救济五十两银子吧,另外,民团一日一练太费银子,听说关宁军才三日一练,咱们张庄民团五日一练就行。”
齐国书接过银票:
今天去县城,老爷骗田家六万两银子,他收徐家兄妹五万两银子医疗费,购买数万两银子的铁、硝石等战略物资,一下子招八百壮男和一百多工匠,张辰,嗯,老爷是干大事的人,跟着他干有奔头!
今天,张辰在县城干了不少让震惊的事,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张辰干事早就传回张庄了。
我是启新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m.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