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大洋铁舰

第140章 文字壁垒(2/2)

天才一秒记住【印尼小说网】地址:https://m.ynxdj.com

首发:~第140章 文字壁垒

仲权摇摇头说道:

“这些学者还是不明白种花家真正的国情,这些报纸在大部分种花家百姓手里只能成为开火做饭的原材料。”

蒂娜最喜楼外楼的西湖醋鱼,也就是仲权的身份楼外楼会选原生在西湖生长的上乘品质鲈鱼。

“楼外楼家的制醋鲙缕鱼味道甚佳。”

紧接着蒂娜放下手中的筷子说道:

“这还用说,上次调查的全国识字率仅百分之十,其中女性仅仅占百分之一,

而我们的报社仅文言就十之有八,并且方言也是百姓读不懂报纸的重要原因。”

文言化也使报纸的读者群有限主要集中在城市里的知识分子和小资产商人阶层。

方言俚语和注音符号尝试的报纸蔡先生也发行过,但奈何十里不同音的困难性,

对应的报纸发给当地大部分人都表示看不懂或者是太麻烦懒得看只看图。

“每期一两幅新闻画对于大部分不识字的读报者而言明显不够塞牙缝的。”

蒂娜紧接着说着。

气候适宜人口密度较大的塘州识字率现在已经达到当下种花家的顶峰十之有五,

识字率统计识十字者就可算为识字,这种在环境夹缝中生长的文化传播生态,

也会有草根智慧书写的另类启蒙史诗。

塘州的三元茶楼设新闻黑板上报童用粉笔歪歪扭扭地用简体字写着:

“东洋海军兵败于东大洋。”

茶楼外还用德语标注着各茶的价格。

而在海军部驻军识字率最低便是滇省,复杂的地形也使文化教育工作更难以开展。

自滇省的航空邮政停摆后只能靠安南国的保胜港来维持着矿产运输线。

“其实,该做的文学社都做了,小河直街的苏州弹词,竹竿巷的塘州昆剧草台班。”

然而军校学生和服役的官兵对西式的交响乐团兴趣远不及弹词和昆剧。

百姓更感兴趣的是评书,即使是江南也对京都桥洞底下的说书大爷极为感兴趣。

宽阔的路上是扛枪巡逻的步兵,仲权摆手喊道:

“最后那个列兵!”

紧接着巡逻的步兵队急忙将枪放下急速跑来立正站好,紧接着仲权递给他一张报纸问道:

“你是第几批那个军校的?”

士兵接过报纸看不到仲权大衣下的肩章和领章,只能凭借帽檐的花纹再次敬礼道:

“将军,我是塘州军校第三期学员!”

紧接着仲权问他道:

“部队里军部的报纸你们会看吗?”

仲权询问的语气很平和,并且蒂娜也缓步走来,列兵不认识仲权但他认识蒂娜,

此时也意识到坐在藤椅上低着头的军官就是海军部的总长。

见到列兵支支吾吾可能是紧张,蒂娜说道:

“如实回答。”

“不看,压根读不懂嘛这报纸,顶多看看图。”

仲权只是叹口气让列兵回营。

蒂娜两手一摊说道:

“你看,文言可能是当下种花家信息传播中的一种冗余。”

小小德拉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m.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一胎三宝,给绝嗣军长来点震撼
一胎三宝,给绝嗣军长来点震撼
她去海岛本是为了寻找未婚夫,可谁知未婚夫早有心上人,拒绝和她成婚。无处可去,无路可走。军长却直接开口,要娶她为妻!闪婚军长,大家伙都说军长绝嗣,以后都不会再有孩子。可她看着日渐涨大的肚子,开始怀疑起来
佚名
重生后带着妻女疯狂捞金
重生后带着妻女疯狂捞金
湖东县首富找回了真少爷,他这个冒牌货被赶回石水村。养父母骂他是祸根,他一蹶不振。亲爹妈为弥补给他娶了漂亮媳妇,他却不喜欢,认为是阴谋。年关他再去养父母家被揍,醉酒后醒来,媳妇躺在床上面如死灰,木盆里两
佚名
穿越:小姨子今天打脸了吗
穿越:小姨子今天打脸了吗
李澜穿到修仙大陆就被小姨子摁在地上打,还要逼他和她姐姐和离,这真的太丢脸了吧,还说他老婆比她还要厉害,看来娶到母老虎了。可李澜身为二十一世纪的现代人,啥小说没读过,啥职场心机小人没见识过?分分钟扭转局
佚名
东莞日记:嫂子比我大三岁
东莞日记:嫂子比我大三岁
【睚眦必报+东莞+江湖情仇+单女主+爽文】“我出狱那天,嫂子刚好30岁生日,烛光下,真的好美。后来跟着他们去了东莞谋生,我人帅力气大,嫂子夸我很能干……--赵振东!”少不经事的赵振东为给奶奶看病,替孙
佚名
散打冠军穿成傻女:捡个失忆将军忙带娃
散打冠军穿成傻女:捡个失忆将军忙带娃
二十一世纪的世界散打冠军田小鱼意外穿越在了一个傻女身上,傻女孩捡了个小奶娃抚养,一养就是三年多。也许是老天爷可怜她,竟然把她好不容易全款买下来的房子变成了她的空间,可以随意支取里面的东西。田小鱼才来第
风吹燕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