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印尼小说网】地址:https://m.ynxdj.com
首发:~第139章 奥匈是列强?
8月13日,战斗爆发12天后,塞尔维亚彻底将奥匈军逐出国土,取得全面胜利。
赫岑多夫得知消息后勃然大怒,扬言要撤换波蒂奥雷克;弗朗茨·斐迪南则叹息不已;德国更是震惊不已。
“奥匈帝国还真是个列强吗?汉斯,你觉得区区塞尔维亚不该轻易拿下吗?”
“陛下,您不能用我们德意志军队的标准去衡量奥匈军队。”
“看来,巴尔干战争会比预期拖得更久。”
“我会催促保加利亚和希腊尽快参战。无论如何,我们现在可没精力管塞尔维亚战场。”
毕竟,塞尔维亚只是次要战线。德国真正的敌人,是西方的法兰西,以及东方那个即将苏醒的北极熊
1913年8月6日,正当奥匈帝国军在塞尔维亚战场上陷入泥沼之际,俄罗斯帝国终于向德意志帝国与奥匈帝国发动进攻,正式拉开了东部战线的序幕。
俄军共动员了80万兵力,并将其一分为二,40万向东普鲁士进军,另外40万则直指奥匈帝国属地加利西亚。
对此,德军迅速派遣由皇储威廉率领的第八军前往东普鲁士,而奥匈帝国军则集结第一军、第三军与第四军驻守加利西亚(第二军则如前所述,在途中被调往塞尔维亚)。
“赫岑多夫参谋总长与奥匈军,真的能守住加利西亚吗?”
“以我个人的看法,最好还是别抱太大期待,殿下。”
听到参谋长鲁登道夫的回答,皇储威廉不禁叹了口气,摇了摇头。
“啧,没想到盟友靠不住竟会让人如此焦躁。”
早知如此,或许自己该选择前往西线。毕竟,比奥匈帝国更弱小的比利时军队尚且能英勇作战。
他只能希望奥匈军能认清现实,专注于防御。但遗憾的是,赫岑多夫依旧执迷于包围歼灭战的梦想,甚至主动决定先发制人,对俄军展开攻势。
“先在波兰南部平原侧翼包围俄军,然后再进行攻击。”
“那向加利西亚东部进军的俄军攻势”
“加利西亚东部的伦贝格(lemberg)与普热梅希尔(przemyl)要塞工事坚固。只要利用这些据点‘积极防御’,就有胜算。”
赫岑多夫信心满满地做出保证,随即奔赴前线。
但是,怀揣包围歼灭计划的并非只有奥匈军。南下的俄国西南方面军同样意图在加利西亚完成对奥匈军的包围。
“双方的战斗,很可能会以遭遇战的形式展开。”
“我不知道以前怎样,但这并不常见。”
“是啊,确实不常见。”
事实上,即将爆发的加利西亚战役(或伦贝格战役),即奥匈帝国与俄罗斯帝国的首次交战,正是一场双方皆试图包围对方的遭遇战。
在那个时代,战争通常是一方进攻,另一方防守。而这场战役的特殊之处,在于双方都在主动寻求包围对方的机会。
“不过,赫岑多夫的作战计划看起来还算不错。如果运气好的话,或许真的能完成对俄军的包围。”
“胜利女神是否会眷顾他们,还要看战场形势。殿下请看地图,地理环境本就对俄军更为有利。而且,我尤其担心负责战线北翼的奥匈第三军。”
“第三军?”
“是的,第三军是奥匈帝国军队中,对帝国忠诚度最低的部队之一。”
“又是那该死的民族问题。”
皇储威廉沉声低语,鲁登道夫则微微点头,以示赞同。
奥匈第三军的士兵大多由罗马尼亚人、斯洛文尼亚人、意大利人和乌克兰人组成——这些民族,正是奥匈军中对帝国与皇帝忠诚度最低的群体。
“第三军,将成为奥匈军的薄弱环节。”
鲁登道夫的担忧并非空穴来风。
在原本的历史中,赫岑多夫与奥匈军虽然在克拉希尼克战役与科马罗夫战役中一度击败俄军,几乎完成对俄军的包围,但随着第三军战败,整个战线随之崩溃,最终导致加利西亚战役的失败。
失败的原因,归根结底还是第三军的民族问题。而更雪上加霜的是,与奥匈第三军交战的俄国第三军,无论是兵力还是火炮数量,均超过奥匈第三军的两倍。
如果当时俄军不是因过度谨慎而放弃追击,奥匈第三军恐怕会被彻底歼灭,整个战线的一翼也将完全崩溃,战役的结束甚至会比历史上更早到来。
当然,即便在第三军溃败之际,赫岑多夫依然态度轻松,坚称“无须忧虑”。
而他的这一态度最终导致了怎样的后果,不言而喻。
“看来总司令部也不信任奥匈军,打算将黑林根的第七军调往加利西亚战线。”
“这意味着,我们第八军肩上的担子更重了。”
“请放心,殿下。针对俄军的作战计划早已拟定,士兵们也已做好万全准备。”
参谋总长法金汉在确认第八军的作战计划后,判断其足以独自守住东普鲁士,因此决定将第七军派往加利西亚。
毕竟,如果加利西亚战线崩溃,那么即便在东普鲁士取得胜利,也将变得毫无意义。
更何况,一支新的东部战线野战军也即将完成编制。
“现在,我们只需等待敌人上钩。”
“嗯”
皇储威廉与鲁登道夫静静地望向逐渐被夕阳染红的大地。
坦能堡战役——这场决定东部战线走向的战役,即将拉开帷幕。
文抄列文虎克一号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m.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