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印尼小说网】地址:https://m.ynxdj.com
首发:~第130章 奇遇
都想通过林大人往日出版的诗集,看看这位主考官推崇什么文风。
有的主考官喜欢华丽的文风,那么学子在答题时自然要往华丽的文风靠一靠。
有的主考官则喜欢朴实无华,实干型,那文风华丽的学子答题时自然要收敛些。
其实文风这种东西一旦形成是很难改的。
但对于心心念念想要鱼跃龙门的学子来说,哪怕一点微末的希望他们都不会放弃。
卫辞想着在江南时秦妙清跟他说过的话。
所以心思不在这上边,因此也就没有跟风买林大人的诗集。
程佑安却不会错过,他抱着从书店好不容易抢到的林大人的诗集,兴致勃勃的来跟卫辞分享。
拿着好不容易买到的诗集,程佑安冲卫辞吐槽:
“就这么薄薄的一小本,收录了不到二十首诗,居然要二两银子,书店怎么不去抢呢?”
卫辞正在练字,头也不抬的回道:
“像这种诗集本就是卖给你这种冤大头的。
卖到的钱,书店也要和林大人分成,自然贵。”
每年各州府乡试的主考官都是朝廷派发。
而皇上几乎都是从翰林院和礼部选人,偶尔人头不够才会从其他六部调人。
所以一些滑头的书店老板就找提前找翰林院和礼部的官员合作,让他们写诗然后出版成诗集。
等到皇上点完主考官后,印刷的书籍便会快马加鞭运送到主考官监考的州府。
学子为了上榜,主考官的诗集几乎是人手一本,此次青州参加乡试的学子有三千多名。
若有三千人买,二两银子一本,那就要卖到六千两,这是何等暴利。
卫辞想着将来等他入了翰林院,若是倒霉在翰林院出不来,混到了侍读,侍讲的官职,被派到各州府主考乡试。
说不定他也会选择和这些书商合作,挣点钱补贴家用。
毕竟翰林院可是有名的清水衙门,翰林院清贵的清,也是清贫的清。
当然这种事程佑安比卫辞还清楚,他也知道林大人的诗集贵的不是内容,而是学子想要得中桂榜的心态。
但他绝不承认自己是冤大头,程佑安向卫辞抱怨:
“你当然站着说话不腰疼,你的文风华丽与实干兼具,在江南书院时夫子就赞不绝口。
此次乡试我们只求榜上有名,你却是冲着解元之位去的,自然不会在意林大人喜欢什么文风。”
跟卫辞相识多年,没人比程佑安更清楚卫辞在读书上的天赋有多恐怖。
没认识卫辞之前,他一直觉得自己也是个天才。
遇到卫辞后他才发现,天才与天才也是有差距的。
卫辞不仅过目不忘,记忆力出众,写起学子们都头疼的策论也是手到擒来,感觉跟喝水吃饭一样简单。
程佑安无数次偷偷感叹过,恐怕文曲星下凡也就卫辞这样了吧。
程佑安不知道的是,其实卫辞之所以写策论从不头疼,纯粹是前世写申论练出来的。
现代的申论和古代的策论在内核上有许多异曲同工之处。
卫辞前世考申论为了拿高分可没少被折磨。
他苦学钻研一年多,最后申论分数拿到了匪夷所思的96分。
如今写起策论,便发现怎么写怎么顺手。
只是卫辞这经验也没办法传授给程佑安。
眼下他还因为秦妙清的话,对这次乡试有些抵触,没想好到底要不要参加。
且若是他不参加,也一定会拉上程佑安,因此他问程佑安:
“先别在意这些有的没的了,听说林大人昨日刚到青州,如今他下榻的行馆可有什么不妥的消息”
程佑安被问得一头雾水:
“林大人能有什么不妥?他连出门都出不来。”
从朝廷委派的主考官和副考官到达监考地后,一般都是住在贡院旁边的行馆,吃喝拉撒都有朝廷派来的军士监管。
在乡试出名次以前,他们连门都出不了,再无人比他们更安全了。
因此程佑安有些不明白卫辞在问什么。
卫辞也没办法告诉程佑安秦妙清曾跟他说过的话,只眉头轻皱,觉得有些棘手。
看卫辞这样程佑安又想起一事,他对卫辞道:
“你还记得咱们考院试那年,跟你争案首的孟舟行吗?
就是两只手可以一边写字,一边画画的那个。”
卫辞倒也没忘了此人,他还记得孟舟行有个大儒老师。
当年青州的各大赌坊可都一致看好他得案首。
不如退而结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m.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